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幽阴的诗词(1764首)

741 《浣溪沙》 宋·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
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742 《在狱咏蝉并序》 唐·骆宾王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珠焉。
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
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
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于前听。

唐诗三百首

743 《答谢谘议》 南北朝·谢灵运

鸣鹄在阴。
自幽必显。
既曰有声。
因风易演。
逶迤云阁。
司帝之典。
蔚彼遗藉。
如莹如洗。

744 《招隐》 魏晋·左思

杖策招隐士,荒途横古今。
岩穴无结构,丘中有鸣琴。
白云停阴冈,丹葩曜阳林。
石泉漱琼瑶,纤鳞或浮沉。

745 《悼离赠妹诗二首 一》 魏晋·左思

郁郁岱青。
海渎所经。
阴精神灵。
为祥为祯。

746 《读书》 宋·曾巩

吾性虽嗜学,年少不自强。
所至未及门,安能望其堂。
荏苒岁云几,家事已独当。
经营食众口,四方走遑遑。

747 《送艾太仆六十韵(太仆以乙科为郎,论江陵起》 明·汤显祖

世阀高临汝,衣冠起岳州。
精灵华盖晓,气脉洞庭秋。
江汉称才子,潇湘托好逑。
儒林苍玉满,郎署白云悠。

748 《二鬼》 明·刘基

忆昔盘古初开天地时,以土为肉石为骨,水为血脉天为皮
,昆仑为头颅,江海为胃肠,蒿岳为背膂,其外四岳为四
肢。
四肢百体咸定位,乃以日月为两眼,循环照烛三百六十骨

749 《观棋大吟》 宋·邵雍

人有精游艺,予尝观弈棋。
筭馀知造化,着外见几微。
好胜心无已,争先意不低。
当人尽宾主,对面如蛮夷。

750 《展敬上凤林寺诗》 南北朝·薛道衡

凈土连幽谷。
宝塔对危峯。
林栖丹穴凤。
地迩白沙龙。

751 《山斋独坐赠薛内史》 隋代·杨素

岩壑澄清景,景清岩壑深。
白云飞暮色,绿水激清音。
涧户散余彩,山窗凝宿阴。
花草共萦映,树石相陵临。
独坐对陈榻,无客有鸣琴。
寂寂幽山里,谁知无闷心。

752 《酹江月 游句曲茅山》 元·萨都剌

一壶幽绿,爱松阴满地,蕊珠宫府。
老鹤一声霜衬履,隔断人间尘土。
月户云窗,石田瑶草,丹井飞龙虎。
荼蘼花落,东风吹散红雨。

753 《酹江月 游句曲茅山》 元·萨都剌

一壶幽绿,爱松阴满地,蕊珠宫府。
老鹤一声霜衬履,隔断人间尘土。
月户云窗,石田瑶草,丹井飞龙虎。
荼蘼花落,东风吹散红雨。

754 《晚秋同何秀才溪上》 宋·伍乔

间步秋光思杳然,荷藜因共过林烟。
期收野药寻幽路,欲采溪菱上小船。
云吐晚阴藏霁岫,柳含余霭咽残蝉。
倒尊尽日忘归处,山磬数声敲暝天。

755 《满庭芳·人生七十》 元·马钰

人生七十,罕希寿数。
我今四旬有五。
一个形骸便是七分入土。
其馀晚霞残照,遇风仙、才方省悟。

756 《凤栖梧 和碧虚坦词》 元·尹志平

至道幽微何处究。
妄想邪思,便是魔人兽。
欲要三田苗长秀。
真常真静真无朽。
五气朝元真一凑。
万语千言,须候阴消六。
今古迷人观不透。

757 《游泾川水西寺蕳叶八宣慰刘七都事章卞二元师》 明·宋濂

水陆行兼旬,招摇月如醉。
筋弛遂莫支,神痴但思睡。
若非游名山,曷以豁幽闭。
泾川名汉县,宝胜标唐寺。

758 《秋夜与子充论文退而赋诗一首因简子充并寄胡》 明·宋濂

太虚之气随物形,天声地声由此生。
小或簸荡吼河海,大将触搏流风霆。
天轮胶戾神鬼战,地轴挺拔蛟龙争。
圈臼洼污各异奏,彯沙礜石咸齐鸣。

759 《对梅分韵得堂字》 宋·释斯植

霜风吹短发,值此天气凉。
行行阴壑中,万树皆含芳。
相对发微咏,巡用持华觞。
嗟彼咸平人,清风生我肠。
花非不及时,众鸟何回翔。
归看两壁间,画者犹苍苍。
抱此幽露姿,愿登君子堂。

760 《晚步》 明·陈宪章

水国秋先至,江村晚更幽。
泥筌收郭索,山网落禋旂。
凉入社门树,阴连渡口舟。
独怜经略地,吾得放歌游。

* 关于幽阴的诗词 描写幽阴的诗词 带有幽阴的诗词 包含幽阴的古诗词(176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