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正声的诗词(2743首)

581 《碧城三首》 唐·李商隐

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
阆苑有书多附鹤,女床无树不栖鸾。
星沉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
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对水晶盘。

写人女子爱情

582 《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 唐·李商隐

照席琼枝秀,当年紫绶荣。
班资古直阁,勋伐旧西京。
在昔王纲紊,因谁国步清。
如无一战霸,安有大横庚。

583 《戏题枢言草阁三十二韵》 唐·李商隐

君家在河北,我家在山西。
百岁本无业,阴阴仙李枝。
尚书文与武,战罢幕府开。
君从渭南至,我自仙游来。

边塞战士生活

584 《骄儿诗》 唐·李商隐

衮师我骄儿,美秀乃无匹。
文葆未周晬,固已知六七。
四岁知名姓,眼不视梨栗。
交朋颇窥观,谓是丹穴物。

585 《秋日将归长安留别王尚书》 唐·喻凫

朔漠正秋霖,西风传夕砧。
沧洲未归迹,华发受恩心。
露色冈莎冷,蝉声坞木深。
清晨鈇钺内,只献白云吟。

586 《晚思》 唐·喻凫

鹤下紫阁云,沈沈翠微雨。
独坐正无言,孤庄一声杵。

587 《席上酬东川严中丞叙旧见赠》 唐·薛逢

昔记披云日,今逾二十年。
声名俱是梦,恩旧半归泉。
朱绂惭衰齿,红妆惨别筵。
离歌正凄切,休更促危弦。

写景抒情

588 《早发剡山(一作赵嘏诗)》 唐·薛逢

正怀何谢俯长流,更览馀封识嵊州。
树色老依官舍晚,溪声凉傍客衣秋。
南岩气爽横郛郭,天姥云晴拂寺楼。
日暮不堪还上马,蓼花风起路悠悠。

589 《长安晚秋/秋望/秋夕》 唐·赵嘏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秋天写花菊花思归

590 《发剡中(武德中置嵊州)》 唐·赵嘏

正怀何谢俯长流,更览馀封识嵊州。
树色老依官舍晚,溪声凉傍客衣秋。
南岩气爽横郛郭,天姥云晴拂寺楼。
日暮不堪还上马,蓼花风起路悠悠。

591 《二(一作寒食遣怀)》 唐·赵嘏

折柳城边起暮愁,可怜春色独怀忧。
伤心正叹人间事,回首更惭江上鸥。
鶗鴂声中寒食雨,芙蓉花外夕阳楼。
凭高满眼送清渭,去傍故山山下流。

592 《池上》 唐·赵嘏

正怜佳月夜深坐,池上暖回燕雁声。
犹有渔舟系江岸,故人归尽独何情。

593 《池上》 唐·赵嘏

正怜佳月夜深坐,池上暖回燕雁声。
犹有渔舟系江岸,故人归尽独何情。

594 《风不鸣条》 唐·姚鹄

吾君理化清,上瑞报时平。
晓吹何曾歇,柔条自不鸣。
花香知暗度,柳动觉潜生。
只见低垂影,那闻击触声。
大王初溥畅,少女正轻盈。
幸遇无私力,幽芳愿发荣。

595 《秋夜山中述事》 唐·薛能

初宵门未掩,独坐对霜空。
极目故乡月,满溪寒草风。
樵声当岭上,僧语在云中。
正恨归期晚,萧萧闻塞鸿。

596 《秋夜山中述事》 唐·薛能

初宵门未掩,独坐对霜空。
极目故乡月,满溪寒草风。
樵声当岭上,僧语在云中。
正恨归期晚,萧萧闻塞鸿。

597 《折杨柳十首》 唐·薛能

华清高树出离宫,南陌柔条带暖风。
谁见轻阴是良夜,瀑泉声畔月明中。
洛桥晴影覆江船,羌笛秋声湿塞烟。
闲想习池公宴罢,水蒲风絮夕阳天。

598 《早秋归》 唐·刘威

数口飘零身未回,梦魂遥断越王台。
家书欲寄雁飞远,客恨正深秋又来。
风解绿杨三署冷,月当银汉四山开。
茫茫归路在何处,砧杵一声心已摧。

599 《乌夜号》 唐·李群玉

层波隔梦渚,一望青枫林。
有鸟在其间,达晓自悲吟。
是时月黑天,四野烟雨深。
如闻生离哭,其声痛人心。

600 《九子坡闻鹧鸪》 唐·李群玉

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
正穿诘曲崎岖路,更听钩輈格磔声。
曾泊桂江深岸雨,亦于梅岭阻归程。
此时为尔肠千断,乞放今宵白发生。

写人生活抒怀

* 关于正声的诗词 描写正声的诗词 带有正声的诗词 包含正声的古诗词(274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