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尘心的诗词(4623首)

981 《登李羽士东楼》 唐·温庭筠

经客有馀音,他年终故林。
高楼本危睇,凉月更伤心。
此意竟难折,伊人成古今。
流尘其可欲,非复懒鸣琴。

982 《题僧泰恭院二首》 唐·温庭筠

昔岁东林下,深公识姓名。
尔来辞半偈,空复叹劳生。
忧患慕禅味,寂寥遗世情。
所归心自得,何事倦尘缨。

983 《马嵬佛寺》 唐·温庭筠

荒鸡夜唱战尘深,五鼓雕舆过上林。
才信倾城是真语,直教涂地始甘心。
两重秦苑成千里,一炷胡香抵万金。
曼倩死来无绝艺,后人谁肯惜青禽。

984 《访知玄上人遇暴经因有赠》 唐·温庭筠

缥帙无尘满画廊,钟山弟子静焚香。
惠能未肯传心法,张湛徒劳与眼方。
风飏檀烟销篆印,日移松影过禅床。
客儿自有翻经处,江上秋来蕙草荒。

景点感伤

985 《长安旅舍纾情投先达(一作长安抒怀寄知己)》 唐·刘驾

岐路不在地,马蹄徒苦辛。
上国闻姓名,不如山中人。
大宅满六街,此身入谁门。
愁心日散乱,有似空中尘。

986 《山中有招》 唐·刘驾

朗朗山月出,尘中事由生。
人心虽不闲,九陌夜无行。
学古以求闻,有如石上耕。
齐姜早作妇,岂识闺中情。

987 《长安逢友人》 唐·刘沧

上国相逢尘满襟,倾杯一话昔年心。
荒台共望秋山立,古寺多同雪夜吟。
风度重城宫漏尽,月明高柳禁烟深。
终期白日青云路,休感鬓毛霜雪侵。

唐诗三百首初中古诗写景咏物

988 《美人尝茶行》 唐·崔珏

云鬟枕落困春泥,玉郎为碾瑟瑟尘。
闲教鹦鹉啄窗响,和娇扶起浓睡人。
银瓶贮泉水一掬,松雨声来乳花熟。

989 《和人听歌》 唐·崔珏

气吐幽兰出洞房,乐人先问调宫商。
声和细管珠才转,曲度沉烟雪更香。
公子不随肠万结,离人须落泪千行。

990 《恃宠》 唐·曹邺

二月树色好,昭仪正骄奢。
恐君爱阳艳,斫却园中花。
三十六宫女,髻鬟各如鸦。
君王心所怜,独自不见瑕。
台上红灯尽,未肯下金车。
一笑不得所,尘中悉无家。
飞燕身更轻,何必恃容华。

991 《宿甘棠馆》 唐·储嗣宗

尘迹入门尽,悄然江海心。
水声巫峡远,山色洞庭深。
风桂落寒子,岚烟凝夕阴。
前轩鹤归处,萝月思沈沈。

992 《春游望仙谷》 唐·储嗣宗

清无车马尘,深洞百花春。
鸡犬疑沾药,耕桑似避秦。
登山采樵路,临水浣纱人。
若得心无事,移家便卜邻。

乐府边塞战争

993 《长信宫二首》 唐·于武陵

簟凉秋气初,长信恨何如。
拂黛月生指,解鬟云满梳。
一从悲画扇,几度泣前鱼。
坐听南宫乐,凉风摇翠裾。

994 《东门路》 唐·于武陵

东门车马路,此路在浮沉。
白日若不落,红尘应更深。
从来名利地,皆起是非心。
所以青青草,年年生汉阴。

995 《匣中琴》 唐·于武陵

世人无正心,虫网匣中琴。
何以经时废,非为娱耳音。
独令高韵在,谁感隙尘深。
应是南风曲,声声不合今。

996 《雁门关野望》 唐·许棠

高关闲独望,望久转愁人。
紫塞唯多雪,胡山不尽春。
河遥分断野,树乱起飞尘。
时见东来骑,心知近别秦。

997 《野步》 唐·许棠

闲赏步易远,野吟声自高。
路无人到迹,林有鹤遗毛。
物外趣都别,尘中心枉劳。
沿溪收堕果,坐石唤饥猱。

998 《读惠山若冰师集因题故院三首》 唐·李骘

五天何处望,心念起皆知。
化塔留今日,泉鸣自昔时。
古苔生石静,秋草满山悲。
莫道声容远,长歌白雪词。

999 《正乐府十篇·卒妻怨》 唐·皮日休

河湟戍卒去,一半多不回。
家有半菽食,身为一囊灰。
官吏按其籍,伍中斥其妻。
处处鲁人髽,家家杞妇哀。

1000 《吴中苦雨因书一百韵寄鲁望》 唐·皮日休

全吴临巨溟,百里到沪渎。
海物竞骈罗,水怪争渗漉。
狂蜃吐其气,千寻勃然蹙。
一刷半天墨,架为欹危屋。

* 关于尘心的诗词 描写尘心的诗词 带有尘心的诗词 包含尘心的古诗词(462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