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峰影的诗词(845首)

761 《重游东林》 宋·董嗣杲

溪水涵天影,山云趁屐声。
信缘重一到,流梦入三生。
瀑势翻空远,林阴障雨平。
炉峰闲览胜,思附远公名。

762 《畏风》 宋·董嗣杲

病骨怯风寒,懒纵江头步。
江头归船多,奈我未得渡。
自知年尚壮,颜发就衰暮。
南峰山庐在,窗户掩高树。

763 《临石步港》 唐·徐铉

碕岸隳萦带,微风起细涟。
绿阴三月后,倒影乱峰前。
吹浪游鳞小,黏苔碎石圆。
会将腰下组,换取钓鱼船。

764 《摸鱼子·买陂塘旋载杨柳》 元·许有壬

买陂塘旋载杨柳,田园忙胜官务。
放鱼种藕常无暇,移竹又当新雨。
由近渚。
驾一叶扁舟,时复还吾屿。

765 《八月十七夜马良存吏部宴集初台玩月》 近代·陈三立

溪台澹秋痕,雁底坐超忽。
万里霄无云,木末吐华月。
气扫堞浮浮,辉满峰兀兀。
写影水精域,望气金银阙。

766 《唤船至长头岘》 近代·陈三立

雨罅唤轻舠,溯涨信帆风。
晴峰颇照眼,百里青蒙蒙。
沙岸所啮痕,今来易西东。
一片黄琉璃,乱插榉柳丛。

767 《南湖月夜有怀仁先生京师》 近代·陈三立

卧看大月吐峰头,湖水空明一片秋。
苦忆微风凉露底,残宵对影在孤舟。

768 《中秋雨霁宴集剑丞宅夜泛湖还蒋庄舟中看月》 近代·陈三立

佳辰歇淫霖,渡湖访城阙。
济济君子堂,半为梦中客。
新旧洽谈谐,联咏淹玉夕。
微醉寄孤艇,巨浸浮凉月。

769 《三月十日谭芝云翰林招同徕之宗武诸君灵谷寺》 近代·陈三立

灵窟负花辰,梦痕涴层迭。
荏苒春复还,僧约乃如谍。
提携缺望俦,轻车骋蹀躞。
驰道拥奇峰,晴郊明新叶。

770 《开岁四日黄秋岳自沪至雪中登六和塔归过我即》 近代·陈三立

白傅堤头峰岫微,过楼雁影与依依。
十年盼到寻诗脚,只跨浮屠看雪飞。

771 《步月溪上》 近代·陈三立

寒月满溪水,行吟僻更幽。
峰峦依郭曙,草树映波浮。
灯出捞虾岸,烟笼射鸭舟。
鼾声茅舍底,顾影复淹留。

772 《送刘幼云》 近代·陈三立

皇云遘屯邅,丕变竞兴学。
四方被声教,绣衣出差错。
坐图昧根据,廷谋脱羁缚。
东邻弦歌盛,望洋指先觉。

773 《渔溪西轩》 宋·陈藻

千寻好景群峰起,一抹寒烟半壁留。
日影渐高鱼网晒,雨声长响桔槔休。
种麻卖布皆贫妇,伐蔗炊糖无末游。
狂客寂寥贪看月,初旬已看月如钩。

774 《孤山诗二首》 宋·释智圆

势与群峰绝,崔嵬几倦登。
波澄涵倒影,云尽露危稜。
景象全胜画,林泉斗属僧。
何人凭郡阁,西望翠层层。

775 《梵天寺二首》 宋·释智圆

路上中峰势屈盘,尘埃踪迹到终难。
秋杉影射经窗冷,夜浪声摇睡榻寒。
云过闲轩香篆润,日移幽砌藓痕干。
吟馀静立凭栏久,极目长江水渺漫。

776 《忆南塔上方因寄庆昭师》 宋·释智圆

杉竹森森一径通,六年高院寄幽踪。
凉移峭壁秋深月,冷映长江雪后峰。
吟次夏云晴影薄,讲残春树翠阴浓。
四时嘉景真堪爱,曾伴支公数倚筇。

777 《游开化寺》 宋·释智圆

地绝纤尘万籁清,当门幽致画难成。
黛妆峰岫高低影,练卷波涛旦暮声。
侵竹古廊秋藓合,倚云禅阁夜灯明。
上方别有幽栖处,树石参差称野情。

778 《寄题梵天圣果二寺兼简昭梧二上人》 宋·释智圆

群峰耸危碧,倒影沈空江。
清景生晚晴,冷色涵虚窗。
消摇纵吟赏,能使吾心降。

779 《题阳朔山》 宋·陶弼

名山爱阳朔,平陆遍峰峦。
郡境尖中拆,人家缺处安。
穿青入梧峡,载影下昭滩。

780 《三山亭》 宋·陶弼

诸峰不及此三峰,翠影多年路未通。
野老传来无地主,神仙留待与山翁。
琱弓射灭虎狼迹,长剑劈开荆棘丛。
吏引旌旗先险阻,匠营楼阁出虚空。

* 关于峰影的诗词 描写峰影的诗词 带有峰影的诗词 包含峰影的古诗词(84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