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样子的成语 (1027个)

981

众目睽睽

成语拼音:
zhòng mù kuí kuí
成语解释:
大家的眼睛都睁得大大地注视着。睽睽:睁大眼睛注意看的
成语出处:
唐 韩愈《郓州溪堂诗并序》:“新旧不相保持,万目睽睽,公于此时能安以治之。”
982

朱墨烂然

成语拼音:
zhū mò làn rán
成语解释:
朱墨:朱笔和墨笔;烂然:光明的。形容读书勒奋
成语出处:
清·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贾田祖》:“田祖好学,多所瞻涉,喜《左氏春秋》未尝去手,旁行斜上,朱墨烂然。”
983

贼眉溜眼

成语拼音:
zéi méi liū yǎn
成语解释:
形容非常狡猾的
成语出处:
984

直眉怒目

成语拼音:
zhí méi nù mù
成语解释:
形容发怒的
成语出处:
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十七:“孔二老婆并不上他的当,直眉怒目骂他。”
985

张眉张眼

成语拼音:
zhāng méi zhāng yǎn
成语解释:
惊惶不安的
成语出处:
沙汀《在祠堂里》:“堂屋里的洋灯依旧燃着,正中摆着一口白木棺材,棺材附近站着两三个兵士,显出一种张眉张眼的惊惶神气。”
986

狰狞面貌

成语拼音:
zhēng níng miàn mào
成语解释:
狰狞:凶恶。形容面貌凶恶可怕
成语出处:
邓小平《敌占区的组织工作与政策运用》:“我们一方面要领导群众争取斗争的胜利,一方面必须充分暴露敌人的狰狞面貌。”
987

朝气勃勃

成语拼音:
zhāo qì bó bó
成语解释:
朝:早上;勃勃:旺盛的。形容充满了生命和活力
成语出处:
邓小平《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在革命胜利……的一代,是朝气勃勃的,但是也有弱点。”
988

装怯作勇

成语拼音:
zhuāng qiè zuò yǒng
成语解释:
本来胆怯,却装出勇敢的
成语出处:
鲁迅《坟·“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我以为‘打死老虎’者,装怯作勇,颇含滑稽,虽然不免有卑怯之嫌,却怯得令人可爱。”
989

峥嵘崔嵬

成语拼音:
zhēng róng cuī wéi
成语解释:
峥嵘:高峻的;崔嵬:高耸而参差不齐的。形容山势高峻险恶
成语出处:
唐·李白《蜀道难》:“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990

昭然可见

成语拼音:
zhāo rán kě jiàn
成语解释:
昭然:明白的。指明明白白,可以着见
成语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明暗之效,葬之吉凶,昭然可见矣。”
991

峥嵘岁月

成语拼音:
zhēng róng suì yuè
成语解释:
峥嵘:山势高峻的;引申为不平常;特别。形容不平凡的岁月。
成语出处:
宋 廖行之《沁园春 和苏宣教韵》词:“峥嵘岁月,分阴可惜,一日三秋。”
992

昭然著闻

成语拼音:
zhāo rán zhù wén
成语解释:
昭然:明白的;著闻:众所闻知。指明明白白,大家都知道
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光武帝传》:“符瑞之应,昭然著闻。”
993

装傻充愣

成语拼音:
zhuāng shǎ chōng lèng
成语解释:
假装傻头傻脑的
成语出处:
老舍《神拳》第二幕:“你这是装傻充愣!除了闹义和团,咱们还有第二条路走吗?”
994

指手顿脚

成语拼音:
zhǐ shǒu dùn jiǎo
成语解释:
一面指着骂,一面跺着脚。形容蛮横不讲理的
成语出处: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三:“这时她还在那里指手顿脚的撒野,张裕民不管三七二十一,两步抢到她面前,厉声问道:‘你要干什么?’”
995

重手累足

成语拼音:
zhòng shǒu lèi zú
成语解释:
两手相重,两足相迭,不敢有所举动。形容十分恐惧的
成语出处:
宋·王安石《广西转运使李君墓志铭》:“故所在豪人猾吏,重手累足,以终君去,不敢有所触。”
996

杂沓而至

成语拼音:
zá tà ér zhì
成语解释:
杂沓:众多而且杂乱。形容从四面八方纷纷而来的
成语出处: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朋疑众难,杂沓而至。”
997

椎天抢地

成语拼音:
zhuī tiān qiǎng dì
成语解释:
形容极度悲痛的
成语出处:
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二折:“好教我负屈衔冤无申诉,只有个椎天抢地号咷哭。”
998

贼头鼠脑

成语拼音:
zéi tóu shǔ nǎo
成语解释:
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
成语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一回:“八戒道:‘哥啊,我晓得。你贼头鼠脑的,一定又变作个甚么东西儿跟着我听的。’”
999

忠心耿耿

成语拼音:
zhōng xīn gěng gěng
成语解释:
耿耿:忠诚的。形容非常忠诚。
成语出处: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7回:“当日令尊伯伯为国捐躯,虽大事未成,然忠心耿耿,自能名垂不朽。”
1000

龇牙咧嘴

成语拼音:
zī yá liě zuǐ
成语解释:
龇:露齿。张着嘴巴;露出牙齿。形容凶狠或疼痛难忍的
成语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回:“即咨牙咧嘴道:'不好吃!不好吃!'”
* 关于样子的成语 形容样子的成语 描述样子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