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儒书的诗词(1303首)

841 《挽礼侍中舍朔斋刘公三首》 宋·刘克庄

纷纷健吏奉新书,一点侁星绝世无。
钳铁冶人心不忍,秉牢盆笔涕先濡。
近臣远作輶轩使,法从臞于陋巷儒。
懊恼西风情太薄,不吹老泪到苏湖。

842 《挽林焕章二首》 宋·刘克庄

束帛徵诸老,深衣立一儒。
乡人偕猎较,童子共凤雩。
屑屑羞来往,兢兢迨举扶。
自惭衰竭久,书墓觉词芜。

843 《警斋吴侍郎再和余送行及居厚弟诗各次韵》 宋·刘克庄

少小携书借隙光,宵眠常晏起常忙。
莫嫌茅舍曝朝日,犹胜板桥行晓霜。
藜杖久疏前阁老,桃花不记旧台郎。
自惭道学工夫浅,晚却逃儒入老庄。

844 《三醉图》 宋·刘克庄

一尖一髠一逢掖,鼎足剧饮豪无敌。
前杯未酹注后杯,髠腹虽大盛不得。
就中觱篥胆尤粗,奋臂乃欲倒葫芦。
瞿聃有此两高弟,彼儒以是丘之徒。
老夫少年亦酣畅,衰病着身屏盆盎。
颇能和会三家书,安敢追陪百觚量。

845 《送方至》 宋·刘克庄

老去怜才癖转深,爱君笔力擅词林。
抟扶摇上二虫笑,从渥洼来万马瘖。
书号醇儒渐者远,弘称曲学到于今。
汉家旃厦崇经术,莫事推敲枉费心。

846 《送赴省诸友·郑耕道》 宋·刘克庄

束发词林久著名,及兹书剑始西行。
里人预谶龙头喜,相者兼言豸骨清。
笔老定非场屋作,声和必为国家鸣。
汉廷儒术多通显,不说公孙说董生。

847 《题丁给事祠堂》 宋·刘克庄

辽鹤何年返故乡,天风剑佩已骞翔。
郡人议叶来胥宇,兄子才高肯弗堂。
里选诸儒俱饮惠,谏书百世尚流芳。
试歌此曲陈蕉荔,万一乘云下帝旁。

848 《天台杨景清以所进春秋发微示余辄题小诗其后》 宋·刘克庄

奏篇久矣彻凝旒,谁信栖栖负笈游。
新义书之于简策,微辞知我者春秋。
即今未劝迩英讲,他日应烦掌故求。
历数先儒多晚达,前孙明复后康侯。

849 《挽郑判官》 宋·刘克庄

族谱康成裔,先儒谷叔孙。
汉廷无表荐,鲁壁有书存。
莲幙翻留滞,萱堂废凊温。
吾衰惭宋玉,不解赋招魂。

850 《再题钟贤良咏归堂》 宋·刘克庄

伏戏以来凡几年,六经之外凡几书。
人间简册渺烟海,君以约法包无馀。
往年华毂临敝庐,舌端霆卷俄电舒。
平欺买董等下驷,冷笑服郑真蠹鱼。

851 《总戎徐侯伯东远访田舍赠诗二首次韵》 宋·刘克庄

内辞狨橐外菟符,巾褐萧然一老儒。
床上乱书眠当枕,卷中警句摘为图。
雨寒裹饭故人少,雪夜扁舟今世无。
惟有徐君真好事,高轩肯自福之莆。

852 《挽林进士》 宋·刘克庄

一门皆擢第,君独老儒冠。
试卷年年纳,经书日日看。
文为前辈赏,命合主司难。
遥想泉台恨,铭旌未写官。

853 《再次竹溪韵》 宋·刘克庄

聊为汤饼会亲宾,岂敢夸张堕张麟。
汝若上扳曾大父,翁堪下见我先人。
善和书即传家宝,儒行篇方聘度珍。
莫遣父兄被嗤笑,金根谬改作金银。

854 《寄王正叔》 宋·王令

形骸饫餍城市劳,思得远去与俗逃。
借来马病行欲到,著鞭迫急翻奔跳。
连绵半日走十堠,急雨随湿衣与袍。
到家觅火烘衣湿,亟书名纸挥墨毫。

855 《上聱隅先生》 宋·王令

夫子儒门杰,心诚行亦醇。
玉金精粹美,椒桂性芬辛。
一入随邦计,咸期利国宾。
生民待儒效,天意属人伦。

856 《送仲宝叔赴秦幕》 宋·王令

秦关千古有雄名,秦地宁时息战争。
草野英雄无敌国,朝廷勋德倚长城。
锦缠红帕将军府,紫电清霜武库兵。
绝幕烽烟沉远候,太平金鼓杂讙声。

857 《道士王元之以诗为赠多见哀勉因以古诗为答》 宋·王令

利剑不刺鼠,大钓不联鲕。
天昏白日沉,剑决浮云披。
地荡海水摇,钓引九鲸縻。
固其用不常,安得易用为。

858 《赠慎东美伯筠》 宋·王令

世网挂士如蛛丝,大不及取小缀之。
宜乎倜傥不低敛,醉脚倒踏青云归。
前日才能始谁播,一口惊张万夸和。
雷公诉帝喘似吹,盛恐声名塞天破。

859 《送无演归成都》 宋·文同

曾读契嵩辅教编,浮屠氏有不可忽。
后于京师识怀琏,彼上人者尤奇掘。
余尝从容问其友,琏复为余道民讷。
是三大士才过人,所畜岂肯吾儒屈。

860 《某蒙示咏家弟所撰班史属辞长句三叹之余辄用》 宋·陈与义

隽永杂俎虽甚旨,何似三冬足文史。
羡子皮里西京书,议论逼人惊亹亹。
戏为语韵网所遗,人皆百能子千之。
虽非张巡遍记诵,岂与李翰争毫厘。

* 关于儒书的诗词 描写儒书的诗词 带有儒书的诗词 包含儒书的古诗词(130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