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武声的诗词(924首)

681 《十二时/忆少年》 宋·无名氏

圣明代,海县澄清。
惠化洽寰瀛。
时康岁足,治定功成。
遐迩贺升平。

682 《十二时/忆少年》 宋·无名氏

母仪下,国祚和平。
玉帛凑寰瀛。
尤祥极瑞,茂实英声。
两耀比皇明。

683 《水调歌/水调》 宋·无名氏

雪霁万山出,和气蔼王正。
平园春事竞起,梅柳冻全醒。
此际朝元归路,疑有真仙呈瑞,笙鹤九宵声。
东阁识风度,南极粲光明。

684 《百字歌/自度曲》 宋·无名氏

庚金入伏,细推来、明日又还三五。
见说帅垣佳气蔼,天降崧神生甫。
礼乐词章,甲兵韬略,素备文兼武。
称觞华旦,颂声交赞台府。

685 《东风第一枝·溪侧风回》 宋·无名氏

溪侧风回,前村雾散,寒梅一枝初绽。
雪艳凝酥,冰肌莹玉,嫩条细软。
歌台舞榭,似万斛、珠玑飘散。
异众芳,独占东风,第一点装琼苑。

686 《秋风篇》 宋·梅尧臣

秋风白虎嗥,长庚光如刀。
水源缩窍穴,木根潜脂膏。
啄实已细毳,啮枯皆竖毛。
鬼啼竹篱梢,月黑为朋曹。

687 《江口遇刘纠曹赴鄂州寄张大卿》 宋·梅尧臣

我同陶渊明,远忆颜光禄。
得钱留酒家,醉卧江芜绿。
故人已贵身独贱,篱根枯死佳花菊。
孤鸿飞去鹦鹉洲,寄声高楼谢黄鹄。

688 《拟陶体三首其一手问足》 宋·梅尧臣

共生一体中,出处常相并。
所动辄有迹,何不择地行。
履舄虽可蔽,步武岂无声。
尝思汝为玉,请刖见直诚。

689 《送曹测崇班驻泊相州》 宋·梅尧臣

知君邺城去,历览古时迹。
峨峨铜雀台,其下遗瓦砾。
不化鸳鸯飞,多近蟾蜍滴。
哀哉魏武帝,雄智图九锡。

690 《邺中行》 宋·梅尧臣

武帝初起铜雀台,丕又建阁延七子。
日日台上群乌饥,峨峨七子宴且喜。
是时阁严人不通,虽有层梯谁可履。
公干才俊或欺事,平视美人曾不起。

691 《依韵和裴如晦秋怀》 宋·梅尧臣

老叶已足蠹,风振犹在柯。
高高低低声,切切感我多。
不念四散飞,尖圆竞相磨。
当兹思再春,宛然同俟河。
莫惊衡山雁,莫问洞庭波。
徒闻汉武帝,独有横汾歌。

692 《姑苏杂咏 洞庭山》 明·高启

朝登西岩望太湖,青天在水飞云孤。
洞庭缥缈两峰出,正似碧海浮方壶。
尝闻此山古灵壤,蛇虎绝迹欢樵夫。
涛声半夜恐魂梦,石气五月寒肌肤。

693 《赠杨荥阳》 明·高启

嘉陵美山水,亦复富文彦。
杨君产其邦,材拔性高狷。
布衣走名都,早入艺林选。
客屈稷下谈,王邀邺中宴。

694 《累夜读开经总要慨然思陈叔易寄予嵩阳读水经》 宋·晁说之

蝶笑峰须飞有声,梅嫌柳眼众有青。
今朝消息君知否,荒塞寒灯读武经。

695 《感事二首》 宋·晁说之

流寓无家浪漫行,全家处处话升平。
溪山色外京关色,风雨声中读诵声。
王莽历期余数在,董贤恩幸几番新。
只应不武空憔悴,自有长歌薇蕨春。

696 《月波楼咏怀》 宋·王禹偁

郡城无大小,雉堞皆有楼。
其间著名者,不过十数州。
吹箫事辽敻,仙迹难寻求。
庾公在九江,缔构何风流。

697 《射弩》 宋·王禹偁

蹷张见旧史,强弩亦古官。
如何壮夫事,今作儒者欢。
罚郡在僻左,时清政多闲。
戎装命宾侣,作此开愁颜。

698 《携稚子东园刈菜因书触目兼寄均州宋四阁长》 宋·王禹偁

大燕引新雏,小鸦哺老乌。
青青树木间,禽鸟声欢娱。
我携二稚子,东园撷春蔬。
可以奉晨羞,采采供贫厨。

699 《宋侯和灯夕诗再用韵二首》 宋·刘克庄

近传桂管置行营,想见临淮号令明。
书载舞干文德远,曲名破阵武功成。
小儿队整遗风在,大将坛荒旧址平。
未得军前实消息,强歌安得有欢声。

700 《嘲柳花》 宋·刘克庄

吹去飞来似有情,禁烟时节遍春城。
比毡铺径何其窭,拟雪因风得许清。
阅武活残儿命薄,章台走倦尹才轻。
满池无处看金鲫,闲猗朱阑听唼声。

* 关于武声的诗词 描写武声的诗词 带有武声的诗词 包含武声的古诗词(92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