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林下风的诗词(2297首)

721 《左阙雪后行古柏下有作》 明·李东阳

长安城中雨成雪,退食冲寒过东阙。
苍然古柏势横空,数尺盘拏成百折。
玉龙战罢缠碧绡,流涎喷沫凝不飘。
仙人掌上露初冻,五老峰头冰未消。

722 《题画(二首)》 明·李东阳

霜枯古树秋飒飒,枝间老猿罢腾踏。
戏将长臂扑游蜂,半似相欺半相狎。
冈峦高下路东西,由来异类不同栖。
应怜野径穿花去,不作空山抱树啼。

723 《迓古心观相师长沙》 宋·陈杰

夹道欢呼百吏恭,微垣上相邻藩雄。
一星文采低南斗,十乘先驱走祝融。
孔子犹须晚封楚,周公只合早归东。
林深近亦闻时事,小驻油幛请下风。

724 《挽建宁林知丞》 宋·陈宓

阙下家声世所宗,九侯珪组叠仍重。
清风直节千寻耸,洪度澄陂万顷容。
教子辛勤方折桂,为官清退谩哦松。
活人未遂平生志,挥涕俄惊四尺封。

725 《咏史下·山涛》 宋·陈普

君王祖述竹林风,竹叶纷纷插满宫。
祸乱古今惟晋酷,是非忧乐一山公。

726 《咏史下·周瑜》 宋·陈普

乌林侥倖数帆风,便傍吴船向蜀中。
刘葛关张无寸土,肯容公瑾擅江东。

727 《赋董氏双岐竹》 宋·戴表元

山庄一对青青玉,潇洒天然同干生。
说与人间好兄弟,时来林下听风声。

728 《冷泉亭》 宋·方回

金鞍骤紫陌,讵识林下胜。
石苔为谁碧,我辈坐乃称。
丝毫无愧容,照此冷泉镜。
竹树亦如我,不与春色竞。

729 《三天竺还五首》 宋·方回

涧晴石出水穿沙,万树松杉隐数家。
一鸟不鸣风不动,忽闻林下响缫车。

730 《令狐信芳招饮天庆呈张文焕》 宋·方回

仲秋久不雨,残暑气犹郁。
昼梦化飞鸿,青冥脱罗罻。
果有叩门者,嘉招为湔祓。
林下见高人,杯中得佳物。

731 《初凉》 宋·方回

余民脱死初平寇,歉岁逢秋亦喜凉。
止水池边临树影,逆风林下溯花香。
尚欣邻壁肯赊酒,不管空庖无宿粮。
已往可惊来未测,延缘聊得抚流光。

732 《寄径山首座》 宋·顾逢

双径平分席,丛林总下风。
东西两班首,兄弟几人同。
地涌溪云白,潮推海日红。
不须思出世,只合老山中。

733 《和光亭》 宋·郭印

竹里徜徉了,花开也一过。
桃杏东风浅,海棠春意多。
华丽岂不好,达人要同和。
青青与红红,相去能几何。

734 《夜坐次林海山韵》 宋·黄庚

人倚幽窗夜未阑,竹炉灰冷篆烟残。
一天露气星辰湿,万壑风声草木寒。
老去客怀多感慨,年来世事转艰难。
何时归隐孤山下,明月梅花约共看。

735 《林霁山架阁同宿同中》 宋·黄庚

秋风山馆客,移席近灯前。
共语忽深夜,相看非少年。
斗垂天末树,鳞出雨余天。
亦有茅檐下,饭牛人未眠。

736 《送翁子秀归泉》 宋·李处权

昔从大小阮,日为林下游。
酒熟无孤斟,诗好不易酬。
形影一参商,书问缺置邮。
渴闻盛德事,仰止东家丘。

737 《题瑞松亭》 宋·李处权

德积固有源,吉卜可无地。
要知青囊术,讵尽黄壤计。
翁族鼎七闽,籍甚月旦议。
五车闻善训,三迁见深意。

738 《百丈有感》 宋·钱时

不杂东华一点尘,桑麻满眼土风淳。
如何林下无嘉客,却有西湖浩荡春。

739 《颜北城有约看梅徘徊花下》 宋·丘葵

千林共摇落,老树独蜿蜒。
玉立无人处,黄昏欲雪天。
临风情脉脉,倚竹静娟娟。
身世寒香裹,相看意已仙。

740 《送林泽之至五夫》 宋·释宝昙

不学相如故倦游,身唯晏子一狐裘。
眼明自可空群象,笔健何妨力万牛。
许我春风还帝所,多君雪浪转船头。
爱山堂下平生梦,试问梅花可忍不。

* 关于林下风的诗词 描写林下风的诗词 带有林下风的诗词 包含林下风的古诗词(229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