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也。隋大业中为武阳令”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也。隋大业中为武阳令,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元武县与其邻接,有人以牸牛①依其妻家者八九年。牛孳产至十余头,及将异居,妻家不与,县司累政不能决。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允济曰:“尔自有令,何至此也?”其人垂泣不止,具言所以。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以衫蒙其头,将诣妻家村中,云捕盗牛贼,召村中牛悉集,各问所从来处。妻家不知其故,恐被连及,指其所诉牛曰:“此是女婿家牛也。非我所知。允济遂发蒙,谓妻家人曰:“此即女婿,可以牛归之。”妻家叩头服罪。元武县司闻之,皆大惭。又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守之,允济谓母曰:“但归,不烦守也。若遇盗,当来告令。”老母如其言,居一宿而葱大失,母以告允济,悉召葱地十里中男女毕集,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曾有行人候晓先发,遗衫于路,行十数里方觉,或谓曰:“我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但能回取,物必当在。”如言果得。远近称之,政绩优异。
迁高阳郡丞,时无郡将,允济独统大郡,吏人畏悦。及贼帅王须拔攻围时城中粮尽吏人取槐叶藁节食之竟无叛者贞观初累迁刑部侍郎封武城县男出为幽州刺史寻卒。
(《旧唐书·列传一三五》)
①【注】牸:雌性牲口。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务以德教训下 教训;教育训导。
B.县司累政不能决 累政:几任执政者。
C.其人诸武阳质于允济 质:质问。
D.牛孳产至十余头 孳:繁殖。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 ②妻家不知其故
B.①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②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C.①逝者如斯,而为尝往也 ②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
D.①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②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7.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张允济处事艺术的一组是
①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②召村中牛悉集,各问所从来③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 ④元武县司闻之,皆大惭 ⑤遂令左右缚牛主,以衫蒙其头,将诣妻家村中⑥时无郡将,允济独统大郡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允济,青州北海县人。隋大业年间为武阳县县令,他努力用德行教育老百姓,老百姓非常怀念他。
B.武阳县里有个人带了头母牛在他妻子的娘家一起生活了八九年,母牛生下了十多头小牛。到了要分居时,妻子娘家人却不肯归还那头牛,那人就请求允济评判,允济却无法解决这次纠纷。
C.张允济在武阳任职期间,政绩尤其卓异。在武阳县境内,甚至出现了“路不拾遗”的境况,远近之人都称赞张允济。
D.张允济后迁升为高阳郡丞,当叛贼王须拔进攻围城时,城中粮食吃光了,官吏百姓采集槐树叶藁本草充饥,也没有人叛变朝廷。
9.断句和翻译。(11分)
(1)给阅读文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划分即可)。(4分)
及贼帅王须拔攻围时城中粮尽吏人取槐叶藁节食之竟无叛者贞观初累迁刑部侍郎封武城县男出为幽州刺史寻卒。
(2)把阅读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元武县与其邻接,有人以牸牛依其妻家者八九年。(4分)
②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以衫蒙其头。(3分)
参考答案
5、C(质问)
6、 A 第一个“其“为指示代词”那“,第二句的“其”为“其中的“
7、C(①表现其以德治县④写元武县前任长官的态度,从而表现允济的工作才能)
8.B(此人原是元武县人,不是武阳县人。而且张允济解决了这次纠纷。)
9、①及贼帅王须拔攻围,时城中粮尽,吏人取槐叶藁节食之,竟无叛者。贞观初,累迁刑部侍郎,封武城县男。出为幽州刺史,寻卒。 (断错1—2个扣1分,3—4个扣3分。错5个不给分。)
②元武县与武阳县接壤,县里有一个人带了头母牛随他妻子的娘家一起生活了八九年
③允济于是命令手下人绑了那人,用衣衫蒙住他的头
【参考译文】
张允济,青州北海县人。隋大业年间为武阳县县令,致力于以德行教育训导民众,百姓怀念他。元武县与武阳县接壤,县里有个人带了头母牛随他妻子的娘家一起生活了八九年,母牛生下了十多头小牛。到了要分居时,妻子娘家人不肯还给那头牛,元武县衙门几任县令都不能解决这问题,那人就到武阳县请求允济评判,允济说:“你自有元武县令,怎么到这里来告状?”那人泪流不止,把事情的始末都讲了出来。允济于是命令手下人绑了那人,用衣衫蒙住他的头,将他带到他妻子娘家所在的村子去,说是抓住了盗牛贼。张允济召集村人,将村里的牛全部集中在一起,一头一头询问牛是从哪里来的,妻子娘家人不知道其中的缘故,又担心受连累,就指着那头强占来的母牛说:“这是我女婿家的牛,从哪里来的我就不知道了。”允济便揭开牛主人蒙头的衣衫,对他妻子娘家人说:“这就是你女婿,你可以把牛还给他。”妻子娘家人叩头服罪。元武县主管官听说后,都十分惭愧。张允济还曾在路途中遇到一个种葱的老妇人,搭了一座圆形草房在那里守葱,允济对老妇人说:“你只管回去,不要不厌其烦地守着,如果遇到盗贼,应当来报告县令。”老妇人听从了他的劝告。回家住了一夜,那葱就丢失了很多。老妇人把情况告诉了他,他便把总地十里之内的全部男女都集中起来,一个个到跟前来检验查问,果然找到了盗葱的人。曾有个赶路的行人,天亮前就出发,把衣衫掉到了路上,走了十几里才发觉,有人对他说:“我们这武阳县境内,路不拾遗,只要能返回去取,东西一定在。”正如这人所说,果然找到了衣衫。远近之人都称赞允济,他的政绩尤其卓异。
允济后迁升高阳郡丞。当时没有郡将,允济独自统领大郡,官吏百姓心悦诚服。当叛贼统帅王须拔进攻围城时,城中粮食吃光了,官吏百姓采集槐树叶藁本草充饥,竞然没有人叛变。贞现初,积功升任刑部侍郎,封爵武城县男,后出京任幽州刺史,不久去世。
迁高阳郡丞,时无郡将,允济独统大郡,吏人畏悦。及贼帅王须拔攻围时城中粮尽吏人取槐叶藁节食之竟无叛者贞观初累迁刑部侍郎封武城县男出为幽州刺史寻卒。
(《旧唐书·列传一三五》)
①【注】牸:雌性牲口。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务以德教训下 教训;教育训导。
B.县司累政不能决 累政:几任执政者。
C.其人诸武阳质于允济 质:质问。
D.牛孳产至十余头 孳:繁殖。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 ②妻家不知其故
B.①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②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C.①逝者如斯,而为尝往也 ②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
D.①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②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7.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张允济处事艺术的一组是
①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②召村中牛悉集,各问所从来③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 ④元武县司闻之,皆大惭 ⑤遂令左右缚牛主,以衫蒙其头,将诣妻家村中⑥时无郡将,允济独统大郡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允济,青州北海县人。隋大业年间为武阳县县令,他努力用德行教育老百姓,老百姓非常怀念他。
B.武阳县里有个人带了头母牛在他妻子的娘家一起生活了八九年,母牛生下了十多头小牛。到了要分居时,妻子娘家人却不肯归还那头牛,那人就请求允济评判,允济却无法解决这次纠纷。
C.张允济在武阳任职期间,政绩尤其卓异。在武阳县境内,甚至出现了“路不拾遗”的境况,远近之人都称赞张允济。
D.张允济后迁升为高阳郡丞,当叛贼王须拔进攻围城时,城中粮食吃光了,官吏百姓采集槐树叶藁本草充饥,也没有人叛变朝廷。
9.断句和翻译。(11分)
(1)给阅读文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划分即可)。(4分)
及贼帅王须拔攻围时城中粮尽吏人取槐叶藁节食之竟无叛者贞观初累迁刑部侍郎封武城县男出为幽州刺史寻卒。
(2)把阅读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元武县与其邻接,有人以牸牛依其妻家者八九年。(4分)
②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以衫蒙其头。(3分)
参考答案
5、C(质问)
6、 A 第一个“其“为指示代词”那“,第二句的“其”为“其中的“
7、C(①表现其以德治县④写元武县前任长官的态度,从而表现允济的工作才能)
8.B(此人原是元武县人,不是武阳县人。而且张允济解决了这次纠纷。)
9、①及贼帅王须拔攻围,时城中粮尽,吏人取槐叶藁节食之,竟无叛者。贞观初,累迁刑部侍郎,封武城县男。出为幽州刺史,寻卒。 (断错1—2个扣1分,3—4个扣3分。错5个不给分。)
②元武县与武阳县接壤,县里有一个人带了头母牛随他妻子的娘家一起生活了八九年
③允济于是命令手下人绑了那人,用衣衫蒙住他的头
【参考译文】
张允济,青州北海县人。隋大业年间为武阳县县令,致力于以德行教育训导民众,百姓怀念他。元武县与武阳县接壤,县里有个人带了头母牛随他妻子的娘家一起生活了八九年,母牛生下了十多头小牛。到了要分居时,妻子娘家人不肯还给那头牛,元武县衙门几任县令都不能解决这问题,那人就到武阳县请求允济评判,允济说:“你自有元武县令,怎么到这里来告状?”那人泪流不止,把事情的始末都讲了出来。允济于是命令手下人绑了那人,用衣衫蒙住他的头,将他带到他妻子娘家所在的村子去,说是抓住了盗牛贼。张允济召集村人,将村里的牛全部集中在一起,一头一头询问牛是从哪里来的,妻子娘家人不知道其中的缘故,又担心受连累,就指着那头强占来的母牛说:“这是我女婿家的牛,从哪里来的我就不知道了。”允济便揭开牛主人蒙头的衣衫,对他妻子娘家人说:“这就是你女婿,你可以把牛还给他。”妻子娘家人叩头服罪。元武县主管官听说后,都十分惭愧。张允济还曾在路途中遇到一个种葱的老妇人,搭了一座圆形草房在那里守葱,允济对老妇人说:“你只管回去,不要不厌其烦地守着,如果遇到盗贼,应当来报告县令。”老妇人听从了他的劝告。回家住了一夜,那葱就丢失了很多。老妇人把情况告诉了他,他便把总地十里之内的全部男女都集中起来,一个个到跟前来检验查问,果然找到了盗葱的人。曾有个赶路的行人,天亮前就出发,把衣衫掉到了路上,走了十几里才发觉,有人对他说:“我们这武阳县境内,路不拾遗,只要能返回去取,东西一定在。”正如这人所说,果然找到了衣衫。远近之人都称赞允济,他的政绩尤其卓异。
允济后迁升高阳郡丞。当时没有郡将,允济独自统领大郡,官吏百姓心悦诚服。当叛贼统帅王须拔进攻围城时,城中粮食吃光了,官吏百姓采集槐树叶藁本草充饥,竞然没有人叛变。贞现初,积功升任刑部侍郎,封爵武城县男,后出京任幽州刺史,不久去世。
上一篇:戴涛《一片苍茫》阅读答案
下一篇:“陈元达,字长宏,后部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 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也。隋大业中为武阳令,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元武县与其邻接,有人以牸牛①依其妻家者八九年。牛孳产至十余头,及将异居,妻家不与,县司累政不能决。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允济曰:“尔自有令,何至此也?”其人垂泣不止,具言所以。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