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声势的诗词(861首)

561 《和运使舍人观潮》 宋·范仲淹

何处潮偏盛,钱唐无与俦。
谁能问天意,独此见涛头。
海浦吞来尽,江城打欲浮。
势雄驱岛屿,声怒战貔貅。

562 《瀑布》 宋·范仲淹

迥与众流异,发源高更孤。
下山犹直在,到海得清无。
势斗蛟龙恶,声吹雨雹粗。
晚来云一色,诗句自成图。

563 《依韵和提刑太博嘉雪》 宋·范仲淹

南阳风俗常苦耕,太守忧民敢不诚。
今秋与冬数月旱,二麦无望愁编氓。
龙遁云藏不肯起,荒祠巫鼓徒轰轰。
昨宵天意聚回复,繁阴一布飘寒英。

564 《送河东提刑张太博》 宋·范仲淹

忆守姑苏日,见君已惊人。
翩翩幕中画,落落席上珍。
强记及敏力,一一精如神。
洎余领西帅,密与羌夏邻。

565 《赠张绘秘教九题·诗将》 宋·林逋

风骚推上将,千古耸威名。
子美尝登拜,昌龄合按行。
笼纱疑旆影,击钵认金声。
唱和知谁敌,长驱势已成。

566 《太常引·百年勋业镜中看》 宋·无名氏

百年勋业镜中看。
叹行路古来难。
风雨换朱颜。
更谁管、安仁鬓斑。
掀天声价,凌云气势,短梦破槐安。
回首问青山。
放一片、孤云自闲。

567 《永裕陵歌》 宋·无名氏

升龙德,当位富春秋。
受天球。
膺骏命,玉帛走诸候。
宝阁珠楼临上苑,百卉弄春柔。

568 《喜雨》 宋·梅尧臣

冬涉春无雨,侵晨忽沛然。
燕曾知社後,雷未发声前。
细湿林花暗,轻沾土脉全。
看看一百五,风势莫狂颠。

569 《胥员外之复州景陵尉》 宋·梅尧臣

城隅汉水阔,正足槎头鱅。
采荇兼登俎。
施罛不贵钱。
江帆风势美,竹屋雨声连。
必有苍苔碣,留为好事传。

570 《次韵答黄仲夫七十韵》 宋·梅尧臣

春风不择草,万卉皆发萌。
盛夏一长养,秋实俱与成。
舂粒以蒸炊,刈枯以煎烹。
工师调五音,不问咸与韺。

571 《暮春过洪氏汝曲小园》 宋·梅尧臣

三月花已休,闲来羡丛薄。
河回地势偏,雨入滩声恶。
绿草旋抽心,青梅犹带萼。
主人归未归,谁省曾游乐。

572 《平山堂留题》 宋·梅尧臣

蜀冈莽苍临大邦,雄雄太守驻旌幢。
相基树楹气势厖,千山飞影横过江。
峰峤俯仰如奔降,雷塘坡小鸂鶒双。
陆羽井苔黏瓦缸,煎铛泻鼎声淙淙。
雨牙鸟爪不易得,碾雪恨无居士庞。
已见宣城谢公陋,吟看远岫通高窗。

573 《代书寄欧阳永叔四十韵》 宋·梅尧臣

始谪夷陵日,当居建德年。
一书冤逐客,四咏继称贤。
自谓临江徼,相逢莫我先。
白醪封画榼,素鲤养泓泉。

574 《秋雨》 宋·梅尧臣

雨後秋气早,凉归室庐清。
既摧蚊蝇势,任壮蛩蝉声。
石榴坠枝熟,苍藓缘阶生。
闭门且高卧,畏向泥涂行。

575 《郑州王密谏漱玉斋》 宋·梅尧臣

渠渠梁照日,泯泯水分京。
激作飞岩势,流为杂佩声。
图书无近迹,草树有冬荣。
景落人间处,漂花出古城。

576 《姑苏杂咏 斗鸭篇》 明·高启

春波漾群凫,戏斗每堪玩。
宛转回翠吭,褵振文翰。
声兼江雨喧,影逐浦云乱。
唼喋队初交,纷披势将散。

577 《答余新郑(即余尧臣也·可补余传之阙)》 明·高启

前年吴门初解兵,君别故国当西行。
有司临门暮驱发,道路风雨啼孩婴。
仓皇不敢送出郭,执手暂立怀忧惊。
我时虽幸脱锋镝,乱后生事无堪营。

578 《幽斋》 宋·晁说之

幽斋无客自焚香,古像谁知静放光。
秋色深来人寂寞,雁声断处月荒凉。
病躯如似小损可,贼势流传大獗张。
可笑韩公忧有分,人言忧责属岩廊。

579 《自适》 宋·晁说之

避难三年百感生,众虽溷浊自澄清。
闲窥鸟雀往来势,静听儿童读诵声。
但道孤生元废业,莫言频数论平生。
大河今岁如为用,即看千官赴上京。

580 《月波楼咏怀》 宋·王禹偁

郡城无大小,雉堞皆有楼。
其间著名者,不过十数州。
吹箫事辽敻,仙迹难寻求。
庾公在九江,缔构何风流。

* 关于声势的诗词 描写声势的诗词 带有声势的诗词 包含声势的古诗词(86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