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耳的诗词(1453首)

561 《天台石梁雨后观瀑歌》 清·魏源

雁荡之瀑烟苍苍,中条之瀑雷硠硠,惟有天台之瀑不奇在瀑奇石梁,如人侧卧一肱张。
力能撑开八万四千丈,放出青霄九道银河霜。
我来正值连朝雨,两崖佰束风愈怒。

562 《夏日书事寄吴水部德徵》 明·黄云

夏木垂阴覆小堂,图书生润日消长。
遗音过耳栗留语,余馥清心薝卜香。
懒仆畬田耕卤莽,顽儿越户步踉跄。
行吟坐睡多闲适,自至南风足午凉。

563 《赠邹葆光道士》 宋·曹仙家

罗浮道士真仙子,跃出樊笼求不死。
冰壶皎洁水鉴清,洞然表里无尘滓。
叱咤雷霆发指端,馘邪役鬼篆飞丹。
朝吞露气松窗暖,夜礼星辰玉简寒。

564 《挽故知容州朝请陶公章》 宋·陈棨

靖节高风去千载,至今遗响在平塘。
洗耳洗心甘绿野,濯缨濯足付沧浪。
松间月色诗千首,竹里棋声酒几觞。
正受全归无一欠,未为公憾为时伤。

565 《广阴亭诗》 宋·陈士徽

唐翁静者闭门饮水啜粥无知音,我能发尔一片冰清心。
巨风吹天振海浪如屋,此翁林中眠正熟。
中天渴乌吐火六合新开窑,此翁两鬓秋飕飕。
小儿烂羊瓜果尽青紫,此翁临水洗双耳。

566 《重修圣济院》 宋·陈有声

蒙泉距宜春,相去百余里。
有僧来问余,借问何姓氏。
乃余昔所敬,见之蹙然喜。
叙余语未既,省记到山始。

567 《有感》 宋·陈宗远

天地不磈立,人为天地心。
世无经济学,何以任弥纶。
沛兴园绮隐,渊启虬髯惊。
汉唐造草昧,数子留其名。

568 《水乐洞》 宋·程炎子

南山水乐洞,窈窈白云深。
满耳笙歌者,谁能一洗心。

569 《呈周清溪》 宋·褚伯秀

清溪千仞余,中有一道士。
彼亦何人斯,景纯慕若此。
吾乡汝南英,大涤隐君子。
好客仍收书,东老未足拟。

570 《高楼》 宋·范师孔

高楼高登天,美人美如玉。
美人坐高楼,更弹天上曲。
飞声落人间,谁不注耳目。
安知妾此心,长恐昼夜促。

571 《诫儿侄八百字》 宋·范质

去上初释褐,一命列蓬丘。
青袍春草色,白紵弃如仇。
适会龙飞庆,王泽天下流。
尔得六品阶,无乃太为优。

572 《赠杨内舍景尧刲股》 宋·方逢辰

子肉可疗亲,或曰不敢毁。
不见母生儿,生死一间耳。
此身母之身,非可认为己。
杀身可救母,当还爱一死。
天理通神明,寸肤直糠秕。
苟能充此心,是即学曾子。

573 《赠五星陈东野》 宋·方逢辰

粤从动静极互根,裂为二气分五行。
未有二气先有理,理与气合人物生。
人惟禀得天地气,故为耳目形口鼻。
人惟禀得气之理,故为仁义为礼智。

574 《浮碇冈》 宋·傅烈

洪水未必能流山,别岛安得居人间。
扶桑夜半光吐焰,铜龙白昼飞尘寰。
初闻其事惊且异,传言岂或流千蛮。
试将图牒为考订,山中记载皆班班。

575 《试长沙胡邦明墨》 宋·高吉

墨卿溯源流,甄陶何远矣。
系出五大夫,杀身成人美。
策勋凌烟阁,繇此著姓氏。
开国从胶东,裂土封黑水。

576 《和邓慎思秋日同文馆诗三首》 宋·耿南仲

槐市任花黄,赓歌且闢场。
醒心流水曲,警耳白云章。
冷竹枝枝翠,芳兰叶叶香。
满前皆俊彦,何但有三康。

577 《哀吕东莱》 宋·巩丰

呜呼吕夫子,天姿素颙昂。
文献绍家学,刻意稽虞唐。
看书如月,洞照所未详。
云雾养豹质,彝尊瑑龙章。

578 《陆象山先生墓》 宋·郭波

大道久荆榛,歧路苦未并。
博约岂不贤,末学恣驰骋。
口耳谩纷纭,徒知响与影。
吾心自神明,一掬涵万境。

579 《游秀峰寺》 宋·胡珵

摄身下蓬莱,放浪云水迹。
非无简书畏,心赏寄泉石。
亭亭云间塔,胜地闻自昔。
梯空上青冥,如鸟著两翼。

580 《古风》 宋·黄超然

不知乃不愠,古人叹难能。
我谓直易事,学道非干名。
本无求知心,愠亦何从生。
所以茅檐下,高枕曲吾肱。
琴书坐中友,云山门外朋。
肺腑欣有得,耳目谅无憎。
顾同子扬子,白首太玄经。

* 关于心耳的诗词 描写心耳的诗词 带有心耳的诗词 包含心耳的古诗词(145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