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残野的诗词(1011首)

441 《厌气台》 宋·梁颢

天生王气何能厌,嬴氏空劳筑此台。
今日我来台上看,残春寂寞野花开。

442 《寄虞衡王郎中》 明·刘师邵

倏忽三载别,故园春又残。
因风数问信,见月每凭阑。
野服从相笑,尘冠未许弹。
惟余千里梦,夜夜绕长安。

443 《上龟山寺》 宋·潘柽

菜花开处认遗基,荒屋残僧未忍离。
寺付丙丁应有数,岸分南北最堪悲。
金铃塔上如相语,铁佛风前亦敛眉。
野匠不知行客意,竞磨浓墨打顽碑。

444 《积霭》 宋·潘希白

积霭收残雨,千峰在小楼。
忽然空远思,野服上渔舟。

445 《题万壑风烟亭百韵》 宋·彭郁

风在不周山空阙,底事问烟访两浙。
烟生庐阜香炉峰,孰使随风至吴越。
风乎与烟相得外,还有风雷千雨雪。
烟兮与风相好余,仍有烟波及霞月。

446 《和唐子固见寄初冬晚步韵》 宋·钱亿年

凄风满寒谷,广陌照落日。
繁霜排岸草,尫瘁怯寒栗。
块从阅残编,十日九不出。
时为孤愤愤吟,嗟嗟类蟋蟀。

447 《七言再咏》 宋·石元规

醉倒尚夸云液美,吟看尤觉羽毛轻。
松轩怅望情何限,竹槛留连兴愈清。
水草远含青翠色,野花仍吐细微英。
风来昼榻消残暑,雨过秋蝉送晚声。

448 《书粢上人庵》 宋·释惠琏

雨馀野禽声断续,清阴碧流绕茅屋。
道人乞食晚未归,独向残阳淡云木。

449 《哀三城》 宋·释居简

岁逢虎牛祸折萌,荡荡蜀道犹可评。
嗾奸反正善其计,振槁拉枯徒匀勸。
初虽覆杯可撲减,终焉决海难为平。
智人三尺眼前暗,明玉一玷磨弗晶。

450 《清明游玉堂庄》 宋·释朋来

几宿青山逐陆郎,清明时节好烟光。
归穿绿荇船头滑,醉踏残花屐齿香。
风急岭云飘迥野,雨馀田水落方塘。
不堪吟罢东回首,满耳蛙声正夕阳。

451 《居天柱山》 宋·释赞宁

四野豁家庭,柴门夜不扃。
水边成半偈,月下了残经。
虽逐诸尘转,终归一念醒。
未知斯旨者,万役尽劳形。

452 《诫酒肉慈慧法门》 宋·释遵式

南无佛法僧,大慈三宝海。
我念欲依教,普劝诸众生。
莫杀莫食肉,同蕴仁慈行。
无病保长龄,未来成佛道。

453 《宁宗皇帝拘词》 宋·宋理宗

沖澹凝金汞,忧勤失宝丹。
讲余曦正午,班促进派漏方残。
济野云生暗,苍梧日转寒。
列朝从艺祖,天阙会金銮。

454 《即事》 宋·陶梦桂

桂花香处麝脐破,枫叶丹时锦帐开。
天遣年华随水去,山将野色入帘来。
镊残白发愁无迹,割尽黄云酒有材。
不岁小园佳景致,乘闲与客共徘徊。

455 《和吴公仲庶游海云寺》 宋·王霁

大师新谣十五州,残春摸石是遨头。
氲氲喜气随民遍,冉冉风光尽日流。
野俗只知观燕赏,主人非独为嬉游。
晚回都骑箫鼙引,观稼郊原亦暂留。

456 《题张氏钟秀阁》 宋·王云

卜筑{左娄右页}郊扉,登临野趣宜。
鸥边春浪间,草外碧云低。
画忆王摩诘,诗渐杜拾遗。
徘徊半楼月,残夜水明时。

457 《天开图画亭》 宋·王正已

夜来残暑鏖西风,秋声摵摵先井桐。
纤云四卷天开容。
一碧万里磨青铜。
使君退食新凉逢,厌看凝寝江云深。

458 《曹娥庙》 宋·翁逢龙

再拜灵娥庙,魂清若可招。
幡风吹古流,帆月落残潮。
碑有行人读,香多野客烧。
迎神汉朝曲,时听起云霄。

459 《题材褒亲崇寿寺》 宋·吴钢

坳径石齿牙,梅枝碍竹斜。
旧封妃子墓,残觉王家里。
亭砌旋风叶,岩流出洞花。
饱参尘世味,得似野僧茶。

460 《三井庙》 宋·谢雨

曾祷神龙井,云林杳莽间。
苹蘩朝荐庙,风雨夜离山。
百里田畴熟,一年囹圄閒。
因循失报谢,石险路难攀。

* 关于残野的诗词 描写残野的诗词 带有残野的诗词 包含残野的古诗词(101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