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前衔的诗词(420首)

281 《奉使还途中闻东征捷音》 明·孙炎

南来万马净边尘,衔璧归朝尽大臣。
城上玉绳浮婺女,帐前银甲拥天人。
出师已略扶桑国,奉使须通析木津。
遂有江黄慕中夏,可无书檄谕全闽。

282 《太乙坛歌》 明·屠应埈

太乙坛高凌紫氛,宫中夜夜延神君。
金盘千尺泻朱露,茎台五色飞龙云。
撞钟鸣鼓邀百祥,回旌驻跸瞻景光。
石检亲封绿文甗,河图著纪赤符昌。

283 《国宾黄先生之官义乌主簿赋诗奉赠》 明·王祎

黄君古君子,制行粹且夷。
恂恂美仪矩,蔼蔼赡文辞。
峨冠映长鬛,大布以为衣。
去岁应辟举,来自盱江湄。

284 《陈节妇》 明·王祎

妾生南海涯,窈窕如秋花。
邻娃不识面,千里隔窗纱。
一朝嫁夫婿,共在桐城住,门前有舶船,便欲为商去。
欢好百年身,今年涉两春。

285 《春思曲》 明·魏学礼

别意落凄枝,闲怀写愁叶。
缄怨投素鳞,衔情卷故箧。
误嫁游侠郎,弃置薄命妾。
香缕罗衣襞不开,玉摇宝钗寒自叠。

286 《后湖行(黄册贮湖洲中民部领之)》 明·文翔凤

日中有琼池,月下有蕊渊。
其精堕为朱雀玄武之二水,钟陵疑即须弥巅。
遂就前湖作殿阙,五风摄处驻行天,沧溟操筑又桑田。
自是水轮扶地轴,不比羲仲御虞泉。

287 《山居杂诗(三首)》 明·西吾衡上

闲向颓檐昼负暄,前峰忽听落啼猿。
未离文字非心眼,欲证圆通有耳根。
翠羽每衔花入梦,好风特为我关门。
胸中一事凭谁论,将此身心报佛恩。
¤

288 《春暮》 明·谢五娘

杜鹃啼血诉春归,惊落残花满地飞。
惟有帘前双燕子,惜花衔起带香泥。

289 《深秀亭暮春述怀》 明·志琼中公

空庭雨湿聚华茵,回首东风忆远人。
玉砌香消行迹断,雕阑吟彻别愁新。
楼台半是前朝景,桃李都承旧日春。
归燕多情还恋主,衔泥双拂画梁尘。

290 《秋夕忆信之》 明·周藩宗正

城阳分手地,摇落倍前时。
微月衔高树,寒云覆古陂。
新知竟谁是,旧好复何之。
寂寞朱弦夜,思君只益悲。

291 《送太仆卿燕泉何公》 明·左国玑

我闻天厩之马千为群,五花杂沓皆成云。
前年驱贼付壮士,十种消耗无三分。
迩来西胡连北漠,将军跣步相争搏。
思昔龙媒得跨鞍,飞腾扫静山阴落。

292 《风水洞二首和李节推》 宋·苏轼

风转鸣空穴,泉幽泻石门。
虚心闻地籁,妄意觅桃源。
过客诗难好,居僧语不繁。
归瓶得冰雪,清冷慰文园。

293 《风水洞二首和李节推》 宋·苏轼

山前乳水隔尘凡,山上仙风舞桧杉。
细细龙鳞生乱石,团团羊角转空岩。
冯夷窟宅非梁栋,御寇车舆谢辔衔。
世事渐艰吾欲去,永随二子脱讥谗。

294 《赠孙莘老七绝》 宋·苏轼

天目山前绿浸裙,碧澜堂上看衔舻。
作堤捍水非吾事,闲送苕溪入太湖。

295 《赠莘老七绝》 宋·苏轼

嗟余与子久离群,耳冷心灰百不闻。
若对青山谈世事,当须举白便浮君。
天目山前渌浸裾,碧澜堂下看衔舻。
作堤捍水非吾事,闲送苕溪入太湖。

296 《凌虚台》 宋·苏轼

才高多感激,道直无往还。
不如此台上,举酒邀青山。
青山虽云远,似亦识公颜。
崩腾赴幽赏,披豁露天悭。

297 《次韵答张天觉二首》 宋·苏轼

车轻马稳辔衔坚,但有蚊虫喜扑缘。
截断口前君莫怪,人间差乐胜巢仙。
驭风骑气我何劳,且要长松作土毛。
亦如诃佛丹霞老,却向清凉礼白毫。

298 《上清词》 宋·苏轼

南山之幽,云冥冥兮。
孰居此者?帝侧之神君。
君胡为兮山之幽,顾宫殿兮久淹留。
又曷为一朝去此而不顾兮,悲此空山之人也。

299 《七月二十四日以久不雨出祷磻溪是日宿虢县二》 宋·苏轼

所建也夜久不寐见壁有前县令赵荐留名有怀其人龛灯明灭欲三更,欹枕无人梦自惊。
深谷留风终夜响,乱山衔月半床明。
故人渐远无消息,古寺空来有姓名。
欲向磻溪问姜叟,仆夫屡报斗杓倾。

300 《示黄吉甫》 宋·王安石

三山半落青天外,势比凌歊宋武台。
尘世难逢开口笑,生前相遇且衔杯。

* 关于前衔的诗词 描写前衔的诗词 带有前衔的诗词 包含前衔的古诗词(42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