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视的成语 (53个)
-
41
进本退末
- 成语拼音:
- jìn běn tuì mò
- 成语解释:
- 本:根本;末:枝节。指重视根本、主要的东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 成语出处:
- 西汉 桓宽《盐铁论 本议》:“愿罢盐铁酒榷均输,所以进本退末,广利农业便也。”
-
42
敬贤下士
- 成语拼音:
- jìng xián xià shì
- 成语解释:
- 尊敬贤者,屈身交接士人。旧时谓封建帝王或官员重视人才。
- 成语出处:
- 东汉·班固《汉书·谷永传》:“敬贤下士,乐善不倦。”
-
43
礼贤下士
- 成语拼音:
- lǐ xián xià shì
- 成语解释:
- 礼:以礼相待;对待有礼貌;贤:指贤士;有美德、有才能的人;下:谦居于别人之下;以示对人尊敬;士:旧指有知识学问的人。对贤者以礼相待;对学者非常尊敬。旧时形容封建君主或官员尊敬和 重视人才。
- 成语出处:
- 《新唐书 李勉传》:“其在朝廷,鲠亮谦介,为宗臣表,礼贤下士有终始,尝引李巡、张参在幕府。”
-
44
埋没人才
- 成语拼音:
- mái mò rén cái
- 成语解释:
- 不重视有才能的人,让其不能发挥作用
- 成语出处: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34回:“如此佳人,当日把他误作男装,若非孤家看出,岂非埋没人才。”
-
45
墙里开花墙外香
- 成语拼音:
- qiáng lǐ kāi huā qiáng wài xiāng
- 成语解释:
- 比喻人做出了成绩,内部还不知道,外面人倒先知道了。比喻成绩不受本部门重视,却为其他部门赏识
- 成语出处:
- 海岩《死于青春》:“墙里开花墙外香,都这样儿,不做就算了。”
-
46
人微言轻
- 成语拼音:
- rén wēi yán qīng
- 成语解释:
- 地位低;说话不受人重视。
- 成语出处: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孟尝传》:“而身轻言微,终不蒙察。”
-
47
三复斯言
- 成语拼音:
- sān fù sī yán
- 成语解释:
- 三复:多次反复;斯言:这句话。反复朗读并体会这句话。形容对它极为重视。
- 成语出处:
- 《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朱熹注:“《诗经·大雅·抑》之篇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一日三复此言。”
-
48
身后识方干
- 成语拼音:
- shēn hòu shí fāng gān
- 成语解释:
- 比喻一个人才,生前无人赏识,死后才被重视。
- 成语出处:
- 清·袁枚《随园诗话》:“放眼古今多少恨,可怜识后识方干。”
-
49
身轻言微
- 成语拼音:
- shēn qīng yán wēi
- 成语解释:
- 身轻:身价低下,地位低;微:任用小。地位低下者说的话不为人所重视。
- 成语出处:
- 《后汉书·孟尝传》:“尚书同郡杨乔上书荐尝曰:‘臣前后七表言故合浦太守孟尝,而身轻言微,终不蒙察。区区破心,徒然而已。’”
-
50
狮子搏兔
- 成语拼音:
- shī zǐ bó tù
- 成语解释:
- 比喻对小事情也非常重视、用出全部力量
- 成语出处:
- 茅盾《谨严第一》:“狮子搏兔,亦用全力——这一句成语,最足以说明艺术巨匠们之无往而不谨严,丝毫不肯随便。”
-
51
恤近忽远
- 成语拼音:
- xù jìn hū yuǎn
- 成语解释:
- 恤:周济;忽:不重视。救济自己亲近的人,对不亲近的人就不重视
- 成语出处: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8回:“绍恤近忽远,公虑无不周,此仁胜也。”
-
52
远来和尚好看经
- 成语拼音:
- yuǎn lái hé shàng hǎo kàn jīng
- 成语解释:
- 比喻外地来的人比本地人更受重视。
- 成语出处: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72回:“常言道:‘远来和尚好看经。’妹妹们,不可怠慢,快办斋来。”
-
53
烟云过眼
- 成语拼音:
- yān yún guò yǎn
- 成语解释:
- 象烟云在眼前一晃而过。比喻事物很快就成为过去。也比喻身外之物,不必重视。
- 成语出处:
- 宋 苏轼《宝绘堂记》:“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
* 关于重视的成语 形容重视的成语 描述重视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