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松花色的诗词(594首)

481 《三月二十日开园三首》 宋·苏轼

雪髯霜鬓语伧狞,澹荡园林取次行。
要识将军不凡意,従来只啜小人羹。
(是日散父老酒食。
)西园牡籥夜沉沉,尚有游人卧柳阴。

482 《和陶己酉岁九月九日》 宋·苏轼

今日我重九,谁谓秋冬交。
黄花与我期,草中实後凋。
香余白露乾,色映青松高。
怅望南阳野,古潭霏庆霄。

483 《闻辩才法师复归上天竺以诗戏问》 宋·苏轼

道人出山去,山色如死灰。
白云不解笑,青松有余哀。
忽闻道人归,鸟语山容开。
神光出宝髻,法雨洗浮埃。

484 《谢宋汉杰惠李承晏墨》 宋·苏轼

老松烧尽结轻花,妙法来従北李家。
翠色冷光何所似,墙东鬒发堕寒鸦。

485 《送乔仝寄贺君六首(并叙)》 宋·苏轼

旧闻靖长官、贺水部,皆唐末五代人,得道不死。
章圣皇帝东封,有谒于道左者,其谒云晋水部员外郎贺亢,再拜而去,上不知也。
已而阅谒,见之,大惊,物色求之不可得。
天圣初,又使其弟子喻澄者诣阙进佛道像,直数千万。

486 《觉慈寺》 宋·戴复古

踏破白云登上方,自嫌尘土涴禅床。
千山月色令人醉,半夜梅花入梦香。
深谷不妨春到早,老僧殊为客来忙。
山童懒惯劳呼唤,自拗枯松煮术汤。

487 《毛公坛福地》 宋·范成大

松萝滴翠白昼阴,七十二峰中最深。
绿毛仙翁已仙去,惟有石坛留竹坞。
竹阴扫坛石槎牙,汉时风雨生藓花。
山中笙鹤尚遗响,湖外人烟惊岁华。
道人眸子照秋色,邀我分山筑丹室。
驱丁役甲莫儿嬉,渴饮隐泉饥饵术。

488 《石洞饷酒》 宋·陆游

忘忧自古无上策,欲饮家贫酒杯迮。
今朝鹊喜报远饷,未坼赤泥先动色。
鱼长三尺催脍玉,巨蟹两螫仍斫雪。
勿言地僻少过从,清风明月俱吾客。
驱除二竖走三彭,零落眼花生耳热。
陶然酣卧听松声,媿尔公卿足忧责。

489 《寒食相将诸子游翟得园十诗》 宋·杨万里

雨罢饶晴色,松阴转午时。
堆成李花雪,开遍海棠枝。
旋酌新篘酒,留题细字诗。
不来真是枉,欲去更云迟。

490 《遍游庐山,示万杉长老大琏》 宋·杨万里

肩舆小斑筠,地志古青册。
初穿千长松,忽仰万绝壁。
观山不知名,披志失山色。
行行问不住,一一渐可识。

491 《钓雪舟中霜夜望月》 宋·杨万里

溪边小立苦待月,月知人意偏迟出。
归来闭户闷不看,忽然飞上千峰端。
却登钓雪聊一望,冰轮正挂松梢上。
诗人爱月爱中秋,有人问侬侬掉头。

492 《林景思寄赠五言,以长句谢之》 宋·杨万里

华亭沉虞卿,惠山尤延之。
每见无杂语,只说林景思。
试问景思有何好,佳句惊人人绝倒。
句句飞从月外来,可羞王公荐穹昊。

493 《广化遇雨》 宋·张耒

浮云蔽高峰,台殿延晚色。
风声转谷豪,雨脚射山白。
东楼瞰虚明,龙甲排松柏。
萧森异人境,坐视动神魄。

494 《暇日同孙毕二同舍游李氏园亭》 宋·张耒

荡荡东风散客心,出门驱马问园林。
花房待暖徐徐放,柳色随春旋旋深。
城郭远来无俗客,松篁深处有幽禽。
王公留壁题诗句,应许骚人尽日吟。

495 《山光寺》 宋·张耒

寺古丹青暗,地幽花木莫。
垣墙兵火后,台殿栋梁新。
绕屋松声合,铺庭草色匀。
春耕迷古垒,野水滟通津。
落魄闲来客,萧条禁火晨。
重寻旧游地,俯仰十年身。

496 《次韵答宗汝为初夏见寄》 宋·黄庭坚

宫蛙无时休,不知忧复乐。
夕晖半规黄,冉冉纳暮壑。
鸟栖松陨花,风下竹解箨。
南箕与北斗,磊磊贯缨络。

497 《感竹吟》 元·王冕

云溪老竹持苦节,玉质萧森出岩穴。
苍苍古色谁为摩?凛凛清风自然别。
劲直不肯降雪霜,潇洒不肯栖凤凰。
愿杀长身载经籍,要为吾道垂休光。

498 《和景仁又石溪》 宋·司马光

溪边有村落,未始识纷华。
去县只数里,居民逾百家。
山腰茺径转,谷口翠微遮。
老木纷无际,重峦浩莫涯。

499 《三月十五日宿魏云夫山庄》 宋·司马光

先生嫌俗宾,犹与故乡亲。
不惜烟霞地,暂容缰锁身。
林庐深有径,鸡犬四无邻。
蔌蔌闇花堕,苍苍古柏春。

500 《清燕亭》 宋·司马光

波澄荫群木,永日淇清华。
碧筱静秋色,白苹低晚花。
松声工醒酒,泉味最便茶。
外事付丞掾,无妨风景嘉。

* 关于松花色的诗词 描写松花色的诗词 带有松花色的诗词 包含松花色的古诗词(59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