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佛心的诗词(1135首)

841 《棕榈花》 宋·董嗣杲

碧玉轮张万叶阴,一皮一节笋抽金。
胚成黄穗如鱼子,朵作珠花出树心。
蜜渍可驰千里远,种收不待早春深。
蜀人事佛营精馔,遗得坡仙食木吟。

842 《寄冷翠谷葛秋岩》 宋·董嗣杲

入眼万欲勇舍难,岩头飘尽枫叶丹。
心憎湓浦户庭热,身入庐峰毛骨寒。
尘面只掬野泉洗,醉吟且呈泥佛看。
几多清话动人忆,梦落成围苍竹竿。

843 《甲戌武康大水净林寺山门殿屋悉皆倒敝》 宋·董嗣杲

仲秋秋阴合,壁落走鼯鼠。
彻宵风雨骤,平地生洲渚。
莫辨路与溪,庐舍失处所。
净林古梵屋,木佛岂得御。

844 《贫游》 宋·董嗣杲

厄贫作客嗟不辰,栖危更觉怀家频。
接泥渡头漫簇云,飞雪成块打倒人。
隔江黄梅山嶙峋,莫障疆场风沙尘。
巴河未放船出津,岁晚客子多苦辛。

845 《呈楚南僧》 宋·华岳

刚肠未肯报平安,拟把功名一担担。
方向杏坛逃败北,却子莲社得和南。
香同世事炎还冷,茶类人情苦始甘。
大抵久长同佛法,此心何处不瞿昙。

846 《游岳麓三绝》 宋·王炎

百级苍珉到佛宫,汲泉煮茗听松风。
不须骑鹤摩云去,只要心游碧落中。

847 《题韦同年聚远阁》 宋·王炎

尘蒙万家市,中有壶公天。
翚飞倚空翠,吞纳无中边。
江远益渊回,山远益清妍。
云霞之敛散,竹树之芊绵。

848 《寓江陵能仁僧舍二首》 宋·王炎

容膝非无地,安心即是家。
焚香翻贝叶,汲水养梅花。
无客同持酒,呼僧共煮茶。
夜寒烧木佛,谁是老丹霞。

849 《宿公安二圣寺》 宋·王炎

蒙城一市万人聚,一堤如虹作遮护。
风涛悍怒鱼龙宫,濒流压以青莲宇。
潭潭广殿不动尊,夹立二丈力士身。
楚帆蜀柂日衔尾,过者蹴然生畏心。
粥鱼斋鼓二千指,我贫未办作檀施。
明朝踏霜出江头,借佛定力扶扁舟。

850 《苏幕遮·个人人》 元·王哲

个人人,二旬八。
勿肯回头,性命成搜刷。
扑入沉沦常坠压。
镜子前来,著甚言谈答。
是神仙,何不察。
劈破凡心,认取佛菩萨。
一颗明珠频擦抹。
七宝宫中,垒起真金塔。

851 《满庭芳 赠醴泉县任公》 元·马钰

任公决裂,也待风流。
专心道上搜求。
子细研穷,何者名为真修。
认正即心是佛,除心外、匪是良由。

852 《满庭芳 赠陈公王先生》 元·马钰

逍遥自在,云水遨游。
身如不系孤舟。
坦荡无拘无管,无喜无忧。
时时恣情歌舞,任傍人、笑***。

853 《金莲出玉花 牟平县刘稳欲自焚身,遂作此词》 元·马钰

刘公听劝。
学佛修仙凭识见。
割弃心尘。
不在焚烧舍┾身。
些儿修炼。
锻炼神丹须九转。
功行圆周。
相继海蟾的祖刘。

854 《玩丹砂 述怀》 元·马钰

外乐何曾内动心。
个中无口会哦吟。
声声清雅透琼林。
善听要听听不得,如聋似瞽可追寻。
恁时仙佛作知音。

855 《玩丹砂 赠堂下道人》 元·马钰

舍了家缘更舍身。
即非喂虎济饥鹰。
幻躯识破自忘形。
无耻无羞无染著,逍遥坦荡气神清。
心中真佛现光明。

856 《神光灿 继重阳韵》 元·马钰

风仙锁户,马钰辞巢,寂然澹乎自持。
了干根源,岂肯攀恋妻儿。
识破气财酒色,凭清净、固养灵芝。
当下手,暗修完功行,不许人知。

857 《玩丹砂 起慈悲》 元·马钰

马钰常凭佛作为。
无为心内起慈悲。
寻声救苦做行持。
一切女男如父母,见他生死十分危。
须当立个上天梯。

858 《蓦山溪·男儿一志》 元·侯善渊

男儿一志,莫把初心退。
决正处贞廉,把狂心、一齐割弃。
随缘任运,云水作生涯,青松下,翠筠中,别有真滋味。
清虚恬淡,便是余生计。

859 《言志》 宋·释智圆

畴昔学为文,拟尽周孔道。
心劳道未至,壮岁成衰花,畴昔学为诗,模范风雅词。
立言多疯喻,反为时人嗤。

860 《湖居感伤》 宋·释智圆

迷真渺无始,飘业产钱唐。
外族宗南郡,门风祖偃王。
微缘先劫种,宿习妙龄彰。
父母怜多病,亲实怪异常。

* 关于佛心的诗词 描写佛心的诗词 带有佛心的诗词 包含佛心的古诗词(113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