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家的成语 (353个)

141

民困

成语拼音:
mín kùn guó pín
成语解释:
人民困苦,贫穷。
成语出处:
《宋史·河渠志》:“当此天灾岁旱,民困贫之际,不量人力,不顺天时,知其有大不可者五。”
142

欺君误

成语拼音:
qī jūn wù guó
成语解释:
欺骗君主,祸害
成语出处:
明 陆采《明珠记 奸谋》:“刘震这厮索强,前日弹我欺君误,要将枭首示众。”
143

千乘之

成语拼音:
qiān shèng zhī guó
成语解释:
拥有一千辆兵车的。春秋时指中等诸侯
成语出处:
春秋·鲁·孔丘《论语·先进》:“千乘之,摄乎大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144

丧师

成语拼音:
rǔ guó sàng shī
成语解释:
蒙受耻辱,军队遭到损失。
成语出处:
《明史 彭泽传》:“琼遂劾泽妄增金币,遗书议和,失信启衅,辱丧师。”
145

殃民

成语拼音:
rǔ guó yāng mín
成语解释:
使受辱,人民遭殃。亦作“辱殄民”。
成语出处:
《古今小说 木绵庵郑虎臣报冤》:“韩侂胄居相位一十四年,陷害了赵愚丞相,罢黜道学诸臣,轻开边衅,辱殃民。”
146

入竟问禁

成语拼音:
rù jìng wèn jìn
成语解释:
竟:境的古字;禁:禁忌。进入一个或地区,先要问清楚那里有什么禁令,以免触犯。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入竟而问禁,入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孔颖达疏:“入竟而问禁者……竟,界首也。禁谓中政教所忌。凡至竟界,当先访问主何所禁也。”
147

杀身报

成语拼音:
shā shēn bào guó
成语解释:
不惜牺牲生命来报答。亦作“杀身救”。
成语出处:
唐·杨炯《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臣又多幸天皇任之以股肱,誓期杀身报,致一人于尧舜。”
148

经野

成语拼音:
tǐ guó jīng yě
成语解释:
体:划分;:都城;经:丈量;野:田野。把都城划分为若干区域,由官宦贵族分别居住或让奴隶平民耕作。泛指治理
成语出处:
《周礼 天官 序官》:“惟王建,辨方正位,体经野,高官分职,以民为极。
149

天下为公

成语拼音:
tiān xià wéi gōng
成语解释:
天下是大公有的。原指不把君位当成一的私有。后指的一切都属于人民。
成语出处:
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150

捐躯

成语拼音:
wèi guó juān qū
成语解释:
捐:献;躯:身体,指生命。为牺牲生命。
成语出处: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39回:“为捐躯赴战场,丹心可并日争光。”
151

欺君

成语拼音:
wù guó qī jūn
成语解释:
悮:耽误;欺:欺骗。欺骗君王,祸害
成语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八卷:“假如有一等做官的,悮欺君,侵剥百姓,虽然官高禄厚,难道不是大盗?”
152

安邦

成语拼音:
xīng guó ān bāng
成语解释:
兴:兴盛;邦:兴盛安定
成语出处:
《林海》:“我不晓得当初为什么管它叫做兴安岭,由今天看来,它的确含有兴安邦的意义了。”
153

寡民

成语拼音:
xiǎo guó guǎ mín
成语解释:
小,人民少。
成语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小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154

三公

成语拼音:
yī guó sān gōng
成语解释:
公:古代诸侯君的通称。一个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
成语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五年》:“一三公,吾谁适从?”
155

足民

成语拼音:
yù guó zú mín
成语解释:
裕:富饶。使人民富裕,丰足
成语出处:
明·张居正《答应天巡抚论大政大典》:“且此项钱粮,贮积甚多,将来裕足民,更不外索。”
156

裕民足

成语拼音:
yù mín zú guó
成语解释:
使人民富裕,丰足。
成语出处:
先秦 荀况《荀子 富》:“足之道,节用裕民。”
157

以身报

成语拼音:
yǐ shēng bào guó
成语解释:
把身体献给。指宁愿为的安危奉献自己的生命。
成语出处:
《魏书 辛雄传》:“卿等备位纳言,当以身报。”
158

以身许

成语拼音:
yǐ shēn xǔ guó
成语解释:
许:预先答应给与。把身体献给。指尽忠报;临难不苟。
成语出处:
《南史 羊侃传》:“久以淡为死,犹复在邪?吾以身许,誓死行阵,终不以尔而生进退。”
159

富民

成语拼音:
ān guó fù mín
成语解释:
使安定,使人民富裕。
成语出处:
《汉书 汲黯传》:“公为正卿上不能褒先帝之功业,下不能化天下之邪心,安富民,使囹圄空虚。
160

百二河山

成语拼音:
bǎi èr hé shān
成语解释:
百二:以二敌百。指山河险固,可以二敌百。后指力强盛,边防稳固的
成语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带河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马。”
* 关于国家的成语 形容国家的成语 描述国家的成语。