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而的成语 (452个)

441

枕善

成语拼音:
zhěn shàn ér jū
成语解释:
谓守善不移。
成语出处:
北齐·刘昼《新论·慎独》:“故蘧瑷不以昏行变节,颜回不以夜浴改容……斯皆慎乎隐微,枕善居,不以视之不见移其心,听之不闻变其情也。”
442

炙手

成语拼音:
zhì shǒu ér rè
成语解释:
炙:烤。比喻权势大,气焰盛
成语出处:
《明史·董传策传》:“嵩久握重权,炙手热。”
443

择善

成语拼音:
zé shàn ér xíng
成语解释:
谓选择有益的事去做。
成语出处:
唐·魏徵《十渐不克终疏》:“此直意在杜谏者之口,岂曰择善行者乎?”
444

自上

成语拼音:
zì shàng ér xià
成语解释:
从上到下
成语出处:
邓小平《党与抗日民主政权》:“有的可采取自上下的方式,有的可采取自下上的方式,总以能教育群众、纠正错误、保证党的领导为原则。”
445

中途

成语拼音:
zhōng tú ér fèi
成语解释:
走到半路就放弃了前进。比喻事情还没做完就停止了
成语出处:
《北史·景穆十二壬传》:“愿闻朝廷,特开运略,少复赐宽,假以日月,无使为山之功,中途废。”
446

杂沓

成语拼音:
zá tà ér zhì
成语解释:
杂沓:众多且杂乱。形容从四面八方纷纷来的样子
成语出处: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朋疑众难,杂沓至。”
447

自下

成语拼音:
zì xià ér shàng
成语解释:
从下到上
成语出处:
邓小平《党与抗日民主政权》:“有的可采取自上下的方式,有的可采取自下上的方式,总以能教育群众、纠正错误、保证党的领导为原则。”
448

知一不知二

成语拼音:
zhī yī ér bù zhī èr
成语解释:
成语出处:
449

自崖

成语拼音:
zì yá ér fǎn
成语解释:
崖:崖岸;反:通“返”,回。旧时送行辞。
成语出处:
《庄子·山木》:“君其涉于江浮于,望之不见其崖,愈往不知其所穷,送君者皆自崖反,君自此远矣”
450

执一

成语拼音:
zhí yī ér lùn
成语解释:
执一:固执一义,不知变通。只抓住一点或一个方面就进行评论
成语出处:
清·钱泳《履园丛话·水学·三江》:“大凡治事必需通观全局,不可执一论。”
451

自知不自见

成语拼音:
zì zhī ér bù zì jiàn
成语解释:
自知:有自知之明;自见:自我显示。有自知之明不自我炫耀
成语出处:
春秋·楚·李耳《老子·德经》:“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也,自爱不自贵也。”
452

择主

成语拼音:
zé zhǔ ér shì
成语解释:
事:侍奉。旧指选择明主,为他办事。
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四回:“岂不闻‘良禽择木栖,贤臣择主事?’”
* 第三个字是而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