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和的诗词(1296首)

301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野人庐》 宋·苏轼

少年辛苦事犁锄,刚厌青山绕故居。
老觉华堂无意味,却须时到野人庐。

302 《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斋三首》 宋·苏轼

江淮流落岂关天,禁省相望亦偶然。
等是新年未相见,此身应坐不归田。
白发苍颜五十三,家人强遣试春衫。
朝回两袖天香满,头上银幡笑阿咸。
当年踏月走东风,坐看春闱锁醉翁。
白发门生几人在,却将新句调儿童。

303 《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斋三首》 宋·苏轼

江湖流落岂关天,禁省相望亦偶然。
等是新年未相见,此身应坐不归田。

304 《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斋三首》 宋·苏轼

白发苍颜五十三,家人强遣试春衫。
朝回两袖天香满,头上银幡笑阿咸。

305 《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斋三首》 宋·苏轼

当年踏月走东风,坐看春闱锁醉翁。
白发门生几人在,却将新句调儿童。

306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书轩》 宋·苏轼

雨昏石砚寒云色,风动牙签乱叶声。
庭下已生书带草,使君疑是郑康成。

307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无言亭》 宋·苏轼

殷勤稽首维摩诘,敢问如何是法门。
弹指未终千偈了,向人还道本无言。

308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涵虚亭》 宋·苏轼

水轩花榭两争妍,秋月春风各自偏。
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

309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过溪亭》 宋·苏轼

身轻步隐去忘归,四柱亭前野约微。
忽悟过溪还一笑,水禽惊落翠毛衣。

310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南园》 宋·苏轼

不种夭桃与绿杨,使君应欲候农桑。
春畦雨过罗纨腻,夏垅风来饼饵香。

311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菡萏亭》 宋·苏轼

日日移床趁下风,清香不尽思何穷。
若为化作龟千岁,巢向田田乱叶中。

312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筼筜谷》 宋·苏轼

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
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

313 《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 过旧游》 宋·苏轼

前生我已到杭州,到处长如到旧游。
更欲洞霄为隐吏,一庵闲地且相留。

314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待月台》 宋·苏轼

月与高人本有期,挂檐低户映蛾眉。
只従昨夜十分满,渐觉冰轮出海迟。

315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荼蘼洞》 宋·苏轼

长忆故山寒食夜,野荼蘼发暗香来。
分无素手簪罗髻,且折霜蕤浸玉醅。

316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北园》 宋·苏轼

汉水巴山乐有余,一麾従此首归途。
北园草木凭君问,许我他年作主无。

317 《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 见题壁》 宋·苏轼

狂吟跌宕无风雅,醉墨淋浪不整齐。
应为诗人一回顾,山僧未忍扫黄泥。

318 《和张子野见寄三绝句 竹阁见忆》 宋·苏轼

柏堂南畔竹如云,此阁何人是主人。
但遣先生披鹤氅,不须更画乐天真。

319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湖桥》 宋·苏轼

朱栏画柱照湖明,白葛乌纱曳履行。
桥下龟鱼晚无数,识君拄杖过桥声。

320 《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 竹坞》 宋·苏轼

晚节先生道转孤,岁寒惟有竹相娱。
粗才杜牧真堪笑,唤作军中十万夫。

* 关于三和的诗词 描写三和的诗词 带有三和的诗词 包含三和的古诗词(129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