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向去的诗词(3829首)

461 《幽州赋诗见意时佐刘幕(一作题太原落漠驿西堠)》 唐·李益

征戍在桑干,年年蓟水寒。
殷勤驿西路,北去向长安。

462 《冬夜与故友聚送吉校书》 唐·李端

途穷别则怨,何必天涯去。
共作出门人,不见归乡路。
殷勤执杯酒,怅望送亲故。
月色入闲轩,风声落高树。
云霄望且远,齿发行应暮。
九日泣黄花,三秋悲白露。
君行过洛阳,莫向青山度。

463 《杂歌呈郑锡司空文明》 唐·李端

昨宵梦到亡何乡,忽见一人山之阳。
高冠长剑立石堂,鬓眉飒爽瞳子方。
胡麻作饭琼作浆,素书一帙在柏床。

464 《杂歌》 唐·李端

汉水至清泥则浊,松枝至坚萝则弱。
十三女儿事他家,颜色如花终索寞。
兰生当门燕巢幕,兰芽未吐燕泥落。

465 《忆皎然上人》 唐·李端

未得从师去,人间万事劳。
云门不可见,山木已应高。
向日开柴户,惊秋问敝袍。
何由宿峰顶,窗里望波涛。

466 《题崔端公园林》 唐·李端

上士爱清辉,开门向翠微。
抱琴看鹤去,枕石待云归。
野坐苔生席,高眠竹挂衣。
旧山东望远,惆怅暮花飞。

467 《送张淑归觐叔父》 唐·李端

日惨长亭暮,天高大泽闲。
风中闻草木,雪里见江山。
马向塞云去,人随古道还。
阮家今夜乐,应在竹林间。

468 《江上别柳中庸》 唐·李端

秦人江上见,握手便沾衣。
近日相知少,往年亲故稀。
远游何处去,旧业几时归。
更向巴陵宿,堪闻雁北飞。

469 《卧病闻吉中孚拜官寄元秘书昆季》 唐·李端

汉家采使不求声,自慰文章道欲行。
毛遂登门虽异赏,韩非入传滥齐名。
云归暂爱青山出,客去还愁白发生。
年少奉亲皆愿达,敢将心事向玄成。

470 《奉和秘书元丞杪秋忆终南旧居》 唐·李端

高门有才子,能履古人踪。
白社陶元亮,青云阮仲容。
田园忽归去,车马杳难逢。
废巷临秋水,支颐向暮峰。

471 《晓过南宫闻太常清乐》 唐·张濛

玉珂经礼寺,金奏过南宫。
雅调乘清晓,飞声向远空。
慢随飘去雪,轻逐度来风。
迥出重城里,傍闻九陌中。
应将肆夏比,更与五英同。
一听南薰曲,因知大舜功。

472 《送客归淮南》 唐·杨凝

画舫照河堤,暄风百草齐。
行丝直网蝶,去燕旋遗泥。
郡向高天近,人从别路迷。
非关御沟上,今日各东西。

473 《送客归淮南》 唐·杨凝

画舫照河堤,暄风百草齐。
行丝直网蝶,去燕旋遗泥。
郡向高天近,人从别路迷。
非关御沟上,今日各东西。

474 《明妃怨》 唐·杨凌

汉国明妃去不还,马驮弦管向阴山。
匣中纵有菱花镜,羞对单于照旧颜。

475 《送郎使君赴郢州》 唐·司空曙

使君持节去,云水满前程。
楚寺多连竹,江樯远映城。
登楼向月望,赛庙傍山行。
若动思乡咏,应贻谢步兵。

写花感伤青春

476 《奉和给事寓直》 唐·崔峒

桂枝家共折,鸡树代相传。
忝向鸾台下,仍看雁影连。
夜闲方步月,漏尽欲朝天。
知去丹墀近,明王许荐贤。

477 《润州送师弟自江夏往台州》 唐·崔峒

远客乘流去,孤帆向夜开。
春风江上使,前日汉阳来。
别路犹千里,离心重一杯。
剡溪木未落,羡尔过天台。

乐府无奈愤慨

478 《越中送王使君赴江华》 唐·崔峒

皂盖春风自越溪,独寻芳树桂阳西。
远水浮云随马去,空山弱筱向云低。
遥知异政荆门北,旧许新诗康乐齐。
万里相思在何处,九疑残雪白猿啼。

479 《送归中丞使新罗册立吊祭》 唐·吉中孚

官称汉独坐,身是鲁诸生。
绝域通王制,穷天向水程。
岛中分万象,日处转双旌。
气积鱼龙窟,涛翻水浪声。
路长经岁去,海尽向山行。
复道殊方礼,人瞻汉使荣。

写景抒情田园生活组诗

480 《酬崔峒》 唐·王烈

徇世甘长往,逢时忝一官。
欲朝青琐去,羞向白云看。
荣宠无心易,艰危抗节难。
思君写怀抱,非敢和幽兰。

* 关于向去的诗词 描写向去的诗词 带有向去的诗词 包含向去的古诗词(382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