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开头的成语 (48个)

21

茅连茹

成语拼音:
bá máo lián rú
成语解释:
茅:白茅,一种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牵连的样子。比喻互相推荐,用一个人就连带引进许多人。
成语出处:
《周易 泰》:“茅茹,以其汇。”王弼注:“茅之为物,其根而相牵引者也。茹,相牵引之貌也。”
22

苗助长

成语拼音:
bá miáo zhù zhǎng
成语解释: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成语出处:
郭沫若《雄鸡集 关于发展学术与文艺的问题》:“命令主义就合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叫做‘苗助长’。结果被起的苗不仅不能成长,反而枯槁了。”
23

群出类

成语拼音:
bá qún chū lèi
成语解释:
指高出众人
成语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必有天才,群出类。”
24

刃张弩

成语拼音:
bá rèn zhāng nǔ
成语解释:
刃:指有铎刃的兵器;弩:用机械发箭的弓。出刀,张开弓。形容战斗前的紧张气氛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下》:“勒兵至郎署,皆刃张弩。”
25

山超海

成语拼音:
bá shān chāo hǎi
成语解释:
起高山,超越大海。比喻力量极大。
成语出处:
北齐 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持秋霜夏震之威,以山超海之力,顾指则风云总至,回眸而山岳削平,虽复旗鼓所临,有征无战。”
26

山盖世

成语拼音:
bá shān gài shì
成语解释:
山:把山起来。引申为力大无比。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力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27

树撼山

成语拼音:
bá shù hàn shān
成语解释:
起大树,摇动高山。形容声势极大。
成语出处:
明·无名氏《哪吒三变》第四折:“唤雨的注雨如倾,呼风的狂风乱吼,天摧地塌,树撼山。”
28

山举鼎

成语拼音:
bá shān jǔ dǐng
成语解释:
形容力量超人或气势雄伟。
成语出处:
《秦并六国平话》卷下:“籍是时年方二十四,力敌万夫,有山举鼎之威。”
29

树搜根

成语拼音:
bá shù sōu gēn
成语解释:
比喻追究到底,彻底查问。
成语出处:
见“树寻根”。
30

宅上升

成语拼音:
bá zhái shàng shēng
成语解释:
起;宅:住宅。古代传说修道的人全家同升仙界。
成语出处:
宋 李昉《太平广记》第14卷引《十二真君传 许真君》:“真君以东晋孝武帝太康二年八月一日,于洪州西山,举家四十二口,宅上升而去。”
31

帜树帜

成语拼音:
bá zhì shù zhì
成语解释:
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成语出处:
见“赵帜易汉帜”。
32

赵易汉

成语拼音:
bá zhào yì hàn
成语解释:
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成语出处:
见“赵帜易汉帜”。
33

帜易帜

成语拼音:
bá zhì yì zhì
成语解释:
帜:旗帜;易:换。比喻推翻别人,自己占有。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候列传》:“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赵帜,立汉赤帜。”
34

赵帜立赤帜

成语拼音:
bá zhào zhì lì chì zhì
成语解释:
用以比喻偷换取胜或战胜、胜利之典。
成语出处:
见“赵帜易汉帜”。
35

赵帜易汉帜

成语拼音:
bá zhào zhì yì hàn zhì
成语解释:
帜:旗帜;易:换。比喻偷换别人的胜利成果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候列传》:“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赵旗,立汉赤帜二千。”
36

不出腿

成语拼音:
bá bù chū tuǐ
成语解释:
比喻陷入困境或杂事缠身而一时无法解脱
成语出处:
37

刀相向

成语拼音:
bá dāo xiāng xiàng
成语解释:
指动武。
成语出处:
《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自然就不能不闹到扬眉裂眦刀相向起来。”
38

地摇山

成语拼音:
bá dì yáo shān
成语解释:
翻动大地,摇撼山岳。形容声势极大。
成语出处:
明 郭勋《英烈传》第49回:“乌龙镇上驻不得赤龙舟,搅得翻江震海;大全港中做不得周全事,空教地摇山。”
39

剑论功

成语拼音:
bá jiàn lùn gōng
成语解释:
指争论功劳激烈到几乎动武。
成语出处:
语出《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剑击柱,高帝患之。”
40

葵啖枣

成语拼音:
bá kuí dàn zǎo
成语解释:
人家的菜蔬,偷吃人家的枣子。比喻小偷小摸。
成语出处:
唐 独孤及《唐丞相故江陵尹御史大夫吕湮谥议》:“阖境无葵啖枣之盗,而楚人到于今犹歌咏之。”
* 第一个字是拔的成语,拔字开头的成语,拔字开头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