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g的成语 (627个)
-
461
扬眉瞬目
- 成语拼音:
- yáng méi shùn mù
- 成语解释:
- ①犹横眉怒目。②一举眉,一转眼。形容时间极短。③倾心注目。④沾沾自喜貌。
- 成语出处:
- 《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行如奔电,骤如飞旋,扬眉瞬目,恐动四边。”
-
462
扬眉眴目
- 成语拼音:
- yáng méi shùn mù
- 成语解释:
- 横眉怒目。
- 成语出处:
- 《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忽然化出毒龙,口吐烟云,黑天翳日,扬眉眴目,震地雷鸣。”
-
463
扬眉吐气
- 成语拼音:
- yáng méi tǔ qì
- 成语解释:
- 扬眉:扬起眉头;吐气:吐出怨气、闷气。形容摆脱压抑心情后的高兴;得意的神情。
- 成语出处:
- 唐 李白《与韩荆州书》:“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
464
扬名显亲
- 成语拼音:
- yáng míng xiǎn qīn
- 成语解释:
- 扬:传扬;显:显赫;亲:父母。指使双亲显耀,名声传扬。
- 成语出处:
- 《孝经 开宗明义》:“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
465
扬名显姓
- 成语拼音:
- yáng míng xiǎn xìng
- 成语解释:
- 扬名天下,为父母增光
- 成语出处:
-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二折:“你赍发呵与那个薄弱书生,兀的不扬名显姓,光明动朝廷。”
-
466
跃马扬鞭
- 成语拼音:
- yuè mǎ yáng biān
- 成语解释:
- 跳上马背,扬起鞭子。形容勇往直前。
- 成语出处:
- 元·王实甫《丽春堂》第一折:“一个个跃马扬鞭,插箭弯弓。”
-
467
一模一样
- 成语拼音:
- yī mú yī yàng
- 成语解释:
- 一个模样。指样子完全相同。
- 成语出处: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话说人生只有面貌最不同,盖因各父母所生,千支万派,那能够一模一样的?”
-
468
有模有样
- 成语拼音:
- yǒu mó yǒu yàng
- 成语解释:
- 形容模仿得很像
- 成语出处:
- 老舍《柳屯的》:“她好像也和我同过学,有模有样地问我这个那个的。”
-
469
一片汪洋
- 成语拼音:
- yī piàn wāng yáng
- 成语解释:
- 形容水面辽阔,水势浩大。
- 成语出处: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2回:“郑州底下黄河开了口子,漫延十余州县,一片汪洋,尽成泽国。”
-
470
扬葩振藻
- 成语拼音:
- yáng pā zhèn zǎo
- 成语解释:
- 葩:华美;藻:文采。形容文章写得华丽多采。
- 成语出处:
- 《北史·文苑传序》:“汉自孝武之后,雅尚斯文,扬葩振藻者如林,而二马、王、扬为之杰。东京之朝,兹道愈扇,咀徵含商者成市,而班、傅、张、蔡为之雄。”
-
471
羊裘垂钓
- 成语拼音:
- yáng qiú chuí diào
- 成语解释:
- 裘:皮衣。穿着羊皮衣服钓鱼。比喻隐居生活
- 成语出处: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严光传》:“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耶?’”
-
472
仰取俯拾
- 成语拼音:
- yǎng qǔ fǔ shí
- 成语解释:
- 低头拾地上的东西,抬头拿上面的东西。形容一举一动都有收获。
- 成语出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货殖列传》:“以铁冶起,富至巨万。然家自父兄子孙约,俯有拾,仰有取。”
-
473
意气飞扬
- 成语拼音:
- yì qì fēi yáng
- 成语解释:
- 犹意气风发。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
- 成语出处:
-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30回:“小柳儿唱得声情激越,意气飞扬。”
-
474
扬清激浊
- 成语拼音:
- yáng qīng jī zhuó
- 成语解释:
- 冲去污水,让清水上来。比喻抨击、清除坏人坏事,表彰、发扬好人好事。
- 成语出处:
- 《尸子 君治》:“扬清激浊,荡去滓秽,义也。”
-
475
羊群里跑出骆驼来
- 成语拼音:
- yáng qún lǐ pǎo chū luò tuó lái
- 成语解释:
- 比喻在寻常的人或事物中出现了个不同寻常的人或事物
- 成语出处: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8回:“如今你还了得,‘羊群里跑出骆驼来了’,就只你大,你又会做文章了!”
-
476
扬清厉俗
- 成语拼音:
- yáng qīng lì sú
- 成语解释:
- 发扬清操,激励世俗。
- 成语出处:
- 《梁书·处士传·诸葛璩》:“璩安贫守道,悦《礼》敦《诗》,未尝投刺邦宰,曳裾府寺,如其简退,可以扬清厉俗。”
-
477
杨雀衔环
- 成语拼音:
- yáng què xián huán
- 成语解释:
- 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载,东汉弘农人杨宝少时救了一只黄雀,后有一黄衣童子送白环四枚相报,谓当使其子孙显贵,位登三公。后因以“杨雀衔环”为报恩典实。
- 成语出处:
- 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载,东汉弘农人杨宝少时救了一只黄雀,后有一黄衣童子送白环四枚相报,谓当使其子孙显贵,位登三公。
-
478
一曲阳关
- 成语拼音:
- yī qǔ yáng guān
- 成语解释:
- 阳关:古曲调名,古人在送别时唱。比喻别离。
- 成语出处:
- 宋·苏轼《渔家傲·送张元唐省亲秦州》词:“一曲阳关情几许,知君欲向秦川去。”宋·柳永《少年游》词:“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
479
移气养体
- 成语拼音:
- yí qì yǎng tǐ
- 成语解释:
- 改变气质和保养身体。
- 成语出处:
-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孟子自范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
-
480
怡情养性
- 成语拼音:
- yí qíng yǎng xìng
- 成语解释:
- 怡养性情。
- 成语出处:
- 茅盾《如何欣赏文艺作品》:“他们那时侯,把一部用文言写的诗、词、赋、曲、传奇、小说,乃至野史、笔记,视为‘杂览’,士大夫博习经史以后,不妨也阅读一番,为的可以‘怡情养性’,‘殚见洽闻’。”
* yang成语,yang的成语,带yang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