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头的成语 (873个)
-
261
一己之见
- 成语拼音:
- yī jǐ zhī jiàn
- 成语解释:
- 指一个人的意见。
- 成语出处:
- 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八:“近时曾公端伯亦编皇宋百家诗选,去取任一己之见。”
-
262
一家之论
- 成语拼音:
- yī jiā zhī lùn
- 成语解释:
- 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学说或论著
- 成语出处:
- 清·顾炎武《与友人论易书》:“排斥众说,以申一家之论,而通往之路狭矣。”
-
263
一见钟情
- 成语拼音:
- yī jiàn zhōng qíng
- 成语解释:
- 钟:集中;专注。男女之间一见面就产生很深的感情。
- 成语出处:
- 清 墨浪子《西湖佳话》:“乃蒙郎君一见钟情,故贱妾有感于心。”
-
264
一家之说
- 成语拼音:
- yī jiā zhī shuō
- 成语解释:
- 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学说或论著
- 成语出处:
- 《旧唐书·陆贽传》:“听一家之说则例理可征;考历代所行,则成败异效。”
-
265
一家之学
- 成语拼音:
- yī jiā zhī xué
- 成语解释:
- 自成一家的学派。
- 成语出处:
-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汉·班固《典引》:“司马迁著书成一家之言。”
-
266
一口同声
- 成语拼音:
- yī kǒu tóng shēng
- 成语解释:
- 犹一口同音。
- 成语出处:
-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因天时尚早,复到街上访问本府政绩,竟是一口同声说好。”
-
267
一口一声
- 成语拼音:
- yī kǒu yī shēng
- 成语解释:
- 犹口口声声。
- 成语出处:
- 《金瓶梅词话》第七回:“西门庆那里肯,一口一声只叫‘姑娘请受礼。’”
-
268
一孔之见
- 成语拼音:
- yī kǒng zhī jiàn
- 成语解释:
- 孔:小窟窿。从一个小窟窿里面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 成语出处:
- 汉 桓宽《盐铁论 相刺》:“持规而非矩,执准而非绳,通一孔,晓一理,而不知权衡。”
-
269
一鳞半甲
- 成语拼音:
- yī lín bàn jiǎ
- 成语解释:
- 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 成语出处:
- 唐·高仲武《中兴闲气集·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
270
一路福星
- 成语拼音:
- yī lù fú xīng
- 成语解释:
- 路:本为宋代的行政区域名,后指道路;福星:岁星。原指一个行政区域为民谋福的好长官。后用作祝人旅途平安的客套话。
- 成语出处:
- 清 范寅《越谚》上卷:“一路福星,又一路顺风,送远行语。”
-
271
一鳞片甲
- 成语拼音:
- yī lín piàn jiǎ
- 成语解释:
- 见“一鳞半甲”。
- 成语出处:
- 清·赵翼《题黄陶庵手书诗册》诗:“呜呼公已骑箕去,故纸残零亦何有。一鳞片甲乃幸存,其字其诗遂不朽。”
-
272
一了千明
- 成语拼音:
- yī liǎo qiān míng
- 成语解释:
- 了:明白。最关键的地方明白了,其余的也就可以明白
- 成语出处: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清凉益禅师法嗣》:“百千诸佛方便一时,更有甚么疑情?所以古人道:‘一了千明,一迷万惑。’”
-
273
一律千篇
- 成语拼音:
- yī lǜ qiān piān
- 成语解释:
- 一律:同样的。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指文章、题材、写法公式化。泛指事物形式陈旧呆板
- 成语出处:
- 明·费经虞《雅论》:“用事非诗正体,然景物有限,格调易穷,一律千篇,只供厌饫,欲观人笔力才诣,全在阿堵中。”
-
274
一落千丈
- 成语拼音:
- yī luò qiān zhàng
- 成语解释:
- 原指琴声陡然降落。后用来形容声誉、地位或经济状况急剧下降。
- 成语出处:
- 唐 韩愈《听颖师弹琴》:“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
-
275
一览无余
- 成语拼音:
- yī lǎn wú yú
- 成语解释:
- 览: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 成语出处: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畅,则一览而尽,故纡余委曲,若不可测。”
-
276
一龙一蛇
- 成语拼音:
- yī lóng yī shé
- 成语解释:
- 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情况的不同而变更。
- 成语出处:
- 先秦 管仲《管子 枢言》:“周者不出于口,不见于色。一龙一蛇,一日五化之谓周。”
-
277
一鳞一爪
- 成语拼音:
- yī lín yī zhǎo
- 成语解释:
- 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 成语出处:
- 唐·高仲武《中兴闲气集·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
278
一马不跨两鞍
- 成语拼音:
- yī mǎ bù kuà liǎng ān
- 成语解释:
- 一匹马不能套两个马鞍。比喻一女不嫁二夫
- 成语出处:
-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我一马不跨两鞍。想男儿在日,曾两年匹配,却叫我改嫁别人,其实做不得。”
-
279
一抹黑
- 成语拼音:
- yī mā hēi
- 成语解释:
- 对周围情况一无所知
- 成语出处:
-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四章:“就我爸爸那个傻呀,俩眼一抹黑,人家让干吗就干吗。”
-
280
一鸣惊人
- 成语拼音:
- yī míng jīng rén
- 成语解释:
- 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 第一个字是一的成语,一字开头的成语,一字开头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