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便事的诗词(2305首)

941 《鲁灵光殿赋》 两汉·王延寿

鲁灵光殿者,盖景帝程姬之子恭王馀之所立也。
初,恭王始都下国,好治宫室,遂因鲁僖基兆而营焉。
遭汉中微,盗贼奔突,自西京未央、建章之殿皆见隳坏,而灵光岿然独存。
意者岂非神明依凭支持,以保汉室者也。

叙事建筑赞美

942 《西京赋》 两汉·张衡

有冯虚公子者,心侈体忲,雅好博古,学乎旧史氏,是以多识前代之载。
言于安处先生曰:夫人在阳时则舒,在阴时则惨,此牵乎天者也。
处沃土则逸,处瘠土则劳,此系乎地者也。
惨则鲜于欢,劳则褊于惠,能违之者寡矣。

叙事抒情赞扬国家

943 《入都》 清·李鸿章

其一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

抒怀壮志追忆

944 《形影神三首》 魏晋·陶渊明

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
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
形赠影
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

人生哲理

945 《与山巨源绝交书》 魏晋·嵇康

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吾常谓之知言。
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前年从河东还,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
闲闻足下迁,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

散文书信抒怀

946 《与元九书》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谪江陵至于今,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每诗来,或辱序,或辱书,冠于卷首,皆所以陈古今歌诗之义,且自叙为文因缘,与年月之远近也。
仆既受足下诗,又谕足下此意,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947 《示儿》 宋·陆游

斥逐襆被归,招唤振衣起;此是鄙夫事,学者那得尔。
前年还东时,指心誓江水。
亦知食不足,但有饿而死。
小儿教汝书,不用日十纸;字字讲声形,仍要身践履。
果能称善人,便可老乡里。
勿言五鼎养,肉食吾所鄙。

948 《放言五首》 唐·元稹

近来逢酒便高歌,醉舞诗狂渐欲魔。
五斗解酲犹恨少,十分飞盏未嫌多。
眼前仇敌都休问,身外功名一任他。

949 《琵琶行》 宋·戴复古

浔阳江头秋月明,黄芦叶底秋风声。
银龙行酒送归客,丈夫不为儿女情。
隔船琵琶自愁思,何预江州司马事。
为渠感激作歌行,一写六百六十字。

950 《双调·夜行船》 元·马致远

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
今日春来,明朝花谢。
急罚盏夜阑灯灭。

951 《洞仙歌·佳期四五》 清·朱彝尊

佳期四五,问黄昏来否。
说与低帷月明后。
怕重门不锁,仙犬窥人,愁未稳花影匆匆分手。
鸡缸三两盏,力薄春醪,何事卿卿便中酒,翻唤养娘眠,底事谁知,灯一点尚悬红豆。
恨咫尺绳河隔三桥,全不管黄姑,夜深来又。

952 《二鬼》 明·刘基

忆昔盘古初开天地时,以土为肉石为骨,水为血脉天为皮
,昆仑为头颅,江海为胃肠,蒿岳为背膂,其外四岳为四
肢。
四肢百体咸定位,乃以日月为两眼,循环照烛三百六十骨

953 《水调歌头·文采汉机轴》 宋·刘过

文采汉机轴,人物晋风流。
丈夫有此,便可谈笑觅封侯。
试问湘南水石,今古阅人多矣,曾见此公不。
名姓出天上,声誉塞南州。

954 《赠写真求赞者》 宋·方信孺

行乐顿因人事懒,坐忘常觉世缘轻。
琴清临水容鱼听,篁暖当筵学凤鸣。
便道登仙岂欺我,芙蓉花绕桂林城。

955 《满庭芳·心狂意乱歌迷酒惑》 元·马钰

心狂意乱歌迷酒惑。
损伤三魂七魄。
不顾危亡,一向贪恋财色。
追陪花朋酒友,便联镳、夸*玉勒。

956 《满庭芳·家缘猛弃》 元·马钰

家缘猛弃,更不疑惑。
辨认阴魂阳魄。
咄出尸虫,屏尽气财酒色。
好事先人后己,做憨憨、有似弥勒。

957 《满庭芳·人居浮世》 元·马钰

人居浮世,身是浮生。
贪婪浮利浮名。
有若浮云聚散,无准无凭。
浮华不坚不固,似浮沤、石火风灯。

958 《西江月·欲入全真门户》 元·谭处端

欲入全真门户,行住坐卧寂寥。
存心乞化度中朝。
尘事般般屏了。
莫论黄芽白雪,休搜龙虎婴娇。
色财无挂火烟消。
便是蓬莱三岛。

959 《忆山送人》 宋·苏洵

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
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
山川看不厌,浩然遂忘还。
岷峨最先见,晴光厌西川。

960 《邓郁》 宋·邓林

云母餱粮五岳楼,绣袿少妪导仙游。
不应轻信双青鸟,便遣东都事业休。

* 关于便事的诗词 描写便事的诗词 带有便事的诗词 包含便事的古诗词(230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