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塞色的诗词(583首)
382
《居庸关》 明·王英
千峰高处起层城,空里岧峣积翠明。
云静芙蓉开霁色,天清鼓角散秋声。
北连紫塞烽烟断,南接金台驿路平。
此地由来称设险,万年形势壮神京。
383
《寄友人》 明·王泽
我本东海人,家住东海头。
自从丱角时,便向西州游。
迩来西游十九载,夜夜思归梦东海。
此身厌逐戎马间,落魄唯存壮心在。
384
《清明日写怀》 明·王贞庆
地僻长时少送迎,坐看春色又清明。
传家旧物青毡在,处世中年白发生。
杨柳东风犹料峭,杏花疏雨半阴晴。
塞翁得失何须论,且共沙鸥暂结盟。
385
《玄宁夜集赠张子言》 明·吴子孝
我不能奋身霄汉攀蛟龙,手揽日月登玄宫。
扬帆浩溟泛沧海,玉芝若木空相待。
燕京肮脏谁与怜,拜趋公府心欲穿。
桂薪玉粟犹争炀,羸马青衫愁着鞭。
386
《赋得深闺秋织》 明·徐勃
深闺秋色早,中妇倚流黄。
寒杼传声切,残丝结缕长。
壁间闻促织,锦上见鸳鸯。
断绠金刀疾,抛梭玉钏忙。
387
《白雁》 明·徐舫
出塞风沙不浣衣,要分秋色占鸥矶。
远书玉宇传霜信,斜落银筝映冷晖。
楚泽云昏无片影,湘江月黑见孤飞。
当年系帛还苏武,汉节仍全皓首归。
388
《咏新柳二首》 明·徐桂
条风一夜乍回枯,黛色和烟半有无。
玄灞柔条堪系马,白门疏影不藏乌。
楼头寒映罗衣薄,曲里风惊紫塞孤。
春水绿波春草碧,等闲芳岁莫教徂。
389
《应转词》 明·徐庸
疏树疏树,黄叶乱飘江路。
西风吹鬓飕飕,景色浑如去秋。
秋去秋去,塞外远人归未?
390
《次伯兄高原望高台韵》 明·许妹氏
层台一柱压嵯峨,西北浮云接塞多。
铁峡霸图龙已去,穆陵秋色雁初过。
山回大陆吞三郡,水割平原纳九河。
万里登临日将暮,醉凭青嶂独悲歌。
392
《登姑苏城》 明·雪庐新公
城上旌旗烟雾重,树头初日出云红。
一溪鸥散桃花雨,两岸莺啼杨柳风。
边塞鼓鞞终日振,乡关道路几时通。
江南春色浑依旧,桑柘青青门巷空。
393
《围猎》 明·杨荣
关塞霜清晓色明,銮舆校猎出边城。
六龙扶辇旌旗合,万骑连营鼓角鸣。
远火依微秋草薄,惊沙寂历暮云平。
小臣躬睹三驱乐,愿效嵩呼播颂声。
396
《书怀》 明·杨子善
舵楼空阔望京华,芦荻江枫岸岸花。
山色淡浓昏雾薄,水光浮没夕阳斜。
故乡鸿雁书千里,远浦牛羊屋数家。
边塞柳营多苜蓿,石田空忆旧桑麻。
398
《长安道》 明·于慎行
东出灞陵桥,回望长安道。
烟花万户暖风轻,罗绮千门明月晓。
汉家宫阙郁岧峣,碧阁珠楼倚绛霄。
丞相衣冠苍玉佩,将军甲第赤栏桥。
400
《登会宁原上作》 明·张佳胤
黯淡山城古会州,胡天双目尽高丘。
春深柳色犹霜雪,日落边声起戍楼。
塞雁啼云皆北向,浊河归汉亦东流。
乘槎岂是穷原使,投笔虚疑定远侯。
* 关于塞色的诗词 描写塞色的诗词 带有塞色的诗词 包含塞色的古诗词(58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