关于永是的诗词(1057首)

981 《偈颂十四首》 宋·释印肃

实相无空无不空,将不空执尚违宗。
一多无位谁分别,万象森罗一镜中。
庵本无庵开不开,灵知自性即如来。
寻源穷处烟霞伴,南岭风光近日回。

982 《颂四宾主》 宋·释印肃

宾主互用,动亦非动。
佛祖机关,不妨重弄。
法共不人,十八何用。
一相无相,自知轻重。

983 《灵济桥语》 宋·释印肃

此渡若非桥,不放众生过。
过去现在佛,并西来达磨。
皆是接群迷。
直指人这个。

984 《达理歌》 宋·释印肃

普庵识心达理,不是胡言乱语。
教化三千大千,个个透泥入水。
应无所住生心,更不祭神拜鬼。
时中净念法身,何假烧钱化纸。

985 《普庵家宝》 宋·释印肃

普庵家宝,不著寻讨。
迷时不见,在处烦恼。
悟时无相,如日杲杲。
取舍不得,自然恰好。

986 《题宝塔》 宋·释印肃

塔本无缝,真如不动。
说此经处,涌出虚空。
释迦多宝,听说如梦。
东西无二,见见不同。

987 《偈颂二百零五首》 宋·释正觉

我住汝亦住,我行汝亦行。
结制顺诸佛,禁足护众生。
金锁无须两头动,灵犀有晕中间明。
泥牛入海恰半夜,木鸡唤月看五更。

988 《大歇和尚赞》 宋·释智朋

担一字板,丧却生涯。
见聩翁顶门有窃,识秘魔手裹无叉。
霹雳震惊,几蛰龙蛇。
信手方圆,了无痕瑕。

989 《入定观音赞》 宋·释宗杲

世间种种音声相,众以耳听非目睹。
唯此大士眼能观,瞑目谛观为佛事。
於眼境界无所取,耳鼻舌身意亦然。
善哉心洞十方空,六根互显如是义。

990 《了明上人》 宋·释祖钦

了明明了,孤光皎皎。
夜永月寒,云开天晓。
二浙江山拄杖头,脱胎略根尘静悄悄。
大明当空,无幽不照。
如是行脚,行脚事了。
百炼精金,由指而绕。

991 《题零陵石屏》 宋·舒岳祥

大山插洪澜,定是关仝笔。
缣素不能永,壁石写雄逸。

992 《缘识》 宋·宋太宗

峄阳之山,传名日桐,六律相沿五音中。
七轸弦调皆是意,審详悮则亦如空。

993 《逍遥咏》 宋·宋太宗

直空修炼永长年,不识还丹在眼前。
一得清来光宇宙,千朝须是用烹煎。
人间天上分明录,汞里花开岂偶然。
达取但教信理路,勿贪世利误周旋。

994 《刁景纯学士寄示嘉篇述前后过颍游览之乐不鄙》 宋·苏颂

昔岁寓文馆,雅志慕藩屏。
尝闻近畿州,胜绝惟南颍。
十年走京华,官局苦间冷。
欲求一麾去,数奏囊章请。

995 《和答赵生师白见寄》 宋·孙应时

休论吾昔与吾今,窗下婆娑有学林。
会意书非求甚解,无弦琴岂要知音。
是中截断谈天口,何处寻来立雪心。
永日春风莺百啭,幽人踵息正深深。

996 《鄞城通守厅和潘文叔梅花韵》 宋·孙应时

未将春草贮鸣蛙,寂寞西湖处士家。
正喜数枝斜更好,聊沽一醉醒还赊。
骨清是我氷霜侣,心赏从渠锦绣华。
不厌相过娱夜永,摘芳和雪试煎茶。

997 《再用前韵一首》 宋·王阮

已无功业上凌烟,且泛扁舟逐计然。
自喜兹游胜平日,不知今夕是何年。
横空蝃蝀聊欹枕,满袖婵娟永共船。
同社贤豪多载酒,坐添清兴浩远边。

998 《上九江唐舍人一首五十韵》 宋·王阮

江左承南渡,当阳控上流。
平时称用武,今日更防秋。
六代规摹古,三江险厄周。
高凭隆屏翰,下瞰握襟喉。

999 《寄周秀实》 宋·王洋

天目之水停山椒,汇为双溪霅与苕。
先生苕上结邻好,远得径山中洞霄。
浮图道人支若永,赤城黄冠陆修静。
前山后山松柏帏,七盘九盘龙虎鼎。
山前篮舁过者谁,不是长须谢灵运。
此游已恨失春期,更待清和闲书景。

1000 《以校正字学还方智善作诗赠之》 宋·王洋

惟古於文藏妙理,自然之音见微旨,唇舌齿喉母生子,清浊重轻毛发比。
古者八岁方毁齿,小学师承方肄此。
时及春秋循一轨,台兴亦知窥阃壘。

* 关于永是的诗词 描写永是的诗词 带有永是的诗词 包含永是的古诗词(105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