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洵《名二子说》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名二子说
苏洵
原文
轮.辐.盖.轸①,皆有职(13)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⑤者②。虽然,去⑦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⑧汝之不外⑨饰⑩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③,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④。虽然⑥,车仆马毙,而患⑪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⑫矣。
(出自宋 苏洵《嘉祐集·名二子说》卷十五·杂文二十一首)
阅读练习
一,解释加点的词
1.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 ) 2.而轼独若无所为者( )
3.天下之车莫不由辙( ) 4.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 )
5.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 )
二,翻译
1.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
2.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3.辙乎!吾知免矣.
三,作者苏洵,北宋散文家.有二子,长子名苏轼,次子名苏辙,与其子合称"三苏",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是个大文人,却偏偏以此二字名其二子,根据文意;
轼,是诫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辙,是诫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对车本身有其专用 2.车厢前的横木 3.车轮压的迹道 4.在其中 5.这
二,1.即使这样,如果没有轼,那么我就认为那不是一辆完整的车.
2.苏轼啊!我担心你不会在外表上掩饰自己.
3.苏辙啊!我想你懂得这个道理,就会免于灾祸的.
三,不要过于外露 要善于避祸为福
译文
车轮、车辐条、车顶盖、车厢四周横木,都对车上有其职责,但作扶手的横木,唯独好像是没有用处的。尽管这样,如果去掉横木,那么我看不出那是一辆完整的车了。苏轼啊,我担心的是你因不会装饰自己的外表,而让别人不知道你的作用啊。天下的车没有不顺着辙走的,但谈到车的功劳,车轮印从来都不参与其中。尽管这样,遇到车翻、马死的灾难,祸患也从来波及不到车轮印。这车轮印,是善于处在祸福之间的。苏辙啊,我知道你是可以免于灾祸的。
注释
1.轮、辐、盖、轸:轮,车轮。辐,辐条,插入轮毂以支撑轮圈的细条。盖,车上的伞盖。轸,车箱底部后面的横木;一说为车箱底部四周的横木。
2 轼:设在车箱前面供人凭倚的横木。
3 辙:车轮行迹,也指车行的一定路线。
4 与焉:在其中。与,参加,参与。
5 为:用处。
6 然:这样。
7 去:除去。
8 惧:担心。
9 外:外表;外在。
10 饰:掩饰。
11 患:祸患。
12 免:免于灾祸。
13 虽然:即使这样
14外饰:在表面上有所掩饰
15.乎:对;对于。
16.职:专职,专用
背景
庆历六年(1046年),苏洵赴京赶考。尽管苏洵的才学可以成为“帝王师”,可在朝廷腐败、官场黑暗的环境下还是落榜了。他由此对科举、朝廷失去了信心,转而把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第二年返乡后,苏洵写了一篇寄寓深重的《名二子说》。当时,苏轼十一岁,苏辙八岁。
苏洵写《名二子说》十年后,送二子入京应试,过成都辞别张方平,张出了六道题考兄弟二人,自己则于壁间密窥。两人得题后,即各自思考。辙有疑问,指以问轼,轼举笔倒敲几案,意为“管子注”。又指第二题,苏轼把第二题勾了,因为并无出处,开始答卷。考完后,张方平对苏洵说:“二子皆天才,长者明敏尤可爱,然少者谨重,成就或过之。”(出自《瑞桂堂暇录》)
点评
唐宋八大家,苏家父子就占了三席,可见这户人家的厉害。
父亲苏洵,为子取名,深有讲究。大儿子名“轼”。他说:车轮、车辐、车盖和车轸,也即车后的横木,都是车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轼,只是车前用作搭手的横木,但是如果去掉了它,对车的完整性就有损害。苏东坡从小个性张扬、豪放不羁,父亲告诫他“轼”过于张扬显露,虽然少它不可,但要注意“外饰”,切忌自以为是,锋芒毕露。
而苏辙的性格则相对内敛,苏洵说,天下的车莫不循辙而行,虽然论功劳,车辙是没份的,但如果车翻马毙,也怪不到辙的头上。虽然“辙”不易致福,却也难以招灾。苏洵对这个儿子,想必是比较放心的。
这篇短文很巧妙地借名字作发挥,对两个儿子进行了为人处事方面的教诲。说来很巧,苏轼旷达不羁、锋芒外露,苏辙冲和淡泊、含蓄深沉,兄弟二人各自的性格,与”老苏”的《名二子说》倒也真是紧相契合。虽是苏洵为自己的两个儿子取名字时所作,观苏轼、苏辙二人生平,苏轼“一肚皮不合时宜”,于党争中不知自保,落得一生坎坷;苏辙风头逊于兄,而仕宦生涯远比苏轼顺利。种种情形,竟与苏洵当初所逆料者全同,所以说:知子莫若父也。
明智的父母,总希望子女首先要学会生存,然后再寻求发展。苏轼后来也写过一首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讲的实际上也是这个道理。
苏轼兄弟处于北宋新旧党争、矛盾激烈的时代,而两人立身之术不同。苏轼性格“不外饰”,论事激烈,不为世容,几次入朝,又几次“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宋史.苏轼传》)而外任,还差点被杀。苏辙遇事能自持论,不依附重臣,所以能自立而免祸。《宋史.苏辙传》说:“或谓‘轼稍自韬戢,虽不获柄用,亦当免祸’。虽然,假令轼以是而易其所为,尚得为轼哉?”“韬戢”就是“外饰”。确实,那种不可掩抑的英迈之气,正是苏轼之为苏轼的特点。《苏辙传》论苏辙“寡言鲜欲”“君子不党”,这正是他能处于“祸福之间”“齿爵皆优于其兄”的原因。知子莫如父,苏洵早已预见到了这一切。
苏洵
原文
轮.辐.盖.轸①,皆有职(13)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⑤者②。虽然,去⑦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⑧汝之不外⑨饰⑩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③,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④。虽然⑥,车仆马毙,而患⑪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⑫矣。
(出自宋 苏洵《嘉祐集·名二子说》卷十五·杂文二十一首)
阅读练习
一,解释加点的词
1.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 ) 2.而轼独若无所为者( )
3.天下之车莫不由辙( ) 4.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 )
5.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 )
二,翻译
1.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
2.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
3.辙乎!吾知免矣.
三,作者苏洵,北宋散文家.有二子,长子名苏轼,次子名苏辙,与其子合称"三苏",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是个大文人,却偏偏以此二字名其二子,根据文意;
轼,是诫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辙,是诫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对车本身有其专用 2.车厢前的横木 3.车轮压的迹道 4.在其中 5.这
二,1.即使这样,如果没有轼,那么我就认为那不是一辆完整的车.
2.苏轼啊!我担心你不会在外表上掩饰自己.
3.苏辙啊!我想你懂得这个道理,就会免于灾祸的.
三,不要过于外露 要善于避祸为福
译文
车轮、车辐条、车顶盖、车厢四周横木,都对车上有其职责,但作扶手的横木,唯独好像是没有用处的。尽管这样,如果去掉横木,那么我看不出那是一辆完整的车了。苏轼啊,我担心的是你因不会装饰自己的外表,而让别人不知道你的作用啊。天下的车没有不顺着辙走的,但谈到车的功劳,车轮印从来都不参与其中。尽管这样,遇到车翻、马死的灾难,祸患也从来波及不到车轮印。这车轮印,是善于处在祸福之间的。苏辙啊,我知道你是可以免于灾祸的。
注释
1.轮、辐、盖、轸:轮,车轮。辐,辐条,插入轮毂以支撑轮圈的细条。盖,车上的伞盖。轸,车箱底部后面的横木;一说为车箱底部四周的横木。
2 轼:设在车箱前面供人凭倚的横木。
3 辙:车轮行迹,也指车行的一定路线。
4 与焉:在其中。与,参加,参与。
5 为:用处。
6 然:这样。
7 去:除去。
8 惧:担心。
9 外:外表;外在。
10 饰:掩饰。
11 患:祸患。
12 免:免于灾祸。
13 虽然:即使这样
14外饰:在表面上有所掩饰
15.乎:对;对于。
16.职:专职,专用
背景
庆历六年(1046年),苏洵赴京赶考。尽管苏洵的才学可以成为“帝王师”,可在朝廷腐败、官场黑暗的环境下还是落榜了。他由此对科举、朝廷失去了信心,转而把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第二年返乡后,苏洵写了一篇寄寓深重的《名二子说》。当时,苏轼十一岁,苏辙八岁。
苏洵写《名二子说》十年后,送二子入京应试,过成都辞别张方平,张出了六道题考兄弟二人,自己则于壁间密窥。两人得题后,即各自思考。辙有疑问,指以问轼,轼举笔倒敲几案,意为“管子注”。又指第二题,苏轼把第二题勾了,因为并无出处,开始答卷。考完后,张方平对苏洵说:“二子皆天才,长者明敏尤可爱,然少者谨重,成就或过之。”(出自《瑞桂堂暇录》)
点评
唐宋八大家,苏家父子就占了三席,可见这户人家的厉害。
父亲苏洵,为子取名,深有讲究。大儿子名“轼”。他说:车轮、车辐、车盖和车轸,也即车后的横木,都是车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轼,只是车前用作搭手的横木,但是如果去掉了它,对车的完整性就有损害。苏东坡从小个性张扬、豪放不羁,父亲告诫他“轼”过于张扬显露,虽然少它不可,但要注意“外饰”,切忌自以为是,锋芒毕露。
而苏辙的性格则相对内敛,苏洵说,天下的车莫不循辙而行,虽然论功劳,车辙是没份的,但如果车翻马毙,也怪不到辙的头上。虽然“辙”不易致福,却也难以招灾。苏洵对这个儿子,想必是比较放心的。
这篇短文很巧妙地借名字作发挥,对两个儿子进行了为人处事方面的教诲。说来很巧,苏轼旷达不羁、锋芒外露,苏辙冲和淡泊、含蓄深沉,兄弟二人各自的性格,与”老苏”的《名二子说》倒也真是紧相契合。虽是苏洵为自己的两个儿子取名字时所作,观苏轼、苏辙二人生平,苏轼“一肚皮不合时宜”,于党争中不知自保,落得一生坎坷;苏辙风头逊于兄,而仕宦生涯远比苏轼顺利。种种情形,竟与苏洵当初所逆料者全同,所以说:知子莫若父也。
明智的父母,总希望子女首先要学会生存,然后再寻求发展。苏轼后来也写过一首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讲的实际上也是这个道理。
苏轼兄弟处于北宋新旧党争、矛盾激烈的时代,而两人立身之术不同。苏轼性格“不外饰”,论事激烈,不为世容,几次入朝,又几次“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宋史.苏轼传》)而外任,还差点被杀。苏辙遇事能自持论,不依附重臣,所以能自立而免祸。《宋史.苏辙传》说:“或谓‘轼稍自韬戢,虽不获柄用,亦当免祸’。虽然,假令轼以是而易其所为,尚得为轼哉?”“韬戢”就是“外饰”。确实,那种不可掩抑的英迈之气,正是苏轼之为苏轼的特点。《苏辙传》论苏辙“寡言鲜欲”“君子不党”,这正是他能处于“祸福之间”“齿爵皆优于其兄”的原因。知子莫如父,苏洵早已预见到了这一切。
上一篇:廖燕《青溪别业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下一篇:文言文《义犬》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 名二子说苏洵原文轮.辐.盖.轸①,皆有职(13)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⑤者②。虽然,去⑦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⑧汝之不外⑨饰⑩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③,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④。虽然⑥,车仆马毙,而患⑪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