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朱竹的诗词(758首)

741 《春夜梦游溪上如世传桃源与梵僧仙子偶具蟠桃》 宋·释文珦

随意作清游,唯与筇竹偶。
徘徊望原田,宛转赴林薮。
隔溪更幽奇,欲往兴弥厚。
渔人自知心,涉我不待叩。

742 《寄道彬侍者》 宋·释智愚

勃窣家风一任真,述朱终是不成文。
何如竹榻吟清夜,月到花梢几分。

743 《缘识》 宋·宋太宗

紫檀金线槽偏蹙,拨弄朱弦敲冰玉。
指法从来天下闻,翻成尽入升平曲。
传之世上五音足,希夷道听化民俗。
盘龙面对压鳌头,玄微风散万般流。

744 《缘识》 宋·宋太宗

月琴三柱四条水,圆魄移来混俗耳。
自古从今清且奇,五音一弄惊神鬼。
勾挑指下何织细,傍观侧听心先醉。
胡茄十八笑思归,悲风切切摇朱翠。

745 《暇日游逍遥台睹南华塑像独置一榻旁无侍卫前》 宋·苏颂

忆昔初读南华篇,但爱闳辨如川源。
沉酣渐得见真理,驰骛造化游胚浑。
潜心四纪不知倦,间日讲解时寻温。
其言无端极放肆,大抵顺物尤连犿。

746 《省题泰帝鼓瑟》 宋·王洋

雅乐闻琴瑟,相因泰昊前。
朱丝疑杂奏,素女减哀弦。
破竹符终全,分鱼目不全。
所馀裁五五,再续未绵绵。
损益时皆有,亏成理或然。
茫茫千古意,汉帝自谁传。

747 《中春二十四日集仰止书室德茂仰止何彦亨彦发》 宋·王洋

朱何王邓偶婆娑,晚唤寒甥共笑歌。
烦恼少因知事少,吃拳多为打人多。
竹间豪逸多酣畅,斗下文章竞拂摩。
好是花时省风雨,劝人沈醉是天和。

748 《茅屋》 宋·薛嵎

茅舍竹椽短,不劳朱恶施。
高无神鬼瞰,贫与子孙宜。
近古意全朴,当风势亦危。
梅花有幽致,一树隔疎篱。

749 《借虚翁涌金门城五诗韵以写幽居之兴》 宋·杨公远

时光迅速走双轮,忽忆前朝事已陈。
门外难交骑马客,竹边惟结话诗人。
生来岂羡陶朱富,老去宁甘原宪贫。
处世自怜浑不解,江山聊助笔头春。

750 《何司业和屋字诗见诒次韵奉酬》 宋·喻良能

亦好园林富松竹,爱山堂上书连屋。
恨无妙语为题品,空对奇峰有十六。
先生佳句落泉石,杜诗韩笔端能续。
有如妙响发朱弦,恰似清音动寒玉。
须知小圃辱提撕,何异寒门被收录。
从今草木有光辉,盎盎春温入邹谷。

751 《送赵达明太社知江州》 宋·喻良能

天上佳公子,人间少吏师。
文华绅笏服,名字冕旒知。
剸决监州日,舂容栗社时。
未成持从橐,聊复把州麾。

752 《乙未咏梅》 宋·喻良能

疏枝倚竹更临池,一饷清寒瘦雪肌。
恰似玉儿初识面,朱唇苏颊总相宜。

753 《送周可大守通州》 宋·袁说友

丈夫忧国如忧身,疴痒疾痛均伤生。
胸中百药寒凉明,有疾一试真权衡。
我观周郎真豪英,落落磊磊通而清。
少年志欲天不平,夜光无因匹夫惊。

754 《题陈日华二友堂》 宋·袁说友

书生作吏从朱墨,官事纷纷何日息。
不堪雁鹜对敲朴,宁解诗书伴松竹。
太丘退食何萧然,笔研不落尘埃边。
前岁读书山水县,今年二友来通川。
料君捧诏还朝日,老盖寒梢应的皪。
此时留与后人看,要使清风继前迹。

755 《寿广东帅潘直阁》 宋·曾丰

太初谈赤松,中古说黄石。
笑策导引勋,须鬓白成黑。
金华得道人,缀自仙之籍。
虽因习堕缘,久悟空为色。

756 《宝镜篇》 明·王稚登

舒生宝镜草堂前,锦囊入手明月圆。
雪光辉辉照肝胆,流苏风飓朱绳县。
青铜千岁化玄玉,声如金磬清悠然。
龙文不断细如发,天吴海若纷纠缠。

757 《听查八十弹琵琶》 明·王稚登

查翁琵琶天下闻,奇妙不数康昆仑。
六月虚堂发清响,泉鸣木落浮云昏。
人言琵琶出胡族,君今弹之戛哀玉。
边雨夜裂交河冰,朔风秋折穹庐竹。

758 《舟中与建初话旧》 明·王稚登

十载行藏半未齐,闻君论旧益凄凄。
汗从何晏朱衣拭,书觅羊欣白练题。
歌是《竹枝》容易和,泪成珠子不轻啼。
干将已是徐君剑,明日扁舟下剡溪。

* 关于朱竹的诗词 描写朱竹的诗词 带有朱竹的诗词 包含朱竹的古诗词(75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