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惊露的诗词(1248首)

921 《友人陈槱得杨补之三昧赏之以诗》 宋·白玉蟾

梅花不清是水清,最是一枝溪上横。
梅花不明是雪明,冻折老梢飘碎琼。
梅花不暗是雨暗,隔篱和雨粘珠糁。
梅花不淡是烟淡,烟锁江村烟惨惨。

922 《赠赵太虚画竹石》 宋·白玉蟾

竹魂竹魄竹精神,飞落潇湘淇水濒。
千竿万午竞青翠,吹风饮露千来春。
先生笔端自风雨,惊起竹魂无着处。
一点水墨化成龙,龙孙飞去鵞溪住。

923 《冬夕酌月三首》 宋·白玉蟾

兔冷蟾寒桂影疎,化为霜露泻庭除。
已惊柏液冰吾齿,莫弄梅花粟尔肤。

924 《赠陈高士琴歌》 宋·白玉蟾

昨夜西风起白苹,从前湖海几酸辛。
感今怀古无限事,拄颊闲思一怆神。
琼窟先生鼓玉琴,一调一弄符我心。
屈平宋玉不可挽,西风黄叶为知音。

925 《哭石曼卿》 宋·蔡襄

仕宦晚益困,忽惊朝露晞。
嗟嗟命不偶,事事志多违。
直节未尝屈,英魂何所依。
有材真国器,无闷即天机。
前日犹言笑,今亡果是非。
城南春满路,空见素旌归。

926 《亲祀南郊诗》 宋·蔡襄

天畀元统,赤运开祉。
圣祖神宗,海域平砥。
思皇真考,岳封汾祀。
饵系戎胡,包束戈矢。

927 《首尾吟》 宋·邵雍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天津秋尽时。
见惯不惊新物盛,话长难说故人稀。
云疏烟淡山仍远,露冷天高草已衰。
赖有余樽自斟酌,尧夫非是爱吟诗。

928 《高竹八首》 宋·邵雍

高竹临清沟,轩小亦且幽。
光阴虽属夏,风露已惊秋。
月色林间生,泉声砌下流。
谁知此夜情,邈矣不能收。

929 《和李文思早秋五首》 宋·邵雍

池畔拖垂柳,烂边笑晚花。
败荷倾弊盖,老桧露枯槎。
岁暮惊时态,年高惜物华。
东陵风未替,解忆故园瓜。

930 《梁甫吟》 南北朝·沈约

龙驾有驰策。
日御不停阴。
星钥亟回变。
气化坐盈侵。

931 《宿东园诗》 南北朝·沈约

陈王鬬鸡道。
安仁采樵路。
东郊岂异昔。
聊可闲余步。

932 《奉和同泰寺浮图诗》 南北朝·庾信

岧岧凌太清。
照殿比东京。
长影临双阙。
高层出九城。

933 《夜听捣衣诗》 南北朝·庾信

秋夜捣衣声。
飞度长门城。
今夜长门月。
应如昼日明。

934 《池塘晚景》 唐·李群玉

风荷珠露倾,惊起睡??。
月落池塘静,金刀剪一声。

935 《锁试呈同舍三首》 宋·晁补之

官局悠悠共此行,来时庭菊未含英。
五更脱叶惊书几,一夜寒砧满禁城。
诗似凉风来有思,酒如清露挹无声。
何时骢马催归去,更有林端魄一生。

936 《登庐山》 宋·晁补之

丹碧沉沉虎豹闲,松幢引度九重关。
人间未觉浑无路,天上还惊更有山。
瑶草红泉供挹酌,金风白露送跻攀。
良游自叹平生误,便欲归家鬓已斑。

937 《和关承议彦远水乐》 宋·晁补之

上盆五尺高,下盆二尺广。
咿呦蚁穴间,飞瀑一线响。
关侯初为此,避世挹萧爽。
晁子亦欣然,闭户穿瓦盎。

938 《过铜陵南望一山高出云上奇秀可骇余未尝至江》 宋·晁补之

云端忽露碧孱颜,如髻如簪缥缈间。
惊骇舟中齐举首,不言知是九华山。

939 《庐山》 宋·晁补之

丹碧沉沉虎豹闲,松幢引度九重关。
人间未觉浑无路,天上还惊更有山。
瑶草红泉供挹酌,金风白露送跻攀。
良游自叹平生误,便作归来鬓已斑。

940 《东窗》 宋·寇准

徙倚东窗夜未明,悄然幽馆独凝情。
灯摇古壁秋虫怨,露下疏林宿鹤惊。
道在任从时态薄,年加潜觉睡魂轻。
待酬北阙君恩了,归听冰泉落石声。

* 关于惊露的诗词 描写惊露的诗词 带有惊露的诗词 包含惊露的古诗词(124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