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笔的诗词(709首)

601 《舟近吴兴郡见山》 宋·卫宗武

一舸夷犹白浪间,抬头俄喜对青山。
平生每见便刮目,今日重来不改颜。
城郭衣冠应寂寂,川原草木尚斑斑。
余龄未艾须时到,健笔犹能记往还。

602 《和吟友月夜遇风雨不见薄蚀韵》 宋·卫宗武

麟经纪载浩岁月,天家妖祥互分别。
所书薄蚀三十六,独於黑夜泯无说。
岂以为阳义所崇,可略者阴辞遂轰。
曩年月蚀无风雨,风雨胡为为月设。

603 《菊秋晓枕偶成》 宋·卫宗武

希年七十又加零,渐脱尘缘万事轻。
冉冉壮心随岁减,萧萧衰鬓与霜明。
愁倾白堕嫌无量,老对黄花更有情。
欲写秋容到寥廓,却惭健笔欠纵横。

604 《赠白湛囦》 宋·卫宗武

老穷蛰一室,独与圣贤对。
祢刺倏在前,喜有佳士至。
此客可曾有,良觌今爱遂。
夫岂燥湿同,未易折柬致。

605 《夜饮慈云诸公索诗因成长篇》 宋·陈著

世艳明灭萤尾光,客气腾跃烟中香。
烟消萤死竟何有,要知人事亦何常。
今夕何夕山中集,六客相对通肺肠。
樽中不问酒圣贤,得醉即是无何乡。

606 《赠霆伯侄》 宋·姚勉

灵源聚英气,融作云霞精。
霆伯挹其秀,胸府怀光晶。
诵书过万卷,落笔超群英。
文章有余力,武诗吟性情。

607 《赠墨客吕云叔》 宋·姚勉

昔我奏赋趋南宫,路逢墨客回仙翁。
笔端搅动云雾起,裹送龙入天门中。
薰风入对经前路,更觅仙翁一丸去。
砚光旗影照丹墀,一笑天颜承雨露。

608 《观画竹》 宋·姚勉

外间盾日正相仇,忽有清风起笔头。
坐对不知三伏热,起行如与七贤游。
洗空京洛尘埃气,化作江南水石秋。
我有一溪恰如此,因君思去理扁舟。

609 《次杨监簿新癖小西湖韵》 宋·姚勉

搜奇抉异三十载,此湖如玉韫而待。
发源远自锦江来,汇流近与柴门对。
山川融结自古有,造物扃藏深意在。
瘦筇曾作日寻讨,一见便觉天广大。

610 《抱拙以三通鼓为韵见寄次韵》 宋·胡仲弓

夜阑缺月浸寒潭,乱山倒影空中涵。
此时万籁寂无语,碧云郁对如晴岚。
可人已趁春风去,举杯对影成三三。
割席赋诗斗击钵,舟中醉卧推枕函。

611 《诫子》 宋·何梦桂

鲁语诲时羽,商书称时敏。
一字该二义,学者盍重省。
又日新其德,成汤常自儆。
三月不违仁,颜子独深领。

612 《送入都佥事》 宋·何梦桂

天教持斧下钱塘,来为苍生涤痏疮。
胸次对天悬日月,笔端随地转冰霜。
云山有分高名在,江水无情清议长。
临别折梅嫌太俗,斲将冰雪荐琼觞。

613 《寄南仲》 宋·仇远

坡翁昔年五十二,翰林侍读为学士。
溪翁年德与坡同,官职胡为未相似。
我道閒人胜贵人,傥来轩冕溪云比。
翁今田园濑水上,颇胜求田阳羡里。

614 《留献之初得孙》 宋·王炎

蓝田美玉骊龙珠,天马之驹丹凤雏。
平生眼底未曾见,物以希有来珍奇,世间尺子乏英骨,{左犭右屯}犬虽多安用为。
留侯丰下宜有后,更积阴德栽培之。

615 《和王文州梅花韵》 宋·王炎

何处东风发春早,先傍梅花试天巧。
新阳一点破雪霜,春意将回可前料。
天公乞我人日晴,新年屈指将浃旬。
老怀不似少时好,对花默默仍循循。

616 《送张饰之》 宋·王炎

俗子问寒温,吾侪相尔汝。
二年坐穷山,蛛网悬一麈。
剥啄谁扣关,欲语不敢吐。
有客骑鲸鱼,迎之倒双屣。

617 《鳙溪行》 宋·王炎

小溪一曲山四合,溪边杨柳藏门阑。
当时玉人在花下,对花窈窕矜红颜。
一双白璧不可聘,许我结佩乘青鸾。
我时年少气方锐,自负落笔翻波澜。

618 《水龙吟 予一病五十日始俞,因自点检,目视》 元·许有壬


手可挥翰,足可步园,腹可容酒,齿可啮肉,耳可听歌,体禀素弱,今六十有七,而得所谓六可者,私自喜幸,戏成此曲。
子之所慎疾也,乃深几年三到三台,往年不似今年好。
故人云集,远山屏列,蔚蓝清晓。

619 《水龙吟 予一病五十日始俞,因自点检,目视》 元·许有壬


手可挥翰,足可步园,腹可容酒,齿可啮肉,耳可听歌,体禀素弱,今六十有七,而得所谓六可者,私自喜幸,戏成此曲。
子之所慎疾也,乃深几年三到三台,往年不似今年好。
故人云集,远山屏列,蔚蓝清晓。

620 《太常引 用同年欧阳原功韵,赠相师陈壶秋》 元·许有壬

年来诗笔尚能神。
但无柰、旧时贫。
天地一闲身。
且不在、青云后尘。
壶秋眸子,野人心事,相对好敷陈。
山酒正清醇。
要茅屋、朝朝是春。

* 关于对笔的诗词 描写对笔的诗词 带有对笔的诗词 包含对笔的古诗词(70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