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的成语 (860个)

661

深入浅出

成语拼音:
shēn rù qiǎn chū
成语解释:
指讲话或文章的内容深刻;语言文字却浅显易懂。
成语出处:
明 朱之喻《朱舜水集》:“鸿论深入显出,切中事机,据理辩驳,虽有利口,无所复置其喙。”
662

蛇入鼠出

成语拼音:
shé rù shǔ chū
成语解释:
蛇钻穴,鼠出洞。比喻行动隐秘
成语出处:
严复《原强续篇》:“于是深怒积怨,退而治兵,蛇入鼠出,不可端倪。”
663

深入显出

成语拼音:
shēn rù xiǎn chū
成语解释:
见“深入浅出”。
成语出处:
清·俞樾《湖楼笔谈》六:“盖诗人用意之妙,在乎深入显出。入之不深,则有浅易之病;出之不显,则有艰涩之患。”
664

搔首踟蹰

成语拼音:
sāo shǒu chí chú
成语解释:
搔首:用手挠头。踟蹰:来回走动。形容心情焦急、惶惑或犹豫。亦作“搔首踟躇”。
成语出处:
《诗经·邶风·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665

设身处地

成语拼音:
shè shēn chǔ dì
成语解释:
设:假设;处: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
成语出处:
宋 朱熹《礼记 中庸》注:“体谓设以身处其地而察其心也。”
666

杀身出生

成语拼音:
shā shēn chū shēng
成语解释:
出:去,离弃。舍弃生命
成语出处: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忠廉》:“忠臣亦然,苟便于主利于国,无敢辞违,杀身出生以徇之。”
667

熟思审处

成语拼音:
shú sī shěn chǔ
成语解释:
反复思考,审慎筹划。
成语出处:
清·梁章钜《浪迹丛谈·许小琴分司》:“盖芍友遇事必熟思审处,计出万全而后行。”
668

身首异处

成语拼音:
shēn shǒu yì chù
成语解释:
身体和头颅分在不同地方。指被杀头。
成语出处:
《北齐书 王琳传》:“身首异处,有足悲者。”
669

设心处虑

成语拼音:
shè xīn chǔ lǜ
成语解释:
见“设心积虑”。
成语出处:
清·陈忱《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八年》:“以此知创业之人,设心处虑,必有过人者。”
670

三下五除二

成语拼音:
sān xià wǔ chú èr
成语解释:
珠算口诀。形容做事及动作干脆利索。
成语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6回:“偶然在家闲一刻,便见他姊妹两个‘三下五除二’的不离手,‘五亩七分半’的不离口。”
671

夙兴夜处

成语拼音:
sù xīng yè chǔ
成语解释:
见“夙兴夜寐”。
成语出处:
《仪礼·士虞礼》:“曰哀子某哀显相,夙兴夜处不宁。”
672

谇帚德锄

成语拼音:
suì zhǒu dé chú
成语解释:
汉贾谊《治安策》:“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锄,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后以“谇帚德锄”形容风俗败坏,不仁爱。
成语出处:
汉·贾谊《治安策》:“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锄,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
673

慎终如初

成语拼音:
shèn zhōng rú chū
成语解释:
慎:谨慎;如:像。谨慎收尾,如同开始时一样。指始终要谨慎从事
成语出处:
晋·卢谨《赠刘琨》:“温温恭人,慎终如初。”
674

手足异处

成语拼音:
shǒu zú yì chǔ
成语解释:
谓被杀。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
675

首足异处

成语拼音:
shǒu zú yì chǔ
成语解释:
头和脚分开在不同的地方。谓受杀戮而死亡。
成语出处:
春秋·越·勾践《属诸大夫告》:“首足异处,四枝布裂,为天下戮。”
676

搔着痒处

成语拼音:
sāo zhe yǎng chù
成语解释:
比喻正合心意,痛快之至。
成语出处:
唐 杜牧《读韩杜集》诗:“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
677

推陈出新

成语拼音:
tuī chén chū xīn
成语解释:
推出粮仓里的旧粮;更换新粮。引申为剔除旧事物中的糟粕;吸取精华;使之向新的方向发展。陈:仓储存的旧粮。
成语出处:
《明史 范济传》:“严伪造之条,开倒换之法,推陈出新,无耗无阻。”
678

铁杵成针

成语拼音:
tiě chǔ chéng zhēn
成语解释:
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成语出处:
明 郑之珍《目连救母 四 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679

铁杵磨成针

成语拼音:
tiě chǔ mó chéng zhēn
成语解释:
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将铁棒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成语出处:
宋 祝穆《方舆胜览 眉州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680

铁杵磨针

成语拼音:
tiě chǔ mó zhēn
成语解释:
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成语出处:
明·郑之珍《目连救母·四·刘氏斋尼》:“好似铁杵磨针;心坚杵有成针日。 ”
* chu成语,chu的成语,带chu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