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旌旗的诗词(903首)

861 《水调歌头·江水自石纽》 宋·魏了翁

席次韵
江水自石纽,灌口怒腾辉。
便如黑水北出,迤逦到三危。
百尺长虹夭矫,两岸苍龙偃蹇,翠碧互因依。

862 《曹将军》 宋·安如山

将军精悍姿,齿齿碎铁石。
在昔童稚中,但闻饱经术。
纵横骋柔翰,丹雘间金碧。
有司塞明诏,敝邑屈词伯。

863 《秋日同知州潘赞善朝阳岩闲望归郡中书事》 宋·郭昭符

白帝呼龙驾云旌,西上金天调玉烛。
九嶷耸黛凝不干,二水飞蓝健相续。
紫黄诏换鱼须竹,皂盖朱衫来作牧。
波神一夜收风湍,列缺先秋静林麓。

864 《题万壑风烟亭百韵》 宋·彭郁

风在不周山空阙,底事问烟访两浙。
烟生庐阜香炉峰,孰使随风至吴越。
风乎与烟相得外,还有风雷千雨雪。
烟兮与风相好余,仍有烟波及霞月。

865 《次袁尚书巫山十二峰二十五韵》 宋·钱鍪

文昌仙伯天人姿,爱山寻胜如书痴。
忽摩台符历参井,麾幢泝峡春迟迟。
山林川后总效职,万壑千岩俱献奇。
就中巫山绝雄胜,插天紫翠相参差。

866 《广亡徙海》 宋·唐泾

箕冠如栉拥茅旌,谁执骍旄歃晋盟。
遵海而南关气数,渡江以北少功名。
火旗晻霭云藏阙,水阵周遭雪压城。
一榻不容人鼾睡,那知雾岛是神京。

867 《雷殿画壁》 明·邓韨

艺苑有精能,凝神始臻理。
笔端具天人,难以茫昧拟。
致道古仙都,山水丽清美。
雷宫设像画,种种尽其技。

868 《哀江头》 明·何白

飞云渡口西风急,津吏停桡刺船立。
始阳公子方垂髫,掩抑依依向余泣。
为言阿父守南康,双旌五马烂生光。
宁知廉吏反成罪,诸孤藐尔身凄凉。

869 《奉赠大中丞应台傅公巡抚陕西》 明·江以达

雄关九道开边庭,翼然天表尊神京。
大半安危属全陕,固原节制兼中丞。
烽火遥通黑水外,气运幸值黄河清。
上圣宵衣屈群策,推毂肯使边臣轻。

870 《忆昔行美达监州》 明·刘崧

圣王端居总四夷,黄河妥帖东南驰。
明明政化若流水,祸乱之梗谁阶基?咄哉事变异往昔,簧
鼓邪说非寒饥。
嚣然挟兵起田里,诛杀长吏为妖魑。

871 《赠故大同府节判魏张公祝入祠七十韵》 明·卢柟

魏博富才薮,储英断幽显。
金璞无留精,虎豹澄视眄。
文章两汉际,墨迹苍颉篆。
多贤信足征,特秀殊异撰。

872 《登太仓卫楼》 明·陆容

炎歊何可避,爽垲自应寻。
楼阁新兵卫,观游惬士林。
月同年在未,日遇望前壬。
地势环江海,星缠右昴参。

873 《拟古诗七十首(录一十三首)》 明·盛时泰

陈思王植赠友往祚颓已久,大业缅方新。
仰视圣皇德,承胤为我亲。
暇日荷休明,高馆集众宾。
中厨列庖馔,水陆备鲜鳞。

874 《出陕城述所经览》 明·王廷相

秦浦发归旗,逶迤度长坂。
云入林峦合,鸟向旌旟散。
浴兰注温泉,绿磴求骊馆。
莲峰峥华首,蘅坻清渭岸。

875 《寄题玉山诗一百韵》 明·张仲举

治理逢熙运,钦明仰圣皇。
至仁侔覆载,上德配轩唐。
大业勤弘济,元臣协赞襄。
贤科收俊造,庭实粲珪璋。

876 《城南联句》 唐·韩愈

竹影金琐碎,--孟郊
泉音玉淙琤。
琉璃剪木叶,--韩愈
翡翠开园英。

877 《送汤岐公镇会稽》 宋·陆游

吴越东西州,浙江限其中。
黄旗高十丈,大舟凌虚空。
都人送留守,郡吏迎相公。
江心波涛壮,帐下鼓角雄。

878 《送胡考甫》 宋·张耒

胡公精悍姿,勇气如秋鹰。
兵书百万言,挥麈谈如倾。
羞戴文吏冠,慨然喜功名。
愿得丈二殳,为国作长城。

879 《导引·清都未晓》 宋·无名氏

清都未晓,万乘并驾,煌煌拥天行。
祥风散瑞霭,华盖耸,旗常建,耀层城。
四列兵卫,爟火映、金支翠旌。
众乐警、作充宫庭。

880 《降仙台》 宋·无名氏

升烟既罢,良夜未晓,天步下神邱。
锵锵鸣玉佩,炜炜照金莲,杳蔼云裘。
彩仗初转,回龙驭、旌旆悠悠。
星影疏动与天流。

* 关于旌旗的诗词 描写旌旗的诗词 带有旌旗的诗词 包含旌旗的古诗词(90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