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好言的诗词(1948首)

981 《见黄淮少保(三首)》 明·应宗祥

空山有畸人,家世业诗书。
齿发日益衰,所得仅绪余。
好古不自量,临文每嗟吁。
汉唐日以降,作者称欧苏。

982 《义门郑仲舒先生得请归浦江余於先生同里且亲》 明·张孟兼

郑公去年离北平,束书抱病来南京。
城隅解后喜且惊,开颜握手言再生。
自从南北屦构兵,日夜怅望乡关情。
几回寄书雁南征,中心摇摇若悬旌。

983 《题阳关送别图》 明·郑嘉

漠漠杨柳花,青青杨柳树。
带花折长条,将送行人去。
灞陵勿淹留,明日发沙洲。
沙洲连塞路,望望使人愁。

984 《送长蘅偕计北上二首》 明·郑胤骥

忆予初识子,子方髫而俊。
未能与深素,亦以私余润。
迈往不屑姿,良足驱鄙吝。
岁月既已多,肝胆两能印。

985 《芥浮阁二首》 明·郑胤骥

结庐翳城市,亦足成隐居。
耽寂乃非性,习贯亦晏如。
时有素心人,谈笑同草蔬。
且喜足莞簟,幸不碍图书。

986 《春晓归云庵留题》 明·朱长春

细草迷岩路,平田带寺门。
春风游客少,宿鸟见人喧。
山翠当虚坐,花红落小轩。
清幽惬所好,况对道林言。

987 《赐方教授诗(三首)》 明·朱椿

伊昔开东阁,相看眼独青。
文章奏金石,衿佩睹仪刑。
应世游三辅,焉能困一经。
前星垂炳耀,染翰侍彤庭。

988 《太液池送黄淮辞政》 明·朱瞻基

天香早折仙桂枝,笔花五彩开凤池。
蓬莱之仙直奎璧,近侍九重天咫尺。
永乐圣人临御初,鞠躬稽首陈嘉谟。
仁宗监国文华殿,左右谋猷共群彦。

989 《娄东述怀寄示龙门上人玉山居士》 明·邾经

寂寞娄东寺,经过岁暮时。
后凋霜柏古,乱点石苔滋。
方外尊吾友,龙门得老琦。
十年今几遇,早岁故相知。

990 《蓝田山石门精舍 ?》 唐·王维

〔英华以前八句另为一首。
注云。
集本二诗共为一首。

991 《题东虎丘寺六韵》 唐·白居易

香刹看非远,祗园入始深。
龙蟠松矫矫,玉立竹森森。
怪石千僧坐,灵池一剑沉。
海当亭两面,山在寺中心。
酒熟凭花劝,诗成倩鸟吟。
寄言轩冕客,此地好抽簪。

992 《雨歇池上》 唐·白居易

檐前微雨歇,池上凉风起。
桥竹碧鲜鲜,岸移莎靡靡。
苍然古苔石,清浅平流水。
何言中门前,便是深山里。

993 《书林逋诗后》 宋·苏轼

吴侬生长湖山曲,呼吸湖光饮山渌。
不论世外隐君子,佣儿贩妇皆冰玉。
先生可是绝俗人,神清骨冷无由俗。
我不识君曾梦见,瞳子了然光可烛。

994 《次韵李修孺留别二首》 宋·苏轼

十年流落敢言归,鱼鸟江湖只自知。
岂意青天扫云雾,尽呼黄发寄安危。
风流吾子真前辈,人物他年记一时。
我欲折繻留此老,缁衣谁作好贤诗。

995 《郊祀庆成诗》 宋·苏轼

帝出乘昌运,天心予太平。
文章三代继,制作七年成。
大祀乾坤合,刚辰日月明。
泰坛朝埽地,魄宝夜垂精。

996 《维摩像唐杨惠之塑在天柱寺》 宋·苏轼

昔者子舆病且死,其友子祀往问之。
跰?鲜鉴井自叹息,造物将安以我为。
今观古塑维摩像,病骨磊嵬如枯龟。
乃知至人外生死,此身变化浮云随。

997 《次韵答子由》 宋·苏轼

平生弱羽寄冲风,此去归飞识所従。
好语似珠穿一一,妄心如膜退重重。
山僧有味宁知子,泷吏无言只笑侬。
尚有读书清净业,未容春睡敌千钟。

998 《雪诗八首》 宋·苏轼

高下横斜薄又浓,破窗疏户苦相攻。
莫言造物浑无意,好丑都来失旧容。

999 《送李公择》 宋·苏轼

嗟予寡兄弟,四海一子由。
故人虽云多,出处不我谋。
弓车无停招,逝去势莫留。
仅存今几人,各在天一陬。

1000 《答王定民》 宋·苏轼

开缄奕奕满银钩,书尾题诗语更遒。
八法旧闻宗长史,五言今复拟苏州。
笔踪好在留台寺,旗队遥知到石沟。
欲寄鼠须并茧纸,请君章草赋黄楼。

* 关于好言的诗词 描写好言的诗词 带有好言的诗词 包含好言的古诗词(194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