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悲风的诗词(4115首)

681 《故徐州刺史赠吏部侍郎苏公挽歌词三首》 唐·张九龄

韦玄方继相,荀爽复齐名。
在贵兼天爵,能贤出世卿。
学闻金马诏,神见玉人清。
藏壑今如此,为山遂不成。

682 《故荥阳君苏氏挽歌词三首》 唐·张九龄

门绪公侯列,嫔风诗礼行。
松萝方有寄,桃李忽无成。
剑去双龙别,雏哀九凤鸣。
何言峄山树,还似半心生。

683 《陪王司马登薛公逍遥台》 唐·张九龄

尝闻薛公泪,非直雍门琴。
窜逐留遗迹,悲凉见此心。
府中因暇豫,江上幸招寻。
人事已成古,风流独至今。

684 《郡内闲斋》 唐·张九龄

郡阁昼常掩,庭芜日复滋。
檐风落鸟毳,窗叶挂虫丝。
拙病宦情少,羁闲秋气悲。
理人无异绩,为郡但经时。
唯有江湖意,沉冥空在兹。

685 《南还以诗代书赠京师旧僚》 唐·张九龄

薄宦晨昏阙,尊尊义取斯。
穷愁年貌改,寂历尔胡为。
不谄词多忤,无容礼益卑。
微生尚何有,远迹固其宜。

怀古

686 《洞庭湖》 唐·宋之问

地尽天水合,朝及洞庭湖。
初日当中涌,莫辨东西隅。
晶耀目何在,滢荧心欲无。
灵光晏海若,游气耿天吴。

687 《桂州三月三日(一作桂阳三日述怀)》 唐·宋之问

代业京华里,远投魑魅乡。
登高望不极,云海四茫茫。
伊昔承休盼,曾为人所羡。
两朝赐颜色,二纪陪欢宴。

688 《入泷州江》 唐·宋之问

孤舟泛盈盈,江流日纵横。
夜杂蛟螭寝,晨披瘴疠行。
潭蒸水沫起,山热火云生。
猿躩时能啸,鸢飞莫敢鸣。

689 《拟古神女宛转歌二首(一作郎大家诗)》 唐·崔液

风已清,月朗琴复明。
掩抑悲千态,殷勤是一声。
歌宛转,宛转和更长。
愿为双鸿鹄,比翼共翱翔。

690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山水思乡

691 《军师凯旋自邕州顺流舟中》 唐·李峤

鸣鞞入嶂口,泛舸历川湄。
尚想江陵阵,犹疑下濑师。
岸回帆影疾,风逆鼓声迟。
萍叶沾兰桨,林花拂桂旗。

692 《咏琵琶(一作太宗诗)》 唐·董思恭

半月无双影,金花有四时。
摧藏千里态,掩抑几重悲。
促节萦红袖,清音满翠帷。
驶弹风响急,缓曲钏声迟。
空馀关陇恨,因此代相思。

693 《关山月》 唐·崔融1

月生西海上,气逐边风壮。
万里度关山,苍茫非一状。
汉兵开郡国,胡马窥亭障。
夜夜闻悲笳,征人起南望。

694 《奉和送金城公主入西蕃应制》 唐·刘宪

外馆逾河右,行营指路岐。
和亲悲远嫁,忍爱泣将离。
旌旆羌风引,轩车汉月随。
那堪马上曲,时向管中吹。

695 《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唐·苏颋

帝女出天津,和戎转罽轮。
川经断肠望,地与析支邻。
奏曲风嘶马,衔悲月伴人。
旋知偃兵革,长是汉家亲。

696 《边秋薄暮(一作出塞)》 唐·苏颋

海外秋鹰击,霜前旅雁归。
边风思鞞鼓,落日惨旌麾。
浦暗渔舟入,川长猎骑稀。
客悲逢薄暮,况乃事戎机。

697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 唐·骆宾王

日观邻全赵,星临俯旧吴。
鬲津开巨浸,稽阜镇名都。
紫云浮剑匣,青山孕宝符。
封疆恢霸道,问鼎竞雄图。

698 《在江南赠宋五之问》 唐·骆宾王

井络双源浚,浔阳九派长。
沦波通地穴,输委下归塘。
别岛笼朝蜃,连洲拥夕涨。
韫珠澄积润,让璧动浮光。

699 《晚憩田家》 唐·骆宾王

转蓬劳远役,披薜下田家。
山形类九折,水势急三巴。
悬梁接断岸,涩路拥崩查。
雾岩沦晓魄,风溆涨寒沙。

700 《畴昔篇》 唐·骆宾王

少年重英侠,弱岁贱衣冠。
既托寰中赏,方承膝下欢。
遨游灞水曲,风月洛城端。
且知无玉馔,谁肯逐金丸。

写景送别友情

* 关于悲风的诗词 描写悲风的诗词 带有悲风的诗词 包含悲风的古诗词(411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