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十年春,齐师伐我”“太祖比征之”阅读答案及翻译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太祖①比②征之③,一朝引军退,绣自追之。诩④谓绣曰:“不可追也,追必败。”绣不从,进兵交战,大败而还。诩谓绣曰:“促⑤更追之,更战必胜。”绣谢曰:“不用公言,以至于此。今已败,奈何复追?”诩曰:“兵势有变,亟⑥往必利。”绣信之,遂收散卒赴追,大战,果以胜还。
绣问诩曰:“绣以精兵追退军,而公曰必败;退以败卒击胜兵,而公曰必克。悉如公言,何其反而皆验也?”诩曰:“此易知耳。将军虽善用兵,非曹公敌⑦也。军虽新退,曹公必自断后;追兵虽精,将既不敌,彼士亦锐,故知必败。曹公攻将军无失策力未尽而退必国内有故;已破将军,必轻军速进,纵⑧留诸将断后,诸将虽勇,亦非将军敌,故虽用败兵而战必胜也。”绣乃服。
(选自陈寿《三国志》)
【注】①太祖:指曹操。②比:连续。③之:指张绣,东汉末年的军阀。④诩:贾诩,东汉末年著名的谋士。⑤促:赶快。⑥亟(ji):赶紧。⑦敌:对手。⑧纵:纵然。
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答案】B )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先帝不以臣卑鄙
C.绣谢曰 长跪而谢之
D.公问其故 故不为苟得也
13.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绣以精兵追诩军”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答案】D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C.策之不以其道 D.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1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答案】曹公攻将军无失策∕力未尽而退∕必国内有故
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不用公言,以至于此,今已败,奈何复追?
【答案】(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查清楚,也一定按照实情来处理。(2)(我)不听您的话,以至于到了这般地步。如今已经战败,为什么还要追击呢?
16.从两文相关的论述看,【甲】文中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在政治上和军事各是什么?你怎样评价【乙】文中的贾诩?
【答案】甲文: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抓住战争与反攻时机,彼竭我盈之时与辙乱旗靡之时。贾诩在作战中能详察敌情,善于把握战机,知己知彼,果断做出判断。
【乙文参考翻译】
曹操连续攻打张绣,一天早上带领军队撤退,张绣亲自追赶曹军。贾诩对张绣说:“不可以再追了,如果再追赶的话一定会被打败的。”张绣不听从(他的话),带领士兵和曹操交战,大败回去。贾诩对张绣说:“现在赶快再去追,再去交战一定可以胜利的。”张绣拒绝说:“刚才没有听您的话,落得此番田地。现在已经被打败了,再追又有什么用呢?”贾诩说:“战争形势有变化,赶快前往一定会取得胜利。”张绣相信了他,就收拾闲散的士兵追赶,大战后,果然胜利而归。
张绣问贾诩说:“我用精英的士兵和追赶他们撤退的军队,而你说一定会兵败;我撤退后用被打败的士兵去交战胜利的士兵,而你说一定会战胜他们。全部都真的如你所说的,可是为什么反过来的都灵验呢?”贾诩说:“这个很容易知道。将军虽然善于用兵,却并非能和曹操匹敌。军队虽然刚刚撤退,曹操一定会行军时走在最后面;追赶的士兵虽然是精英,将军虽然不凡,他们的士兵也很锐利,所以知道肯定是会失败的。曹操攻打将军没有失算,力气并未用尽就撤退了,一定是国内出现了重要的问题;已经打败了将军,一定率领了轻快的军队迅速行进,虽然留下众多将领行走在最后面,众多的将领虽然英勇,也仍然不是将军的对手,所以即使用打败的士兵交战也一定会胜利。”张绣因此很佩服贾诩。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太祖①比②征之③,一朝引军退,绣自追之。诩④谓绣曰:“不可追也,追必败。”绣不从,进兵交战,大败而还。诩谓绣曰:“促⑤更追之,更战必胜。”绣谢曰:“不用公言,以至于此。今已败,奈何复追?”诩曰:“兵势有变,亟⑥往必利。”绣信之,遂收散卒赴追,大战,果以胜还。
(选自陈寿《三国志》)
【注】①太祖:指曹操。②比:连续。③之:指张绣,东汉末年的军阀。④诩:贾诩,东汉末年著名的谋士。⑤促:赶快。⑥亟(ji):赶紧。⑦敌:对手。⑧纵:纵然。
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答案】B )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B.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C.绣谢曰
D.公问其故
13.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绣以精兵追诩军”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答案】D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策之不以其道
1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答案】曹公攻将军无失策∕力未尽而退∕必国内有故
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不用公言,以至于此,今已败,奈何复追?
【答案】(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查清楚,也一定按照实情来处理。(2)(我)不听您的话,以至于到了这般地步。如今已经战败,为什么还要追击呢?
【答案】甲文: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抓住战争与反攻时机,彼竭我盈之时与辙乱旗靡之时。贾诩在作战中能详察敌情,善于把握战机,知己知彼,果断做出判断。
曹操连续攻打张绣,一天早上带领军队撤退,张绣亲自追赶曹军。贾诩对张绣说:“不可以再追了,如果再追赶的话一定会被打败的。”张绣不听从(他的话),带领士兵和曹操交战,大败回去。贾诩对张绣说:“现在赶快再去追,再去交战一定可以胜利的。”张绣拒绝说:“刚才没有听您的话,落得此番田地。现在已经被打败了,再追又有什么用呢?”贾诩说:“战争形势有变化,赶快前往一定会取得胜利。”张绣相信了他,就收拾闲散的士兵追赶,大战后,果然胜利而归。
*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