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忽忽身的诗词(1424首)

581 《浐川寄进士刘驾》 唐·曹邺

我家不背水,君身不向越。
自是相忆苦,忽如经年别。
山家草木寒,石上有残雪。
美人望不见,迢迢云中月。

宋词三百首豪放秋天写景怀人

582 《越溪女》 唐·于濆

会稽山上云,化作越溪人。
枉破吴王国,徒为西子身。
江边浣纱伴,黄金扼双腕。
倏忽不相期,思倾赵飞燕。
妾家基业薄,空有如花面。
嫁尽绿窗人,独自盘金线。

怀古月亮

583 《登山》 唐·许棠

信步上鸟道,不知身忽高。
近空无世界,当楚见波涛。
顶峭松多瘦,崖悬石尽牢。
猕猴呼独散,隔水向人号。

584 《太湖诗·桃花坞》 唐·皮日休

夤缘度南岭,尽日穿林樾。
穷深到兹坞,逸兴转超忽。
坞名虽然在,不见桃花发。
恐是武陵溪,自闭仙日月。

585 《新秋言怀寄鲁望三十韵》 唐·皮日休

新秋入破宅,疏淡若平郊。
户牖深如窟,诗书乱似巢。
移床惊蟋蟀,拂匣动蟏蛸。
静把泉华掬,闲拈乳管敲。

寓言诗写燕爱情

586 《读《阴符经》寄鹿门子》 唐·陆龟蒙

清晨整冠坐,朗咏三百言。
备识天地意,献词犯乾坤。
何事不隐德,降灵生轩辕。
口衔造化斧,凿破机关门。

587 《奉和袭美太湖诗二十首·缥缈峰》 唐·陆龟蒙

左右皆跳岑,孤峰挺然起。
因思缥缈称,乃在虚无里。
清晨跻磴道,便是孱颜始。
据石即更歌,遇泉还徙倚。

588 《记事》 唐·陆龟蒙

本作渔钓徒,心将遂疏放。
苦为饥寒累,未得恣闲畅。
去年十二月,身住霅溪上。
病里贺丰登,鸡豚聊馈饷。

589 《寄茅山何道士》 唐·陆龟蒙

终身持玉舄,丹诀未应传。
况是曾同宿,相违便隔年。
问颜知更少,听话想逾玄。
古箓文垂露,新金汞绝烟。

590 《小游仙诗九十八首》 唐·曹唐

玉箫金瑟发商声,桑叶枯干海水清。
净扫蓬莱山下路,略邀王母话长生。
上元元日豁明堂,五帝望空拜玉皇。
万树琪花千圃药,心知不敢辄形相。

591 《下第献所知三首》 唐·李山甫

偶向江头别钓矶,等闲经岁与心违。
虚教六尺受辛苦,枉把一身忧是非。
青桂本来无欠负,碧霄何处有因依。

592 《长安春夕旅怀》 唐·罗邺

几年栖旅寄西秦,不识花枝醉过春。
短艇闲思五湖浪,羸蹄愁傍九衢尘。
关河风雨迷归梦,钟鼓朝昏老此身。
忽向太平时节过,一竿持去老遗民。

593 《汉南怀友人》 唐·许彬

此身西复东,何计此相逢。
梦尽吴越水,恨深湘汉钟。
积云开去路,曙雪叠前峰。
谁即知非旧,怜君忽见容。

594 《辛酉岁冬十一月随驾幸岐下作》 唐·韩偓

曳裾谈笑殿西头,忽听征铙从冕旒。
凤盖行时移紫气,鸾旗驻处认皇州。
晓题御服颁群吏,夜发宫嫔诏列侯。
雨露涵濡三百载,不知谁拟杀身酬。

咏史怀古写景抒情

595 《燕雏》 唐·吴融

掠水身犹重,偎风力尚微。
瓦苔难定立,檐雨忽喧归。
未识重溟远,先愁一叶飞。
衔泥在他日,两两占春晖。

596 《送九华道士游茅山》 唐·杜荀鹤

忽起地仙兴,飘然出旧山。
于身无切事,在世有馀闲。
日月浮生外,乾坤大醉间。
故园华表上,谁得见君还。

597 《送九华道士游茅山》 唐·杜荀鹤

忽起地仙兴,飘然出旧山。
于身无切事,在世有馀闲。
日月浮生外,乾坤大醉间。
故园华表上,谁得见君还。

598 《赠峨嵋山弹琴李处士》 唐·韦庄

峨嵋山下能琴客,似醉似狂人不测。
何须见我眼偏青,未见我身头已白。
茫茫四海本无家,一片愁云飏秋碧。

599 《赠峨嵋山弹琴李处士》 唐·韦庄

峨嵋山下能琴客,似醉似狂人不测。
何须见我眼偏青,未见我身头已白。
茫茫四海本无家,一片愁云飏秋碧。

600 《寄清演》 唐·李洞

忽闻清演病,可料苦吟身。
不见近诗久,徒言华发新。
别来山已破,住处月为邻。
几绕庭前树,于今四十春。

* 关于忽忽身的诗词 描写忽忽身的诗词 带有忽忽身的诗词 包含忽忽身的古诗词(142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