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洞的诗词(1104首)
721
《题梅山》 宋·张景端
作尉南昌日,投书北阙频。
忠言不悟主,直节耻为臣。
汉室多灾异,吴门念隐沦。
挂冠忘宠辱,蒙袂出埃尘。
722
《题灵仙观》 宋·张祁
楼殿起山巅,无尘地自偏。
松廊暗云雾,粉壁艳神仙。
名姓藏丹府,衣冠访洞天。
幼舆丘壑质,定合老松泉。
723
《游七星岩》 宋·张去华
桂林平地起山尖,独此厅峰个个圆。
上应星辰三四点,中藏空洞几千年。
乘槎客子频相访,骑鹤仙人竟不还。
多少南来骢马客,品题诗句细磨镌。
724
《福圣观》 宋·张无梦
台山卜隐十余秋,曾伴仙翁处处游。
瀑布长流天上雪,翠屏高倚洞前楼。
云堆华顶寻飚驭,月满灵豀狎海鸥。
此地重归别得路,赤城玉府透瀛洲。
725
《凝真宫》 宋·张无梦
五云深锁洞门深,蹑屐攀萝特地寻。
烟霭不藏尘外路,神仙遗下水中金。
喜游汗漫华胥宅,重忆崆峒至道心。
不得方平同一醉,红霞零落我樽琴。
726
《玉华山》 宋·张峋
玉华山谁穷远近,百里回旋势方尽。
削成苍玉倚青天,气象轩轩独奇俊。
黄河哮顑摧昆仑,一峰飘落如龙蹲。
白云低垂半岩腹,茫茫日轮平地奔。
727
《龙隐庵》 宋·张自明
南山山北北山南,一洞只分路口三。
孤鹤叫云声自远,懒龙悭雨睡方酣。
襄公淡墨留苍壁,太史高风拂翠岚。
百尺财前清绝地,道人先我著茅庵。
728
《留题实相寺》 宋·章得象
天台四面翠如屏,洞穴幽奇地最灵。
百尺岩中真像在,千年涧畔古松青。
路傍断石留神迹,壁上遗文缺旧铭。
我是丹丘仙郡守,暂来犹似觉魂醒。
729
《桐柏崇道观》 宋·章得象
万仞攀萝上翠岑,豁然平地九峰心。
参差珠树和云出,咫尺丹霄有路寻。
洞口碧畦长种玉,坛边古篆欲生金。
桑田未变桃先熟,唯见蓬莱水浅深。
730
《杭山》 宋·章鉴
买得渔矶系钓船,鱼龙吹浪骇鸥眠。
从来白石清泉地,胜似青山小洞天。
浪对客吟思却虏,偶观人弈悟筹边。
夜来风雨秋声早,一段新愁雪满颠。
731
《雉山》 宋·章岘
营邱水墨师,不识桂林山。
半世阅渠画,今始陋坚顽。
岭边千奇峰,浓绀梳云鬓。
肩舆兀醉梦,所窥才一斑。
732
《金精歌》 宋·赵崇怿
东风飞霖雨,一洗桃李尘。
快马紫游缰,来赏金精春。
连林翠气妙不动,时作佛髻螺头青。
劖劖天壁面削起,中可建旗坐万人。
733
《寄广右方提刑》 宋·赵庚夫
节旄昨下九疑山,图画仙真上界还。
巡历半经三管地,笑谈尽伏五溪蛮。
受恩人拜祠堂下,留墨神呵古洞间。
早晚归班论边琐,有书时遣扣柴关。
735
《东山堂》 宋·赵汝回
谢守登临地,今为博士居。
由来好山水,常得近诗书。
洞与衔岳接,泉分玉井余。
年年为吟事,春草不教锄。
736
《游西山》 宋·赵善漮
古庙嵯峨占地灵,四山环抱耸螺青。
松坛鹤去云无伴,石洞龙归雨亦腥。
弛担樵歌屯别径,倚蓬渔笛起前汀。
个中真觉凝眸豁,一点心无俗虑萦。
737
《橘二首》 宋·赵与?
倦客沧浪意,扁舟汗漫游。
云归林屋晚,木落洞庭秋。
此地真堪老,中原卒未休。
可知侯万户,不似橘千头。
739
《偈》 宋·诸葛赓
上天下地极高深,纪化无踪何处寻。
山静白云归洞口,水清明月落波心。
740
《曹山》 宋·邹毅
白云深处到林丘,曹洞根深地更幽。
圣隐岩前山杳杳,回龙亭下水悠悠。
凉侵客枕秋风活,光抱禅关桂景秋。
尘足未堪康乐屐,得间聊伴省郎游。
* 关于地洞的诗词 描写地洞的诗词 带有地洞的诗词 包含地洞的古诗词(110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