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课内文言文各课复习要点

七年级语文上课内文言文各课复习要点

  《童趣》复习要点

  一、重点词语解释

  余忆童稚时 余 :我 童稚 :童年

  能张目对日 张目:睁开眼睛

  对日:直视太阳

  明察秋毫 秋毫:比喻极细小的事物

  见藐小之物 之:的

  必细察其纹理 细:仔细。察,观察 其:它的

  故时有物外之情 故 ;所以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私:私下 拟:比 于:在

  则或千或百 则:就 或:有时

  昂首观之

  昂:抬。 首:头。之:它,代蚊子

  项为之强 项:颈,脖颈。为:因为 之:代词这(指观蚊) 强:通“僵”,僵硬。

  有留蚊于素帐中

  于:在 素帐:未染色的帐子

  徐喷以烟 徐:慢慢地。以:用

  使之冲烟而飞鸣 之:它们

  作青云白鹤观 作:当做 观:景象,景观

  果如鹤唳云端 果:果然。 唳:鸟鸣

  为之怡然称快 为 :因为 之:这(指戏蚊)怡然:愉快的样子

  蹲其身,使与台齐 其:自己的

  以从草为林 以:把 为:当着

  凹者为壑 壑:山沟,山谷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观之,兴正浓 兴:兴趣

  盖一癞蛤蟆 盖:原来(是)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为:被

  余年幼,方出神 方:正

  鞭数十,驱之别院

  鞭:用鞭子打,抽打。 驱:赶

  二、一词多义归纳

  ①之:见藐小之物/故时有物外之趣 助词,的

  昂首观之/使之冲烟而飞鸣 代词,它们;代夏蚊

  项为之强 这, 代词, 代“昂首观之”这件事

  为之怡然称快 代词,代“果如鹤唳云端”

  观之,兴正浓 代词,代“二虫斗草间”

  驱之别院 它,代词, 代癞虾蟆

  心之所向 舒缓语气,不译

  ②为:为之怡然称快/项为之强(因为)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当作)

  ③以:徐喷以烟(用)

  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把)

  ④观: 作青云白鹤观(景象)

  昂首观之(看)

  ⑤而: 使之冲烟而飞鸣/拔山倒树而来(表修饰)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表承接)

  三、常见重点问题简答

  1.《童趣》选自《浮生六记》,作者是清代文学家沈复。本文依次写了①观蚊戏蚊 ②神游“山林” ③鞭逐虾蟆 三件事,全文紧紧围绕一个“趣”字,揭示了儿童神奇美妙的内心世界。其中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是本文画龙点睛之语,而这需要通过 联想和想象 的心理过程才能实现的。文章所记闲情之趣有多种,有想象之趣,比如:“私拟作群鹤舞空”等句; 有细察之趣,比如:“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等句;有童稚之趣,比如:“神定,捉虾蟆……别院”。

  2、文章开篇用“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答:①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 ②点明文章的主旨

  3、“余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

  答:见藐小之物必察其纹理。

  4、作者的“物外之趣”指的是什么?是怎样产生

  的?

  “物外之趣”指的是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这种“物外之趣”是借助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创造出来的。

  5、学习本文,你认为作者是什么样的人?你认为怎样能成为一个有情趣的人?

  作者是一个活泼可爱、天真无邪、有情趣的人。

  ①要热爱生活、热爱自然②要善于观察事物③要富于联想和想象能力, 才能成为一个有情趣的人。

  6、“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运用了什么修辞?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比喻、夸张; 表现了小孩子天真烂漫的情趣,和丰富的联想、想象能力;

  在结构上与上文相照应,为下文作铺垫。

  7、找出本文中出现的常见的成语并解释:

  ⑴明察秋毫: 比喻为人非常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很清楚。

  ⑵怡然自得: 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⑶庞然大物: 形容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⑷夏蚊成雷: 形容夏天成群的蚊子的叫声跟雷声一样。

  8、“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这里指癞蛤蟆是否恰当,为什么?

  答:恰当。这时的作者已陶醉在他联想的境界之中,眼前实物已经被放大千倍万倍,与蚊虫相比,癞蛤蟆自然成了“庞然大物”。它的突然到来,自然就被形容为“拔山倒树而来”了。

  《论语》十则 复习要点

  一、重点词语解释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时:时常 习:复习 “说”同“悦”,愉快

  有朋自远方来 朋:志同道合的朋友 自:从

  人不知而不愠 知:了解 愠:生气,发怒

  不亦君子乎 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吾日三省吾身 日:每天 三:多次 省:反省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为:替 谋:办事 忠:尽心竭力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交:交往 信: 诚实,真诚

  传不习乎 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习: 复习

  温故而知新 故,旧的知识 知新:新的理解和体会

  可以为师矣 可:可以 以:凭借 为:做,当

  学而不思则罔 罔:迷惑。

  思而不学则殆 殆:有害

  诲汝知之乎 诲:教导 女:同“汝”,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为: 是

  是知也 是:这 知:同“智”,智慧,聪明

  见贤思齐焉 思:想,想要 齐:看齐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省:反省

  士不可以不弘毅 士:读书人 弘毅:刚强,勇毅

  仁以为己任 仁:实现仁 以:把 为:作为

  死而后已 已:停止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然:这 凋:凋谢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可以:能够 行:奉行

  其恕乎 其:大概,也许 恕:恕道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欲:想要的 勿:不要 施:施加

  二、一词多义归纳

  1、而:

  ①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表 顺 承

  ②人不知而不愠,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表转折,但是,却

  ③ 任重而道远 表 并列:

  ④ 拔山倒树而来 表 修饰

  2、焉:

  ① 见贤思齐焉 语气助词

  ②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兼词“于之”,在其中

  3、其:

  ① 其恕乎 大概,也许 表猜测

  ② 择其善者而从之 蹲其身

  代词,他们的 、其中的、 自己的

  4、之:

  ①知之为知之 代词:它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代词:它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代词:它

  ②故时有物外之趣 的

  ③心之所向,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主谓间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无意义

  5、为:

  ①为人谋而不忠乎 替

  ②可以为师矣 做,当

  ③仁以为己任 当作

  三、常见重点问题简答

  1、《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在我国历史上,他是第一个把教育普及到平民的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

  2、《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5、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7、喜迎来客,《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这句话说明一个人要经得起环境考验。

  9、《论语》中,“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原因是“任重而道远”,“重”表现在“仁以为己任”,“远”表现在“死而后已”。

  10、《两小儿辩日》中,孔子面对小儿的争辩“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如果你是故事中的孔子,你会用《论语》中的哪句话作答?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由此你能联想到孔子的哪句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你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观点?

  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其中包含相互体谅的意思。遇事如果换位思考,推己及人,就会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对立,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

  13、写出本课出现的至今还用的成语。

  ①温故知新 ②任重道远 ③死而后已 ④见贤思齐、

  ⑤不亦乐乎 ⑥三人行,必有我师 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山市》复习要点

  一、重点词语解释

  邑八景之一也 邑:县

  然数 年恒 不一见。 然:但 数:几 恒:常常

  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 同人:朋友 饮:喝酒

  高插青冥 青冥:青天,天空

  相顾惊疑 相顾: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念近中无此禅院。 念:想到 近中:近处

  无何, 见宫殿数十所, 无何:不久

  碧瓦飞甍 甍:屋檐 飞甍:翘起的屋檐

  始悟为山市。始:才 悟:明白 为:是

  未几,高垣睥睨

  未几:不久 高垣:高墙 睥睨:矮墙

  连亘六七里 连亘:连绵不断

  居然城郭矣。 居然:竟然

  历历在目 : 清晰地出现在眼前

  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 莽莽:广大

  城市依稀而已 依稀:隐隐约约 而已:罢了

  既而风定天清 既而:不久

  一切乌有 乌:同“无”,没有

  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惟:只 危:高 霄汉:云霄与天河

  楼五架, 窗扉皆洞开; 窗扉:窗户 洞开:大开

  楼愈高,则明渐少。 愈:越

  数至八层,裁如星点。 裁:同“才”,仅

  又其上,则黯然缥缈 : 昏暗得看不分明

  而楼上人往来屑屑 :形容来往匆匆

  或凭或立 或:有的(人) 凭:靠着 立:站立着

  不一状 : 形状各不相同

  逾时,楼渐低 逾时:过了一会儿

  又渐如常楼 常 :平常 ,寻常

  又渐如高舍 舍:平房

  倏忽如拳如豆 倏忽:突然

  遂不可见 遂:于是,就

  又闻有早行者 者:……的人

  见山上人烟市肆 肆:店铺 市肆:集市

  与世无别 别:区别

  故又名“鬼市”云。 故 :所以 名:叫

  二、常见重点问题简答

  1、《山市》选自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郭沫若的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找出表示这一顺序的词语。

  时间顺序 无何,未几,既而,逾时,倏忽

  3、文中山市蜃景的变化可分为几个阶段?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①形成阶段:孤塔、宫殿的出现; ②发展阶段:城市的出现; ③高潮阶段:危楼的出现、消失。

  4、“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有何作用?

  答:运用了排比、夸张的修辞,表现了山市的繁荣景象。

  5、为什么蒲松龄时代的人把“山市”叫做“鬼书”?

  当时的人们不能对“山市”这种自然现象作出正确的理解,所以只能用迷信的不科学的说法来解释

  6、出自本文的成语有哪些?

  子虚乌有、历历在目、直冲霄汉、风定天清

  7、请你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山市的特点

  奇异、奇妙、神秘、瑰丽、变化多端

  《世说新语》两则复习要点

  一、重点词语解释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内集:家庭聚会

  与儿女讲论文义 儿女:子侄们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俄而雪骤 俄而:不久 骤:急速

  公欣然曰 欣然:高兴的样子

  撒盐空中差可拟 拟:比,比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未若:比不上

  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约定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去:离开。 乃:才

  尊君在不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不:通“否”

  待君久不至 君:您

  相委而去 委:舍弃

  君与家君期日中 家君:在别人面前称自己的父亲

  下车引之 引:拉

  元方入门不顾 顾:回头看

  二、常见重点问题简答

  1、《咏雪》与《陈太丘与友期》都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咏雪》中为什么“公大笑乐”?对于两个比喻,作者更欣赏哪一个?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公大笑乐”是因为孩子们的比喻生动、形象,他为孩子们的聪明智慧感到欣慰、快乐。

  作者并没有直接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更赞赏道韫的才气。

  3、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入门不顾”是否失礼?从本文中你在做人方面得到什么启发?

  陈元方是一个聪敏,懂礼的孩子。

  没有失礼:元方抓住了客人失信、无礼在先,批评对方“无信”“无礼”,维护父亲尊严,令人钦佩,对于年仅七岁的孩子我们不能求全责备。

  启发:做人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

  《智子疑邻》《塞翁失马》复习要点

  一、 重点词语解释

  智子疑邻 智:以……为聪明

  宋有富人 宋:宋国

  天雨墙坏 雨:下雨 坏:毁坏

  不筑 筑:修补

  其邻人之父亦云 父:老头 亦云:也这样说

  暮而果大亡其财 暮:晚上 果:果然 亡:丢失

  其家甚智其子 其家:那富人家

  马无故亡而入胡 亡:逃跑

  人皆吊之 吊:慰问

  此何遽不为福乎

  遽:就 何遽:为什么就,怎么就。 为:是。

  居数月 居:过,经过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将:带领

  堕而折其髀 髀:大腿

  胡人大入塞 大:大规模

  丁壮者引弦而战 引:拉

  死者十九 十九:十分之九

  此独以跛之故 以:凭借 跛:瘸腿 故:缘故

  父子相保 保:保全

  二、常见重点问题简答

  1、《智子疑邻》选自《韩非子》,作者韩非子,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

  2、《塞翁失马》选自《淮南子》,该书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刘安等人编著。

  3、《智子疑邻》的寓意是什么?

  凡事要尊重事实,不能凭主观感情去判断是非,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

  4、《塞翁失马》的寓意是什么?

  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好事也可以变成坏事。人们看问题要全面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事物的反面。

* 《童趣》复习要点 一、重点词语解释 余忆童稚时 余 :我 童稚 :童年 能张目对日 张目:睁开眼睛 对日:直视太阳 明察秋毫 秋毫:比喻极细小的事物 见藐小之物 之:的 必细察其纹理 细:仔细。察,观察 其:它的 故时有物外之情 故 ;所以 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