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松心的诗词(3173首)

681 《寄侍御从舅》 唐·权德舆

靡靡南轩蕙,迎风转芳滋。
落落幽涧松,百尺无附枝。
世物自多故,达人心不羁。
偶陈幕中画,未负林间期。

写景抒情思乡

682 《严陵钓台下作》 唐·权德舆

绝顶耸苍翠,清湍石磷磷。
先生晦其中,天子不得臣。
心灵栖颢气,缨冕犹缁尘。
不乐禁中卧,却归江上春。

683 《与沈十九拾遗同游栖霞寺上方于亮上人院会宿二首》 唐·权德舆

摄山标胜绝,暇日谐想瞩。
萦纡松路深,缭绕云岩曲。
重楼回树杪,古像凿山腹。
人远水木清,地深兰桂馥。

684 《观葬者》 唐·权德舆

涂刍随昼哭,数里至松门。
贵尽人间礼,宁知逝者魂。
笳箫出古陌,烟雨闭寒原。
万古皆如此,伤心反不言。

685 《锡杖歌送明楚上人归佛川》 唐·权德舆

上人远自西天竺,头陀行遍国朝寺。
口翻贝叶古字经,手持金策声泠泠。
护法护身唯振锡,石濑云溪深寂寂。

686 《题云师山房》 唐·权德舆

云公兰若深山里,月明松殿微风起。
试问空门清净心,莲花不著秋潭水。

687 《小园春至偶呈吏部窦郎中》 唐·羊士谔

松筱虽苦节,冰霜惨其间。
欣然发佳色,如喜东风还。
幽抱想前躅,冥鸿度南山。
春台一以眺,达士亦解颜。

688 《赠李傅》 唐·杨巨源

知因公望掩能文,誓激明诚在致君。
曾罢双旌瞻白日,犹将一剑许黄云。
摇窗竹色留僧语,入院松声共鹤闻,莫被此心生晚计,镇南人忆杜将军。

唐诗三百首寻访写人

689 《题五老峰下费君书院》 唐·杨巨源

解向花间栽碧松,门前不负老人峰。
已将心事随身隐,认得溪云第几重。

690 《题云师山房(一作权德舆诗,又作戎昱诗)》 唐·杨巨源

云公兰若深山里,月明松殿微风起。
试问空门清净心,莲花不著秋潭水。

叙事抒怀讽刺

691 《题清凉寺》 唐·杨巨源

凭槛霏微松树烟,陶潜曾用道林钱。
一声寒磬空心晓,花雨知从第几天。

692 《游义兴寺寄上李逢吉相公》 唐·令狐楚

柳营无事诣莲宫,步步犹疑是梦中。
劳役徒为万夫长,闲游曾与二人同。
凤鸾飞去仙巢在,龙象潜来讲席空。
松下花飞频伫立,一心千里忆梁公。

693 《秋怀诗十一首》 唐·韩愈

窗前两好树,众叶光薿薿.秋风一拂披,策策鸣不已。
微灯照空床,夜半偏入耳。
愁忧无端来,感叹成坐起。
天明视颜色,与故不相似。

694 《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员外翰林三学士》 唐·韩愈

孤臣昔放逐,血泣追愆尤。
汗漫不省识,恍如乘桴浮。
或自疑上疏,上疏岂其由。
是年京师旱,田亩少所收。

695 《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 唐·韩愈

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环镇嵩当中。
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
喷云泄雾藏半腹,虽有绝顶谁能穷?
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昧无清风。

唐诗三百首登高寺庙

696 《县斋读书(在阳山作)》 唐·韩愈

出宰山水县,读书松桂林。
萧条捐末事,邂逅得初心。
哀狖醒俗耳,清泉洁尘襟。
诗成有共赋,酒熟无孤斟。

697 《孟生诗(孟郊下第,送之谒徐州张建封也)》 唐·韩愈

孟生江海士,古貌又古心。
尝读古人书,谓言古犹今。
作诗三百首,窅默咸池音。
骑驴到京国,欲和熏风琴。

698 《孟生诗(孟郊下第,送之谒徐州张建封也)》 唐·韩愈

孟生江海士,古貌又古心。
尝读古人书,谓言古犹今。
作诗三百首,窅默咸池音。
骑驴到京国,欲和熏风琴。

699 《同窦、韦寻刘尊师不遇(三字为韵,愈分得寻字)》 唐·韩愈

秦客何年驻,仙源此地深。
还随蹑凫骑,来访驭风襟。
院闭青霞入,松高老鹤寻。
犹疑隐形坐,敢起窃桃心。

700 《咏德上韦检察(即韦相皋之弟也,名纁)》 唐·欧阳詹

少华类太华,太室似少室。
亚相与丞相,亦复无异质。
渟如月临水,肃若松照日。
辉影互光澄,阴森两葱郁。

写景抒情夏天咏物写雨组诗

* 关于松心的诗词 描写松心的诗词 带有松心的诗词 包含松心的古诗词(317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