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时俗的诗词(2092首)

221 《赠怀一上人》 唐·崔颢

法师东南秀,世实豪家子。
削发十二年,诵经峨眉里。
自此照群蒙,卓然为道雄。
观生尽入妄,悟有皆成空。

梨花君主爱国

222 《结定襄郡狱效陶体》 唐·崔颢

我在河东时,使往定襄里。
定襄诸小儿,争讼纷城市。
长老莫敢言,太守不能理。
谤书盈几案,文墨相填委。

223 《赠怀一上人》 唐·崔颢

法师东南秀,世实豪家子。
削发十二年,诵经峨眉里。
自此照群蒙,卓然为道雄。
观生尽入妄,悟有皆成空。

224 《春送从叔游襄阳》 唐·李颀

言别恨非一,弃置我宗英。
向用五经笥,今为千里行。
裹粮顾庭草,羸马诘朝鸣。
斗酒对寒食,杂花宜晚晴。

225 《行路难》 唐·李颀

汉家名臣杨德祖,四代五公享茅土。
父子兄弟绾银黄,跃马鸣珂朝建章。
火浣单衣绣方领,茱萸锦带玉盘囊。

226 《送郝判官》 唐·李颀

楚城木叶落,夏口青山遍。
鸿雁向南时,君乘使者传。
枫林带水驿,夜火明山县。
千里送行人,蔡州如眼见。
江连清汉东逶迤,遥望荆云相蔽亏。
应问襄阳旧风俗,为余骑马习家池。

227 《送东阳王太守(末缺)》 唐·李颀

江皋杜蘅绿,芳草日迟迟。
桧楫今何去,星郎出守时。
彤襜问风俗,明主寄惸嫠。
令下不徒尔,人和当在兹。

228 《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三首》 唐·王昌龄

松间白发黄尊师,童子烧香禹步时。
欲访桃源入溪路,忽闻鸡犬使人疑。
先贤盛说桃花源,尘忝何堪武陵郡。
闻道秦时避地人,至今不与人通问。
山观空虚清静门,从官役吏扰尘喧。
暂因问俗到真境,便欲投诚依道源。

229 《南湖送徐二十七西上》 唐·刘长卿

家在横塘曲,那能万里违。
门临秋水掩,帆带夕阳飞。
傲俗宜纱帽,干时倚布衣。
独将湖上月,相逐去还归。

重阳节菊花抒情

230 《毗陵送邹结先赴河南充判官》 唐·刘长卿

王事相逢少,云山奈别何。
芳年临水怨,瓜步上潮过。
客路方经楚,乡心共渡河。
凋残春草在,离乱故城多。
罢战逢时泰,轻徭伫俗和。
东西此分手,惆怅恨烟波。

231 《送元八游汝南》 唐·刘长卿

元生实奇迈,幸此论畴昔。
刀笔素推高,锋芒久无敌。
纵横济时意,跌宕过人迹。
破产供酒钱,盈门皆食客。

232 《罢摄官后将还旧居,留辞李侍御》 唐·刘长卿

江海今为客,风波失所依。
白云心已负,黄绶计仍非。
累辱群公荐,频沾一尉微。
去缘焚玉石,来为采葑菲。

233 《赠别于群投笔赴安西》 唐·刘长卿

风流一才子,经史仍满腹。
心镜万象生,文锋众人服。
顷游灵台下,频弃荆山玉。
蹭蹬空数年,裴回冀微禄。

234 《送元八游汝南》 唐·刘长卿

元生实奇迈,幸此论畴昔。
刀笔素推高,锋芒久无敌。
纵横济时意,跌宕过人迹。
破产供酒钱,盈门皆食客。

235 《罢摄官后将还旧居,留辞李侍御》 唐·刘长卿

江海今为客,风波失所依。
白云心已负,黄绶计仍非。
累辱群公荐,频沾一尉微。
去缘焚玉石,来为采葑菲。

236 《赠别于群投笔赴安西》 唐·刘长卿

风流一才子,经史仍满腹。
心镜万象生,文锋众人服。
顷游灵台下,频弃荆山玉。
蹭蹬空数年,裴回冀微禄。

237 《西陵寄一上人》 唐·刘长卿

东山访道成开士,南渡隋阳作本师。
了义惠心能善诱,吴风越俗罢淫祠。
室中时见天人命,物外长悬海岳期。
多谢清言异玄度,悬河高论有谁持。

战争歌颂将士

238 《咏史十一首》 唐·李华

昂藏獬豸兽,出自太平年。
乱代乃潜伏,纵人为祸愆。
尝闻断马剑,每壮朱云贤。
身死名不灭,寒风吹墓田。

239 《蒙山作》 唐·萧颖士

东蒙镇海沂,合沓馀百里。
清秋净氛霭,崖崿隐天起。
于役劳往还,息徒暂攀跻。
将穷绝迹处,偶得冥心理。

240 《示孟郊》 唐·孟浩然

蔓草蔽极野,兰芝结孤根。
众音何其繁,伯牙独不喧。
当时高深意,举世无能分。
钟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
尔其保静节,薄俗徒云云。

唐诗三百首访友隐士生活

* 关于时俗的诗词 描写时俗的诗词 带有时俗的诗词 包含时俗的古诗词(209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