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和的诗词(1296首)

181 《和三乡诗》 唐·王涤

浣纱游女出关东,旧迹新词一梦中。
槐陌柳亭何限事,年年回首向春风。

182 《和三乡诗》 唐·韦冰

来时欢笑去时哀,家国迢迢向越台。
待写百年幽思尽,故宫流水莫相催。

183 《和三乡诗》 唐·李昌邺

红粉萧娘手自题,分明幽怨发云闺。
不应更学文君去,泣向残花归剡溪。

184 《和三乡诗》 唐·王硕

无姓无名越水滨,芳词空怨路傍人。
莫教才子偏惆怅,宋玉东家是旧邻。

185 《和三乡诗》 唐·李缟

会稽王谢两风流,王子沉沦谢女愁。
归思若随文字在,路傍空为感千秋。

186 《和三乡诗》 唐·张绮

洛川依旧好风光,莲帐无因见女郎。
云雨散来音信断,此生遗恨寄三乡。

187 《和三乡诗》 唐·高衢

南北千山与万山,轩车谁不思乡关。
独留芳翰悲前迹,陌上恐伤桃李颜。

188 《和程刑部三首·公会亭》 唐·王周

公事公言地,标名姓必臧。
江山如得助,谈笑若为妨。
均赋乡原肃,详刑郡邑康。
官箴居座右,夙夜算难忘。

189 《和程刑部三首·碧鲜亭》 唐·王周

飋飋笼清籁,萧萧锁翠阴。
向高思尽节,从直美虚心。
迥砌滋苍藓,幽窗伴素琴。
公馀时引步,一径静中深。

190 《和程刑部三首·清涟閤》 唐·王周

照影翻窗绮,层纹滉额波。
丝青迷岸柳,茸绿蘸汀莎。
片雪翘饥鹭,孤香卷嫩荷。
凭栏堪入画,时听竹枝歌。

191 《和杜运使巴峡地暖节物与中土异黯然有感诗三首》 唐·王周

随柳参差破绿芽,此中依约欲飞花。
春光是处伤离思,何况归期未有涯。
始看菊蕊开篱下,又见梅花寄岭头。
揽辔巴西官局冷,几凭春酒沃乡愁。
花品姚黄冠洛阳,巴中春早羡孤芳。
不知别有栽培力,流咏新诗与激昂。

神话写人抒情

192 《奉和段著作山居呈诸同志三首次本韵》 唐·无可

香花怀道侣,巾舄立双童。
解印鸳鸿内,抽毫水石中。
履温行烧地,衣赤动霞风。
又似朝天去,诸僧不可同。

193 《奉和颜使君真卿与陆处士羽登妙喜寺三癸亭》 唐·皎然

秋意西山多,列岑萦左次。
缮亭历三癸,疏趾邻什寺。
元化隐灵踪,始君启高诔。
诛榛养翘楚,鞭草理芳穗。

194 《闻大愿和尚顺世三首》 唐·贯休

王室今如毁,仍闻丧我师。
古容图得否,内院去无疑。
岳鬼月中哭,松龛雪次隳。
直须文五色,始可立高碑。

195 《和友人题僧院蔷薇花三首》 唐·崔橹

何人移得在禅家,瑟瑟枝条簇簇霞。
争那寂寥埋草暗,不胜惆怅舞风斜。
无缘影对金尊酒,可惜香和石鼎茶。

196 《西江月(三月初六日席上代监酒和)》 宋·葛胜仲

晚路交游绿酒,平生志趣青霞。
霜风时节近黄花。
泛宅舟将益鸟画。
不分两溪明月,夜深只属渔家。
今朝清赏寄情涯。
肯向萦涂索价。

古诗三百首宋词精选伤今追昔元宵节

197 《桃源忆故人(追和东坡韵呈曾倅子修三首)》 宋·王之道

逢人借问春归处。
遥指芜城烟树。
收尽柳梢残雨。
月闯西南户。
游丝不解留伊住。
漫惹闲愁无数。
燕子为谁来去。
似说江头路。

夏天儿童

198 《渔家傲(和孔纯老三首)》 宋·王之道

岩电晶荧君未老。
看看门外锋车到。
一点眉间黄色好。
人尽道。
从今次第登三少。
左右青娥来巧笑。
注唇涂额新妆了。
斜插梅花仍斗妙。
歌窈窕。
醉来容我相嘲傲。

199 《渔家傲(和董舍人令升三首)》 宋·王之道

系国安危还故老。
鹤书赴陇行当到。
多谢不遗敦雅好。
应信道。
年高德劭如公少。
尊酒论文聊一笑。
肯将苦语夸危了。
落笔君房天下妙。
环窈窕。
清歌一曲渔家傲。

200 《念奴娇(八月十三夜,与宋卿对月赏桂花于光远庵,和李汉老词)》 宋·倪稱

素秋向晚,正洞庭木落,疏林凋绿。
惟有岩前双桂树,翠叶香浮金粟。
皓月飞来,徘徊树杪,光射林间屋。
夜深人静,好风忽起庭竹。

婉约写马感慨

* 关于三和的诗词 描写三和的诗词 带有三和的诗词 包含三和的古诗词(129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