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僧残的诗词(545首)

461 《巾山》 宋·楼钥

两鳌贔屭随西行,势欲吸尽西江清。
是谁缭以千丈城,欲去不去岂不灵。
化为青山镇东溟,首冠窣堵双峥嵘。
安舆从东喜逢迎,笑指鳌背同来登。

462 《沿檄柯山归别张特秀》 宋·楼钥

我昔志学年,侍亲宦西安。
弟兄游庠校,见君平生欢。
君才独颖出,逸驾不可攀。
夜窗共檠灯,春游合杯盘。

463 《陆参议挽词》 宋·楼钥

中外衣冠盛,流传识后凋。
声名三语掾,身世半僧寮。
宝晋书尤逸,坡仙隐可招。
梅溪残月堕,芜没旧风标。

464 《自安仁至豫章途中杂兴十九首》 宋·赵蕃

已是酴醾堕玉尘,尚余芍药殿残春。
山行寂寞那逢此,喜向僧房见斩新。

465 《季春十有三日作》 宋·赵蕃

晨起风寒又觉加,不知信复到何花。
晴多且欲雨知节,雨久更思晴亦佳。
寂寂蕙兰菲剩馥,纷纷姚魏扫残葩。
故山政好不归去,筍蕨登盘僧馈茶。

466 《次韵蔡叔清六言二首》 宋·赵蕃

窗户初乾宿雨,林园已报秋声。
欲访残僧野寺,未妨水宿山程。

467 《宿觉庵》 宋·叶适

宿觉名未谢,残山今尚存。
暂开云外宅,不闭雨中门。
麦熟僧常饿,茶枯客谩吞。
荒凉自有趣,衰病遣谁言。

468 《李尚书被召过沪临发之日官吏以行香日分追送》 宋·魏了翁

黄鸡喔喔丑前催,拟效张侯夜半来。
残梦方随僧梵去,拿音已听客帆开。
江皋望极空留恨,陛下忧深正急才。
已赋明伦相赠勉,更思桃李及时栽。

469 《题陈待制湖楼》 宋·徐照

天游观妙化,人世事皆轻。
沆瀣藏仙境,津涯截海城。
一身潜汗漫,品类仰高明。
有道行藏小,无心视听精。

470 《和韵》 宋·刘学箕

窗烛销残转寂寥,柴门无复野僧敲。
偶来枕上吟诗就,记向心头欠笔抄。
鸣竹数声疑雪片,寻梅清梦到山坳。
世情云雨多翻覆,谁是江湖耐久交。

471 《重游栖霞》 宋·周文璞

林麓已尽虎不见,迩来流民所蹂践。
残僧自言昔遭变,藏经埋像犹可唁。
流泉鸣悲雨摧殿,满岩慈相沙汰难。
白盛缀粘或坏面,慧命弗绝如断线。
况我忧患经历遍,见此悲酸尚兢战。
千声万声走出门,门外秋花泣馀泫。

472 《游下岩崇封院》 宋·程公许

残麦从渠官夺之,山僧何用怨长饥。
人间六月红尘里,无此玉龙千丈飞。

473 《三塔寺寒光亭张于湖书词寺柱吴毅夫命名后轩》 宋·岳珂

竹里逢僧院,残碑不记年。
雁题三崒堵,龙化两魁躔。
宝正号应纪,元丰墨尚鲜。
寒光定何似,谁放五湖船。

474 《十一月二十七日步自虎溪至西寺摩挲率更旧碑》 宋·岳珂

龟趺千丈屹岧峣,古寺残僧正寂寥,律演金轮开印度,字遗石磴说隋朝。
续题剩有名人迹,接畛犹逃劫火烧。
吊古未磨今古恨,又携筇策过前桥。

475 《有叹》 宋·苏泂

古屋残僧住,孤坟乱蚁穿。
山棱人踏减,滩石浪搓圆。
毁誉无终日,功名有百年。
予方辜壮负,渠得恋华颠。

476 《赠朱道人》 宋·王柏

道人跨鹤遍天涯,伟观绝景收拾归。
点头濡墨茅屋下,乘兴吐出胸中奇。
百尺生绡冰样洁,落笔一埽风雨驰。
远水拍天穷万折,怪石硗确蹲熊罴。

477 《石钟寺》 宋·周弼

山前削成面,山后不露骨。
何人恋巢居,结屋寄突兀。
多风锁寒殿,频雨闭石窟。
笋透狮子倾,草蔽鸱吻没。

478 《马要寺》 宋·周弼

水国何年寺,萧条野渡边。
僧驱田雀倦,神抱海犀眠。
细网垂秋屋,残灯泊暝船。
数家枯柳下,犹有旧人烟。

479 《即事十首》 宋·方岳

残鬓萧萧不满梳,秋风樵髻立庭除。
日明照见崚嶒影,自是山僧不是予。

480 《次韵陈料院》 宋·方岳

久矣寒窗美曲肱,绝交书到短檠灯。
向来问舍渔樵侣,肯作归田粥饭僧。
耕罢夕阳牛觳觫,睡残明月鹤鬅鬙。
年来老懒略相似,见兔何能便放鹰。

* 关于僧残的诗词 描写僧残的诗词 带有僧残的诗词 包含僧残的古诗词(54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