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见字的成语 (388个)
-
261
情见势竭
- 成语拼音:
- qíng xiàn shì jié
- 成语解释:
- 情:真情;见:通“现”,暴露;势:形势。指真情败露,声势衰竭
- 成语出处: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荀彧传》:“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
-
262
情见势屈
- 成语拼音:
- qíng xiàn shì qū
- 成语解释:
- 情:真情;见:通“现”,暴露;势:形势;屈:屈曲。指军情已被敌方了解,又处在劣势的地位。
- 成语出处:
- 《史记·淮阴侯列传》:“今将军欲举倦罢之兵,顿之燕坚城之下,欲战恐久,力不能拔,情见势屈,旷日粮竭,而弱燕不服,齐必距境以自强也。”
-
263
牵衣肘见
- 成语拼音:
- qiān yī zhǒu jiàn
- 成语解释:
- 谓牵动一下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不蔽体。语本《庄子·让王》:“曾子居卫……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绝缨,捉襟而肘见,纳屦而踵决。”
- 成语出处:
- 语出《庄子·让王》:“曾子居卫……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绝缨,捉襟而肘见,纳屦而踵决。”
-
264
冗不见治
- 成语拼音:
- rǒng bù jiàn zhì
- 成语解释:
- 冗:繁杂;治:治绩。事务繁杂,无所建树
- 成语出处:
- 唐·韩愈《进学解》:“三年博士,冗不见治。”
-
265
如见肺肝
- 成语拼音:
- rú jiàn fèi gān
- 成语解释:
- 就象看透肺肝一样。比喻心里想些什么,人们看得清清楚楚(含贬义)。
- 成语出处:
- 《礼记·大学》:“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
266
日久见人心
- 成语拼音:
- rì jiǔ jiàn rén xīn
- 成语解释:
- 日子长了,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为人怎样。
- 成语出处:
- 《京本通俗小说 拗相公》:“假如王莽早死了十八年,却不是完全名节一个贤宰相,垂之史册,不把恶人当做好人么?所以古人说:‘日久见人心。’”
-
267
如见其人
- 成语拼音:
- rú jiàn qí rén
- 成语解释:
- 像看到他本人一样,形容对人物刻画非常生动逼真
- 成语出处:
- 唐·韩愈《独孤申叔哀辞》:“濯濯其英,晔晔其光,如闻其声,如见其容。”
-
268
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 成语拼音:
- rú wéi qí shēng,rú jiàn qí rén
- 成语解释:
- 象听到他的声音,象见到他本人一样。形容对人物的刻画和描写非常生动逼真。
- 成语出处:
- 唐 韩愈《独孤申叔哀辞》:“濯濯其英,晔晔其光,如闻其声,如见其容。”
-
269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成语拼音:
- rén zhě jiàn rén,zhì zhě jiàn zhì
- 成语解释:
- 仁者见它说是仁,智者见它说是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 成语出处:
- 《周易 系辞上》:“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
270
视而不见
- 成语拼音:
- shì ér bù jiàn
- 成语解释:
- 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没看见。
- 成语出处:
- 先秦 庄周《庄子 知北游》:“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
-
271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成语拼音:
- shì ér bù jiàn,tīng ér bù wén
- 成语解释:
- 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注意。
- 成语出处:
- 战国·宋·庄周《庄子·知北游》:“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
-
272
视而弗见,听而弗闻
- 成语拼音:
- shì ér fú jiàn,tīng ér fú wén
- 成语解释:
- 视:看。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听到了当作没听见
- 成语出处:
-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鬼神之为德其咸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
-
273
数见不鲜
- 成语拼音:
- shuò jiàn bù xiān
- 成语解释:
- 数:屡次;鲜:新杀的禽兽,引伸为新鲜。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宰杀禽兽招待。后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 成语出处:
- 《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一岁中往来过他客,率不过再三过,数见不鲜,无久慁公为也。”
-
274
少见多怪
- 成语拼音:
- shǎo jiàn duō guài
- 成语解释:
- 少见:见识少。见识太少;遇到事情就以为奇怪。多形容见闻浅陋。
- 成语出处:
- 汉 牟融《理惑论》:“谚云:'少所见,多所怪,睹骆驼,言马肿背。”
-
275
所见略同
- 成语拼音:
- suǒ jiàn lüè tóng
- 成语解释:
- 所持的见解大致相同。
- 成语出处:
- 明·唐顺之《与王芳湖中丞书》:“愚意方欲经营,而来叙适反,此岂古谓所见略同者乎!”
-
276
尸居龙见
- 成语拼音:
- shī jū lóng xiàn
- 成语解释:
- 居:静居;见:出现。静如尸而动如龙。
- 成语出处:
- 《庄子 在宥》:“故君子苟能无解其五藏,无擢其聪明,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
-
277
所见所闻
- 成语拼音:
- suǒ jiàn suǒ wén
- 成语解释:
- 看到的和听到的。
- 成语出处:
- 宋·王安石《慈溪县学记》:“则士朝夕所见所闻,无非所以治天下国家之道。”
-
278
深见远虑
- 成语拼音:
- shēn jiàn yuǎn lǜ
- 成语解释:
- 看得深,想得远。
- 成语出处: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祭遵传》:“昔高祖大圣,深见远虑,班爵割地,与下分功,著录勋臣,颂其德美。”
-
279
司空见惯
- 成语拼音:
- sī kōng jiàn guàn
- 成语解释:
- 司空:古代官名;见惯:常见而习惯了。原指司空看惯了某事以为平淡;后比喻常见之事;不足为奇。
- 成语出处:
- 唐 孟棨《本事诗 情感》:“刘于席上赋诗曰:‘……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
280
神龙见首
- 成语拼音:
- shén lóng jiàn shǒu
- 成语解释:
- 清赵执信《谈龙录》:“昉思嫉时俗之无章也,曰:‘诗如龙然,首尾爪角鳞鬣,一不具,非龙也。’司寇哂之曰:‘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后以“神龙见首”指诗文跌宕多姿。
- 成语出处:
- 清·赵执信《谈龙录》:“昉思嫉时俗之无章也,曰:‘诗如龙然,首尾爪角鳞鬣,一不具,非龙也。’司寇哂之曰:‘诗如神龙,见其首不见其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安得全体?’”
* 见的成语,带见字的成语,包含见字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