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与通的诗词(1117首)

621 《题叶山甫见惠古琴走笔以谢》 宋·胡仲弓

南风之歌久绝响,生民不作声希想。
声音之道与政通,审音知政惟丝桐。
堪嗟世道多翻覆,几度桑田变陵谷。
摩挲古物忆当年,人在春风和气天。

622 《晚晴》 宋·黎廷瑞

欹枕听残雨,开门看东风。
春光无寻处,天地绿气中。
初旭散平野,快酒泻怒洪。
关关枝上禽,舒舒苇间虫。

623 《清江劝驾送举人二首》 宋·王炎

藏山有良玉,潜渊有明珠。
宝气露光彩,见者讵肯遗。
贤士抱良贵,又与珠玉殊。
方其未达时,眇然一布韦。

624 《壬子春罗端长赠别》 宋·王炎

忆昔如相识,公归自中都。
时方擢上第,绿发青衫纡。
论郊兄弟间,意气和笙竽。
瑰文得要揽,快语相为娱。

625 《傲将军歌赠周叔子马帅》 宋·刘宰

君不见细柳将军专号令,壁门不受天子命。
又不见隆中将备天下奇,屈致不可就见之。
丈夫意气类如此,达则守官穷守已。
斋坛未築国士去,军令已申美人死。

626 《原易》 宋·林景熙

荥河通昆源,古出龙马瑞。
包犠真天人,一见测其秘。
八卦已支离,重为六十四。
爻象互立名,系辞发洙泗。

627 《上巳日游延平修禊洞》 宋·陈宓

延平山水窟,平生涉其粗。
距城五十里,岩壑难具模。
崔嵬通上界,突兀动地枢。
泉石自撞击,钧天恐难如。

628 《庐山歌》 宋·陈宓

庐山清哉谁与俦兮,崭岩峭直跨番易彭蠡而蹴九江。
长川幽窞亘古今而不息兮,雨激而风撞。
山深境寂人迹所希到兮,尽日仅一逄樵叟鹤发而眉庞。
路逶迤而险阻兮,越数千里之危谾。

629 《和郑府判秋闱行》 宋·杜范

秋云黄,日月忙,登选才俊收词章。
操觚搦翰换钟鼎,往往冰炭交中肠。

630 《戊辰冬和汤南万韵》 宋·杜范

我闻抱膝翁,高卧南中庐。
方其未遇时,邈若与世疎。
起来扶汉业,肉骨成丰腴。
青简万世名,寒窗一编书。

631 《送□景文长兴丞》 宋·方回

太湖之岸环□县,君所佐县为最雄。
其民无不挟利刃,往入杀人白昼中。
荻浦盐丁更狞恶,轻舠出没洪涛风。
迩来清霜冻天地,一扫蚊虻销昏雺。

632 《赠叶宗贵一山》 宋·方回

一山叶翁七十二,齿牙秃缺面不媚。
忽然袖诗叩我门,偏贝畴能办兹事。
才德岂关貌妍丑,西子□□孟光腻。
三十年许旧相识,翁摄官霅我半刺。

633 《送术明居士燕道觉归东林》 宋·方回

君不见钱塘西湖三贤堂,林苏宋人白傅唐。
三贤生本不相识,死乃异代同烝尝。
又不见吴江垂虹三高祠,鸱夷一舸浮西施。
天随陆子玄真子,求志逃名非一时。

634 《江郎峰》 宋·李处权

壮此江郎峰,何年俨而峙。
融结自太古,造化钟一气。
屹然居独尊,群峰俱不至。
如冠剑大卧,廷诤而出位。

635 《负暄》 宋·李复

朝坐前庑西,晚坐前庑东。
日当正午时,置榻两楹中。
予生本多羸,忧患百箭攻。
三十已白发,岁常苦严冬。

636 《累年告老恩旨未俞诏领祠宫遂还乡闬燕间无事》 宋·苏颂

我昔就学初,龆童齿未龀。
严亲念痴狂,小艺诱愚钝。
始时授章句,次第教篇韵。
蒙泉企层澜,覆篑期九仞。

637 《寄曹嘉父》 宋·王洋

广陵随家天子都,背负巨海襟江湖。
江分青山湖献白,梁宋千里传膏腴。
朱坊琼园玩月夜,谷林九曲秋阳徂。
奇辞巧语不可极,盛事往往开天衢。

638 《赠别曲江贡士李安之五羊相访》 宋·曾丰

南中今士风,似不如古厚。
我来长杜门,无日无人扣。
蝇头利相关,茧足争屑就。
夫君何为哉,所见乃独否。

639 《郊庙歌辞·享太庙乐章·凯安四章》 唐·佚名

瑟彼瑶爵,亚惟上公。
室如屏气,门不容躬。
礼殷其本,乐执其中。
圣皇永慕,天地幽通。

640 《杂曲歌辞·古别离二首》 唐·李端

水国叶黄时,洞庭霜落夜。
行舟闻商估,宿在枫林下。
此地送君还,茫茫似梦间。
后期知几日,前路转多山。

* 关于天与通的诗词 描写天与通的诗词 带有天与通的诗词 包含天与通的古诗词(111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