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故迹的诗词(897首)

461 《作歌咏苏云卿》 宋·曾原

东湖湖面波渺瀰,东湖岸上春土肥。
先生鉏云明月晓,种来蔬甲今成畦。
把茅萧萧环四壁,此身不原人间识。
乾刊清夷那复知,寸心杳渺黄尘隔。

462 《游洞霄宫》 宋·张巽

曜相偏羸足力强,不辞複岭与重岗。
未穷仙隐千年迹,先炷宸游一瓣香。
诗得好题难驻笔,酒逢佳趣便飞觞。
梦回彷佛前身事,却认金庭是故乡。

463 《咏马当山宁江庙》 宋·章劼

惊涛汹涌江势恶,一山屹立真环奇。
正如匹马勇赴敌,万夫辟易莫敢支。
氤氲山腋云气聚,焜燿庙貌神灵棲。
风帆浪舶香火盛,旱魃雨厉牛羊刲。

464 《探钓台》 宋·赵汝普

先生道足师天子,岂为刘郎作谏官。
一线不期贪懦法,两台自受水云宽。
忘机故把直钩钓,适志何嫌高揭竿。
千载尚留真迹在,客星炯炯照相滩。

465 《山中即景四首》 宋·赵友直

故园秋雨后,足迹遍溪山。
月入芦花冷,风磨柳叶残。
群乌乱木末,独雁咽云端。
此景堪谁遣,村醪味带酸。

466 《胜业寺》 宋·折彦质

故宫余禹迹,胜地属僧家。
古庙松阴合,幽亭竹影斜。
岭云吟外澹,山鸟定中哗。
谴逐成轻别,空怀客路赊。

467 《使日本》 明·郑梦周

使节偏惊物候新,异乡踪迹任浮沉。
张骞槎上天连海,徐福祠前草自春。
眼为感时垂泪易,身缘许国远游频。
故园几树垂杨柳,应向东风待主人。

468 《游西山同项可立宿灵隐西庵》 元·黄溍

薄游厌人境,振策穷幽躅。
理公所开凿,遗迹在岩麓。
秋杪霜叶丹,石面寒泉绿。
仰窥条上猿,攀萝去相逐。

469 《谢从义参军自京还言危中书见问且讶无书因寄》 元·陈基

参军过我夷白庵,为言廊庙高岩岩。
故人谁为国柱石,临川先生危大参。
猥蒙问及且见讶,十载尺书无一缄。
忆昔相从客燕赵,削去崖岸无猜嫌。

470 《次宋编修显夫南陌诗四十韵》 未知·李裕

丽质过邯郸,春风直几钱?送情怜眼艳,凝伫觉身偏。
霞淡斜侵雁,云轻巧衬蝉。
芳金摇翠勒,暖玉藉绒鞯。
脸媚风初信,眉弯月未弦。

471 《东归谣送贝仲琚回吴中》 元·方行

天目青逾蓝,上有危峰横空插汉高巉岩。
沧海深莫测,下有六鳌迭负蓬壶方丈于其侧。
山峻极兮水波澜,千盘万折行路难。
愁看混沌开凿处,尚有斧迹留人间。

472 《金陵社集诗(一十六人三十二首) 集鸡笼山》 明·程汉

独上台城望远空,当年遗迹动悲风。
怀春罗绮旗亭外,向夕牛羊辇路中。
几寺残碑深野草,故宫眢井落梧桐。
只今多少兴亡感,湖水苍茫背郭东。

473 《再调考功作》 明·高叔嗣

引疾三上书,微愿不克谐。
徙官复在兹,心迹一何乖。
轩裳日待旦,阊阖凌云排。
入属金马籍,出与群龙偕。

474 《再移居》 明·高叔嗣

僦居屡傍禁垣西,曲巷重渠路转迷。
万事无能心尽懒,一官何补首常低。
行冲落日时驱马,起伺朝天每听鸡。
跼迹自伤非宦业,纶竿终有故山溪。

475 《墨窗为赵捴谦赋》 明·管讷

女娲立极断鳌足,羲画之先无刻木。
始观鸟迹制文字,夜鬼哭天天雨粟。
篆隶变化生八分,行草复作何纷纷。
六书古制既茫昧,载籍况遭秦火焚。

476 《楸子树》 明·郭登

窗前新栽楸子树,去岁移自东君家。
根深土冻重莫致,挽以两犍载一车。
方经旬日即蓓蕾,秋深结子如丹砂。
人言此特余气耳,来岁未必能芬葩。

477 《长安宫女行》 明·韩邦靖

长安城头夜二鼓,力士敲门称太府。
为道君王巡幸势,选取娇娥看歌舞。
应酬未得话从容,阶除早已人三五。
仓皇便欲将我行,那肯相留到天曙。

478 《襄阳隆中四十四韵》 明·黄辉

斩蛟寒浦外,何处卧龙岑。
乱世燕齐事,高人管乐心。
隆中山故阖,汉上日偏沈。
鱼水应奇会,蜗庐耐数寻。

479 《江行秋兴(一作董纪)》 明·金诚

江水悠悠行路长,雁声啼月有微霜。
十年踪迹浑无定,莫更逢人问故乡。

480 《登沧州城》 明·金銮

渤海高人去,仙台古迹存。
风沙吹不断,天地与同昏。
野水添新绿,空烟集暮村。
故园桑柘里,怅望欲销魂。

* 关于故迹的诗词 描写故迹的诗词 带有故迹的诗词 包含故迹的古诗词(89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