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曲目的诗词(809首)

441 《短歌行赠武河汤将军擢镇狼山》 明·俞大猷

蛟川见君蛩然喜,虎须猿臂一男子。
三尺雕弓丈八矛,目底倭奴若蚍蚁。
一笑遂为莫逆交,剖心相示寄生死。
君战蛟川北,我战东海东。

442 《读王莽传寄廖判府》 宋·蔡沈

噫吁嚱,噫嚱一曲难为听,桑麻垅亩今荆榛。
子规夜诉仓庚鸣,时至气化能无声。

443 《送王木叔黄州教职》 宋·戴溪

龙飞乙科郎,白面如琢玉,去作幕下士,年少二十六。
壮心直如弦,不而公事曲。
宁知太守尊,棰吏惊群目。

444 《峡山古调》 宋·杜曾

滥觞岷山侧,朝宗盖自然。
沸沸出幽窦,滔滔成巨川。
深流疑彻地,远势欲浮天。
万石攒若斗,一流泻如悬。

445 《高楼》 宋·范师孔

高楼高登天,美人美如玉。
美人坐高楼,更弹天上曲。
飞声落人间,谁不注耳目。
安知妾此心,长恐昼夜促。

446 《箴仲殊》 宋·孚禅师

大道久凌迟,正风还陊隳。
无人整颓纲,目乱空伤悲。
卓有出世士,蔚为人天师。
文章通造化,动与王公知。

447 《次魏明已表弟韵送刘长翁赴福建仓》 宋·高斯得

玉皇拔西珍,金节抚南服。
雄棱摺荒陬,祥飚扇寒谷。
长孺振河内,相如论巴蜀。
唯昔垂鸿名,于今蹑遐躅。

448 《哀吕东莱》 宋·巩丰

呜呼吕夫子,天姿素颙昂。
文献绍家学,刻意稽虞唐。
看书如月,洞照所未详。
云雾养豹质,彝尊瑑龙章。

449 《古风》 宋·黄超然

不知乃不愠,古人叹难能。
我谓直易事,学道非干名。
本无求知心,愠亦何从生。
所以茅檐下,高枕曲吾肱。
琴书坐中友,云山门外朋。
肺腑欣有得,耳目谅无憎。
顾同子扬子,白首太玄经。

450 《秀川馆联句》 宋·黄介

江声床摇寒,山购窗拗绿。
归舟著沙边,客梦绕乡曲。
簪盍豁秋悲,筵开从夜卜。
黄花散疎篱,苍竹围破屋。

451 《太仓隆福寺创观音院以诗百韵寄妙观大师且呈》 宋·郏亶

珍重妙观师,书来再三读。
不蒙促归计,乃忧旷笺牍。
疑师未相知,待我尚尘俗。
窃闻构新殿,东畔建廊屋。

452 《寄题张秀才此君亭》 宋·金君卿

一径入丛深,四轩森翠玉。
红尘不到处,清秋长在目。
主人厌薄官,欲蹑高士躅。
日日念此君,招我湘江曲。

453 《拟岘台》 宋·黎道华

我因访古独来游,万顷风烟一目收。
灵谷诸峰排槛出,巽溪几曲抱城流。
帆樯影乱汀洲晚,芦苇声寒雁鹜秋。
堕泪丰碑那得见,片云落日是襄州。

454 《题萃清阁》 宋·李处励

南柯一梦还,不待黄粱熟。
脱身解印绶,矫迹回林麓。
珂声绕危磴,旆影照飞瀑。
殷殷倚岩峰,艳艳穿篱菊。

455 《游寺云观》 宋·刘应龙

雨绝春风和,沉栖慕遐瞩。
野火开丛荆,遥岑路径熟。
极顶如掌平,群峰四环矗。
人言古观基,突兀此有屋。

456 《中峰》 宋·刘拯

蹑径登高亭,天远不敢局。
疏帘卷檐花,百里在举目。
江横缟带明,山隐螺髻绿。
啼鸟破长烟,飞泉漱寒玉。

457 《满江红 己巳二月二十二日游北门,有感》 宋·陆文圭

试检春光,都不在、槿篱茅屋。
荒城外、牯眠衰草,鸦啼枯木。
黄染菜花无意绪,青描柳叶浑粗俗。
忆繁华、不似少年游,伤心目。

458 《谕子美渊明诗》 宋·施德操

子美学古胸,万卷郁含蓄。
遇事时一麾,百怪森动目。
渊明淡无事,空洞抚便腹。
物色入眼来,指点诗句足。
彼直发其藏,义但随所瞩。
二老诗中雄,同人不同曲。

459 《颂古八首》 宋·释道印

何必不必,方圆曲直。
眉目分明,若为辨的。
影草既随身,觌面当机疾。
一双孤雁忽高飞,两只鸳鸯还独立。

460 《偈》 宋·释海印

道本无为,法非延促。
一念万上,千古在目。
月白风恬,山青水绿。
法法现前,头头具足。
祖意教意,非直非曲。
要识文庐陵米价,会取山前麦熟。

* 关于曲目的诗词 描写曲目的诗词 带有曲目的诗词 包含曲目的古诗词(80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