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即真的诗词(825首)

801 《逍遥咏》 宋·宋太宗

真境堪依仗,周迁四叙移。
人忙闲圣迹,心达罢狐疑。
俊造皆流品,逢能即是师。
二从寒暑变,

802 《逍遥咏》 宋·宋太宗

从凡入圣作梯媒,红燄炉深岂易裁。
点化纵横名大药,催驱杂类谩成灰。
真铅即是机关理,暗室外皆明任众猜。
未究前言劳自苦,精穷玄妙乐康哉。

803 《逍遥咏》 宋·宋太宗

渐省虚名理,真求一味清。
目前皆是景,心内蕴长生。
白露秋催促,红花叶自轻。
物情归即悟,疑滞两无成。

804 《逍遥咏》 宋·宋太宗

还元到即见真归,不是虚传羽化飞。
大道勿将闲设用,精修别得便忘机。
安排稳入龙宫内,变易终藏虎鼎威。
豁达乾坤神妙理,逍遥铅汞共相依。

805 《再和三篇》 宋·苏颂

莫叹潜鳞久在池,已喧才誉满朝知。
雄辞自可吞云梦,博识应能对仲师。
荣辱早谙真采选,竞谦不校古儒棋。
使还即见金门召,况有中和乐职诗。

806 《七弟示诗后又改缘字为川字因再次韵》 宋·苏颂

幽栖新得地,朴饰敢求全。
一亩真儒有,三年近道边。
锄荒还见旧,革陋遂成妍。
栋宇依岩畔,烟云入槛前。

807 《大夫七弟有庆新居二百四十言次韵和之》 宋·苏颂

勿谓衡茅陋,门墙亦仅全。
山连京岘外,水接漕渠边。
乔木傍行列,幽花晚秀妍。
子孙环舍后,兄弟对斋前。

808 《龙舒太守杨郎中示及诸公题咏洛阳新居见邀同》 宋·苏颂

仲长买宅近高山,饶得群芳不费钱。
地接伊浑宜水竹,门临嵩室足云烟。
未抛簪组真朝隐,更有田园即世仙。
满箧新诗俱大笔,凿楹留待子孙传。

809 《次韵约诸君游长干寺》 宋·苏颂

寺按郡东南,僧尝为我谈。
初因晋大士,来获古灵龛。
历世名空在,重兴德乃堪。
先朝赐新额,此地建精蓝。

810 《眉州禅僧一首》 宋·苏籀

吴蜀跨万里,余老师非壮。
勉哉令修行,手书劳四枉。
性命吾基本,权谲初不尚。
萧条寂寞中,咄咄祛碍障。

811 《上皇八十庆寿赦书至海陵敬成三十二韵》 宋·孙应时

禹迹乾坤旧,尧天日月新。
龙躔临丙午,凤历首庚辰。
卦直三阳泰,时通万物屯。
暖音鸣嶰律,淑气鼓鸿钧。

812 《次韵酬李周翰一首》 宋·王阮

大江固茫茫,一苇即可越。
乡来江与蕲,孰使我辈隔。
温温李夫子,粲粲谪仙格。
萧然一竹关,白眼谢俗客。

813 《寄题识山堂一首》 宋·王阮

山体如如即我身,眼高才是个中人。
锦囊忽上玉楼去,谁复如化更识真。

814 《和秀实扉字韵》 宋·王洋

柴车朝出暮柴扉,麋鹿情通麋鹿知。
寓目每因思旧约,破颜时幸读新诗。
妻儿债负真冤境,祖佛因缘即妙医。
救火抱薪还止火,只嫌虚幻没休时。

815 《寄何宣仲》 宋·王洋

同年进士同坛僧,暂联戢戢如浮萍。
一从仕版祗事役,往往牢落如胆星。
假能作意笃恩好,言语不过时芳馨。
死一贵贱两乖角,黄钟可扣非柔莛。

816 《和谢齐解元见惠》 宋·王洋

楚东六邑多秀民,其间达者海内闻。
恨我眼暗不识真,客舍道傍初见君。
徵君当以文章显,照眼青钱充万选。
胡为过我误淮扬,山径蹊荒费锄剪。

817 《送章季万户部》 宋·王洋

吴人不授馆,楚人不分田。
此身天地间,泛若不击船。
忆昨罢吏役,白鸥同一川。
欲乘万里风,短翼无夤缘。

818 《寄题邓成这粟庵》 宋·王洋

一粟本非悭,纵横透入关。
要知千种解,不离一尘间。
透彻通真境,拘留即妄攀。
须弥聊比喻,未是最高山。

819 《闻丁永安屋下叠山甚佳趣恨未之见作诗寄之》 宋·王洋

买山几人真爱山,束薪煮石凋朱颜。
老丁谋作久长计,洗寒叠翠房栊间。
帘通庵扉即尚户,人映山我多烟鬟。
住山住庵似丁老,脱弃妻子真愚顽。

820 《为迪上人赋寒倚》 宋·薛嵎

山僧爱修竹,种此出嚣尘。
霜雪不知苦,岁时长自春。
定回闲坐石,风过动吟身。
傥欲求归止,清虚即道真。

* 关于即真的诗词 描写即真的诗词 带有即真的诗词 包含即真的古诗词(82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