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惊露的诗词(1248首)

761 《立秋》 明·周玉如

白帝严金驾,乘风下紫微。
德惟宣湛露,令即屏炎辉。
乍惊青梧落,将催赤雁飞。
何须赋团扇,恩顾似君稀。

762 《长信秋词》 明·朱静庵

长信深沉天路遥,玉阶凉露湿宫袍。
不辞团扇轻抛掷,双燕俄惊别旧巢。

763 《秋蝉》 明·朱有燉

败柳疏林寄此生,凉时不似热时鸣。
蜕形先觉金风动,轻翼偏嫌玉露清。
抱叶常如经雨态,过枝犹带咽寒声。
桑间此际螵蛸老,游息安闲莫漫惊。

764 《秋信》 明·朱有燉

飘飘梧叶委银床,天际初来雁几行。
露气忽从今夜白,漏声偏觉五更长。
惊幽梦矣书千里,有美人兮天一方。
报道桂花成蓓蕾,雨余庭院喜新凉。

765 《古风其五十二》 唐·李白

青春流惊湍。
朱明骤回薄。
不忍看秋蓬。
飘扬竟何托。
光风灭兰蕙。
白露洒葵藿。
美人不我期。
草木日零落。

766 《永遇乐 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宋·苏轼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
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
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宋词三百首豪放人生

767 《和子由记园中草木十一首》 宋·苏轼

煌煌帝王都,赫赫走群彦。
嗟汝独何为,闭门观物变。
微物岂足观,汝独观不倦。
牵牛与葵蓼,采摘入诗卷。

768 《寄周安孺茶》 宋·苏轼

大哉天宇内,植物知几族。
灵品独标奇,迥超凡草木。
名従姬旦始,渐播桐君录。
赋咏谁最先,厥传惟杜育。

769 《七月一日出城舟中苦热》 宋·苏轼

凉飙呼不来,流汗方被体。
稀星乍明灭,暗水光弥弥。
香风过莲芡,惊枕裂鲂鲤。
欠伸宿酒余,起坐濯清泚。
火云势方壮,未受月露洗。
身微欲安适,坐待东方启。

770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 宋·苏轼

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
参差玉宇飞木末,缭绕香烟来月下。
江云有态清自媚,竹露无声浩如泻。
已惊弱柳万丝垂,尚有残梅一枝亚。

771 《送冯判官之昌国》 宋·苏轼

斩蛟将军飞上天,十年海水生红烟。
惊涛怒浪尽壁立,楼橹万艘屯战船。
兰山摇动秀山舞,小白桃花半吞吐。
鸱夷不裹壮士尸,白日貔貅雄帅府。

772 《李钤辖坐上分题戴花》 宋·苏轼

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
帘前柳絮惊春晚,头上花枝奈老何。
露湿醉巾香掩冉,月明归路影婆娑。
绿珠吹笛何时见,欲把斜红插皂罗。

773 《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 宋·苏轼

露宿风餐六百里,明朝饮马南江水。
未见丰盈犀角儿,先逢玉雪王郎子。
(时道逢王郎于建昌,方北行也。
)对床欲作连夜语,念汝还须戴星起。

774 《再次前韵?系织锦图上回文?》 宋·苏轼

春机满织回文锦,粉泪挥残露井桐。
人远寄情书字小,柳丝低目晚庭空。
红笺短写空深恨,锦句新翻欲断肠。
风叶落残惊梦蝶,戍边回雁寄情郎。
羞云敛惨伤春暮,细缕诗成织意深。
头伴枕屏山掩恨,日昏尘暗玉窗琴。

775 《卢山五咏 圣灯岩》 宋·苏轼

石室有金丹,山神不知秘。
何必露光芒,夜半惊童稚。

776 《黄泥坂词》 宋·苏轼

出临皋而东骛兮,并丛祠而北转。
走雪堂之陂陀兮,历黄泥之长坂。
大江汹以左缭兮,渺云涛之舒卷。
草木层累而右附兮,蔚柯丘之囱蒨。

777 《闻洮西捷报》 宋·苏轼

汉家将军一丈佛,诏赐天池八尺龙。
露布朝驰玉关塞,捷书夜到甘泉宫。
似闻指挥筑上郡,已觉谈笑无西戎。
牧臣不见天颜喜,但惊草木放?一作皆。
?春容。

778 《凌虚台》 宋·苏轼

才高多感激,道直无往还。
不如此台上,举酒邀青山。
青山虽云远,似亦识公颜。
崩腾赴幽赏,披豁露天悭。

779 《和陶赴假江陵夜行郊行步月作》 宋·苏轼

缺月不早出,长林踏青冥。
犬吠主人怒,愧此闾里情。
怪我夜不归,茜袂窥柴荆。
云间与地上,待我两友生。

780 《夜坐与迈联句》 宋·苏轼

清风来无边,明月翳复吐。
?自?松声满虚空,竹影侵半户。
?迈?暗枝有惊鹊,坏壁鸣饥鼠。
?自?露叶耿高梧,风萤落空庑。

* 关于惊露的诗词 描写惊露的诗词 带有惊露的诗词 包含惊露的古诗词(124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