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余余的诗词(1560首)

681 《寄余左司》 明·高启

何处吹愁角一声,大江东岸吕蒙营。
天随流水茫茫去,月共长庚耿耿明。
虏意有图秋暂息,客魂无定夜还惊。
欲陪酾酒楼船坐,借问风潮早晚平。

682 《梦余唐卿》 明·高启

路隔成皋万里关,何由得见故人还。
灯前梦里匆匆见,猿叫枫林月在山。

683 《余司马尧臣》 明·高启

列戟卫严关,应无休沐暇。
群英罢追游,余香掩空榭。
飞花北郭晚,华月南园夜。
清景不能同,蹉跎恐年谢。

684 《王七招饮余游紫藤坞值雪失期》 明·高启

孤舟山水雪晴时,看到梅花一万枝。
东崦题诗西崦醉,等闲忘却故人期。

685 《答余新郑(即余尧臣也·可补余传之阙)》 明·高启

前年吴门初解兵,君别故国当西行。
有司临门暮驱发,道路风雨啼孩婴。
仓皇不敢送出郭,执手暂立怀忧惊。
我时虽幸脱锋镝,乱后生事无堪营。

686 《客馆夜见亮师画上有余吕二山人诗》 明·高启

上人图画故人诗,相见灯前夜雨时。
无限云山与烟树,总含秋色是相思。

687 《鄜州张路钤处见东坡所书渔父四首感叹之余因》 宋·晁说之

庾郎几尺大腰围,江北江南有好诗。
今日王孙浑得似,仍知渔父醉醒时。
为我高歌掩明镜,上方凉簟鬼神悲。
我曹早有江湖兴,风雨轻鸥细细随。

688 《余寄和冲弟竹夫人诗并寄子我六首后征其类》 宋·晁说之

风流何处有崔庐,委曲此君为我模。
草梦枕仙幽意在,烛奴灯婢故情疏。
偶人飘荡泥何恨,居士神通木谩书。
叶可作冠聊复尔,恨为如意亦何如。

689 《癸未岁余与开封解安行同知定州外县赴二帅上》 宋·晁说之

伊昔中山胜事赊,初当三五便开花。
君能选色沉醉倒,我自伤心深感嗟。
聚散十年逢节序,穷通百态各天涯。
使君绮席谁同乐,莫遣灯花照鬓华。

690 《骆川驿中梦与一故人作诗十余韵既觉唯记其两》 宋·晁说之

西征岂不乐,梦中诗佳之。
南山络绦华,四顾吃所哀。
山川今可梦,小谢恨能裁。
无令辜此夕,羸马空徘徊。

691 《圆机再赋绅字韵诗深得凄切之格降叹之余叙事》 宋·晁说之

轫车邂逅便相亲,同是山公启事人。
短发何堪临石镜,长怀谩自落泉绅。
谈穷汉士三千牍,问尽胡僧十二因。
茅屋乱山谁复识,当年曾醉上林春。

692 《送张监察通判余杭》 宋·王禹偁

郡城潇酒浙江滨,暂辍乘骢慰远民。
莫放霜威夸御史,且收风景属诗人。
雪侵楼上迎潮眼,花拥湖中泛月身。
尽是公余吟咏处,好飞佳句寄词臣。

693 《中元夜宿余杭仙泉寺留题》 宋·王禹偁

祭庙回来略问禅,藓墙莎迳碧山前。
风疏远磬秋开讲,水响寒车夜救田。
蓝绶有香花菡萏,竹窗无寐月婵娟。
自惭政术贻枯旱,忍卧松阴漱石泉。

694 《公余对竹》 宋·王禹偁

冠褐飘飘户退公,引吟留坐一丛丛。
买添幽景浑无价,洗却繁阴别有风。
曾任雪欺终古绿,也从桃映暂时红。
此君合是吾庐物,会种婵娟伴钓翁。

695 《沁园春·余少之时》 宋·刘克庄

余少之时,赋如仲宣,檄如孔璋。
也曾观万舞,铺陈商颂,曾闻九奏,制作尧章。
抖擞空囊,存留谏笏,犹带虚皇案畔香。
今归矣,省听鸡骑马,趁早朝忙。

696 《竹溪再和余亦再作》 宋·刘克庄

帝率耆英入社,攀留穷鬼忘年。
华胥国在吾宇,桃花源有别天。

697 《竹溪再和余亦再作》 宋·刘克庄

老丑难瞒青镜,纯白不生黑丝。
露顶秃鶖堪笑,垂头病鹤可怜。

698 《竹溪再和余亦再作》 宋·刘克庄

海潮音入佛耳,薰风句达帝听。
我已阳喑不语,君无借听于聋。

699 《竹溪再和余亦再作》 宋·刘克庄

薄雾乍舒乍卷,空花是假是真。
昔曾有刮膜者,世岂无明眼人。

700 《竹溪再和余亦再作》 宋·刘克庄

谨守三缄晚嘿,仅含两齿早衰。
先贤食粥乞米,呆汉炊沙作糜。

* 关于余余的诗词 描写余余的诗词 带有余余的诗词 包含余余的古诗词(156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