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横寒的诗词(1961首)

961 《玉泉洞》 宋·黄非熊

百尺寒泉漱玉鸣,洞门斜入石廊横。
烟霞不改古今色,山水无閒朝暮声。
窥洞野猿悬树立,惊人呦鹿上岩行。
有时写尽琴中趣,风定千林月正明。

962 《梅》 宋·黄杞

略彴低横露浅滩,瘦筇独立月华残。
一枝拂掠浑如旧,思入清江烟水寒。

963 《题歙州问政山聂道士所居》 宋·黄台

千寻练带新安水,万仞花屏问政山。
自少云霞居物外,不多尘土到人间。
壶悬仙吞岛罢,碗浸星宫沈水闲。
宝籙箧垂金缕带,绛囊绦锁玉连环。

964 《访翠微邈上人》 宋·郏侨

行客倦奔驰,寻师到翠微。
相看无俗语,一笑任天机。
曲沼淡寒玉,横山锁落晖。
情根枯未得,爱此几忘归。

965 《草》 宋·贾似道

草木起寒色,望来秋更清。
舟横遥夜月,风度隔城更。
避俗心虽在,休官疏未行。
空惭旧吟侣,有句续唐声。

966 《王官谷司空侍郎故居》 宋·江休复

首阳采薇士,商代缅以遐。
唐季有夫子,遯世肥且嘉。
拔迹离污险,抗志凌青霞。
剥运扇颓风,奸雄比回邪。

967 《柘川渔火》 宋·蒋晋

玉川一带光涵秋,渔艇纵横网罟稠。
西风日落寒烟暝,煌煌灯火明中流。
数点如萤走络绎,影趁流波泻金液。
一声欸乃明灭间,邻鸡又报东方白。

968 《暖谷诗》 宋·蒋祺

县南山水秀且清,天地坯冶陶精英。
有唐刺史昔行县,访寻洞穴为寒亭。
屈指於今几百祀,磨崖字字何纵横。
相随栈道倚空险,来者无不毛骨惊。

969 《漫作》 宋·李公明

测测日西去,去来无尽时。
百年无半在,一事更何为。
草屋倚寒木,疏梅横短篱。
直能捐世虑,何处不忘归。

970 《相国寺晚钟》 宋·李含章

高韵出重城,林梢鹤梦清。
九衢方月晓,四野复霜晴。
会有神仙听,能无魍魉惊。
寒山深洞口,依约片云横。

971 《次颜博士游紫罗洞五首》 宋·李若水

自怜无骨可封侯,漫来学省陪英游。
逸兴未忘河朔饮,羁踪已分周南留。
久负云山竟缘底,百指饥寒良坐此。
鬓毛苍苍已难拣,何时却到云山里。

972 《上雷御史》 宋·李思衍

台上栖鸟颤晓寒,朱帘云静楚天宽。
星芒摇动龙阿剑,霜气横陈廌角冠。
苦透柏心风力劲,清临梅影雪痕乾。
浑源闻有传家谱,夜露心香借易看。

973 《溪行》 宋·李庭

枯木扶疏夹道傍,野梅倒影浸寒塘。
朝阳不到溪湾处,留得横桥一板霜。

974 《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三首》 宋·李虚己

绿池寒竹绕书斋,鼓箧横经任往回。
积善原从千里应,表门恩自九天来。
文章卷里蟾枝秀,礼义乡中棣萼开。
记得浮云深处景,岩深应长栋梁材。

975 《重建羊侯祠和王原叔句》 宋·连庠

大江西来绕重城,忧如来花匹练萦。
左山右阜若开避,曾是岘首当头横。
江湍冲山山不动,滔滔雪浪东南倾。
溃然巨势压汉境,万楚不得专雄名。

976 《题西湖山岩二首》 宋·林票

咫尺移文唤即应,此亭便可配韩亭。
溪流横过一湾碧,山色平分两岸青。
落日钟声鸣远树,半空塔影倒寒汀。
云烟满目皆亲种,留与邦人作画屏。

977 《会仙岩》 宋·刘边

青山解随人,远近互相对。
寒潭入陵谷,龙去如何处。
历历沙上石,群仙昔来会。
日暮一童归,横吹卧牛背。

978 《梅仙山》 宋·刘边

已是吴门变姓名,后来谁更识先生。
一杯汉土丹墟在,万古闽山剑气横。
步入白云秋石瘦,坐分黄叶午风清。
逃奴不返松门静,隔水寒烟起暮城。

979 《中峰》 宋·刘拯

蹑径登高亭,天远不敢局。
疏帘卷檐花,百里在举目。
江横缟带明,山隐螺髻绿。
啼鸟破长烟,飞泉漱寒玉。

980 《秋霜阁》 宋·刘拯

翰林诗笔振千古,珊瑚照夜横雕梁。
高文胜地占江左,我来戴胜初降桑。
雨师愤郁欲倾注,气蒸柱礎如迸浆。
清风执热逝可濯,定知五月飞秋霜。

* 关于横寒的诗词 描写横寒的诗词 带有横寒的诗词 包含横寒的古诗词(196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